吐槽顶流遭网暴,一首金曲全炸了 第4章

作者:起飞啦啦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9:17
最新网址:www.bqgcc.com

就在张野沉浸在系统空间,进行这场关乎未来的内心抉择时,外界的暗流,已然开始汹涌。

沪市,陆家嘴,某栋灯火通明的顶级写字楼内,国内三大唱片巨头之一,“星辉娱乐”的音乐总监办公室。

一个身着高定套装,妆容精致,气质锐利如刀的中年女人——李韵,正蹙眉看着全息屏幕上反复播放的《海阔天空》直播片段,指尖有节奏地敲击着昂贵的黑檀木桌面。

“这个叫张野的,”她声音冷冽,“履历给我。”

旁边垂手站立的助理立刻恭敬地递上一份电子档案:“李总,查过了。张野,25岁,孤儿出身,无任何背景。之前是个半死不活的抖音小翻唱主播,数据惨淡,风格油腻。三天前,账号数据和直播风格突然发生剧变,像是……换了个人?”

“换人?”李韵嗤笑一声,眼神却锐利如鹰隼,“这首《海阔天空》,词、曲、唱,都是顶尖水准,甚至可以说是宗师级的苗子。绝不是一个混迹底层的小网红,靠所谓‘开窍’就能一夜之间拿出来的东西。查!给我把他近期所有的社会关系、资金往来、任何可能的接触者,都挖出来!我倒要看看,他背后站着的是谁,或者……他从哪里‘偷’来的这首歌。”

“是!”助理额头渗出细汗,连忙应下。

助理走后,李韵转身看着窗外,面露忧愁。

她并不是很担心陆天的问题,一个流量明星而已,倒下一个陆天,公司里还有陆地,陆海在等着。

但最可怕的不是这首歌,这个人,而是查不到对手是谁。这种事情如果查不清楚,就总会觉得后背有一条毒蛇,随时都会咬上来。

京城,一家隐藏在胡同深处,充满独立音乐气息的厂牌工作室。

老板,一个留着不羁的络腮胡,穿着洗旧了的摇滚T恤的中年男人——老炮儿赵,正戴着顶级监听耳机,一遍又一遍地听着那段音质堪忧的《海阔天空》录音,眼中却燃烧着发现宝藏的炽热光芒。

“牛逼!这他妈才叫音乐!这他妈才叫摇滚精神!”他猛地摘下耳机,激动地一拳砸在满是划痕的调音台上,“旋律的魂,歌词的骨,意境的血肉,还有这嗓子里喷出来的火!都是顶级的!这小子是个绝世的宝藏!快!不惜一切代价,联系上他!老子要签他!”

而在那座戒备森严,宛如中世纪古堡的豪华庄园深处。

何苗苗慵懒地蜷在天鹅绒沙发里,晃着一双白皙纤细的小腿,指尖漫不经心地滑动着手机屏幕,上面正是关于张野的各种新闻和那首已经病毒式传播的《海阔天空》。她那张精致得如同洋娃娃般的脸上,此刻褪去了之前的玩味,多了一丝难得的认真与深究。

旁边,一位穿着一丝不苟的黑色职业套裙,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干练凌厉的女助手正在低声汇报:

“小姐,初步调查结果出来了。张野,社会关系简单,孤儿,确实没有任何背景。履历平平无奇,三天前……就像您说的,仿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目前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幕后团队或高人指点的迹象。”

“脱胎换骨?”何苗苗轻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她纤细的手指,在屏幕上张野那张略显沧桑却眼神异常坚毅的照片上轻轻点了点。

“继续查。”她吩咐道,声音依旧带着点软糯的尾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我要知道他的一切,尤其是这首歌的来历,还有……他那份超出常人的冷静是从哪来的。”

她的目光在屏幕上停留了几秒,低声自语:“这个张野,有点意思……像个谜。”

张野并不知道,他这颗意外投下的石子,已经在不同层面的水域激起了远超他预期的涟漪。

真正的玩家们已经入场,机遇与远比他想象中更为凶险的危机,正同时悄然向他逼近。

网络的狂欢并未持续太久。仅仅一天之后,一股精心策划、目标明确的逆流开始悄然涌动,并迅速汇聚成一股试图将张野彻底淹没的污浊浪潮。

陆天背后的资本力量,显然没有选择沉默,更不可能选择道歉。

顶流的颜面,公司的巨大利益,以及某些更深层次的规则,都不容许他们向一个“来路不明”的草根低头。

他们选择了最熟悉,也自认为最有效的武器——舆论绞杀。

一夜之间,网络上如同被投喂了指令的僵尸般,涌现出海量的、口径高度统一的质疑甚至攻击张野的声音。

各路收钱办事的营销号、身份可疑的“独立乐评人”、以及难以计数的匿名或小号用户,开始从各个角度对张野发动猛攻:

“惊天黑幕!扒皮张野《海阔天空》旋律,与国外某地下乐队Demo惊人相似!(附上几段经过模糊处理、刻意引导听感的音频片段对比)”

“深度分析:张野PK数据异常暴涨背后,疑似专业刷票机构下场操控!流量泡沫一戳就破!”(罗列一些所谓的“异常数据曲线”,却拿不出任何实质性证据)

“起底张野黑历史:成名前生活放浪,曾因斗殴多次被拘留!”(放出几张经过精心裁剪、模糊化处理的原主年轻时与朋友聚会打闹的照片,配上极具煽动性和污蔑性的文字解读)

“理性探讨:张野唱功是否被过度神化?气息偷换明显,高音存在严重瑕疵,缺乏专业素养!”(邀请数位头衔响亮但业内名声不佳的“专家”,进行鸡蛋里挑骨头式的“权威点评”)

这些指控,大多捕风捉影,逻辑混乱,甚至纯属恶意捏造。但在庞大水军的滚动刷屏、以及资本在背后利用算法推荐、媒体渠道进行的强力推送下,一时间竟也形成了甚嚣尘上的声势,试图将张野刚刚积累起来的惊人口碑,彻底污名化、妖魔化。

与此同时,张野的抖音账号,也收到了一条来自平台的“内容风险提示”通知。

措辞含糊其辞,只说他的内容“可能引发较大争议”,建议他“近期审慎发布作品,注意规避风险”。

明眼人都能看懂,这是平台在来自资本方的巨大压力下,做出的委婉表态。

隐性的限流,已经悄然开始。

陆天的经纪公司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却又透着一股狠戾。

经纪人看着舆情监测屏幕上逐渐被“引导”的风向,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狰狞的冷笑:“先泼脏水,把他的根基搅浑!看他还怎么蹦跶!”

“平台那边已经打点好了,流量会逐步掐断。”

“下一步,找几个在圈内有‘分量’但缺钱的‘前辈’出来,盖棺定论,坐实他‘德不配位’!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我就不信,一个没根没底的野路子,真能靠一首歌就翻了天!”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组织严密、手段肮脏的围剿与打压,张野的反应,却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没有像绝大多数遭遇网暴的公众人物那样,急于发长文自辩、录视频澄清,或者情绪激动地与水军对线。

他的抖音、微博等所有社交媒体账号,陷入了一种令人窒息的、诡异的绝对安静之中。

他当然看到了那些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他甚至花了点时间,一条条地翻看著那些极尽抹黑之能事的评论和文章。

眼神从最初的一丝冰冷,逐渐转为一种洞悉本质后的平静,甚至……还带着一抹难以言喻的嘲弄。

这些手段,太熟悉了,也太低级了。

如果要是他熟悉的娱乐圈,早就在他入圈的时候,某次喝醉酒,拍下了各种“照片”,甚至有躺在某个男性怀里的,以借此稳稳的控制住。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种被资本操控的舆论场中进行口舌之争,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正中对方下怀,被拖入他们最擅长的泥浆摔跤,最终被活活耗死。

回应质疑与污蔑的最好方式,从来不是语言。

他平静地放下手机,重新拿起那把旧吉他,手指轻柔而坚定地拂过琴弦,发出清越的颤音。

与其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跟一群面目模糊的网络水军缠斗,不如将所有的心力、所有的愤怒、所有的力量,都倾注到下一首作品的准备之中。

沉默是金,作品为王!

他要用一首更强大、更震撼、更无法被定义的作品,作为最有力的回击。

他要让所有的脏水、所有的质疑、所有的打压,在绝对的艺术力量面前,都变成苍白无力的、彻头彻尾的笑话!

这种近乎“无视”的战略性沉默,反而让那些等着看他笑话、替他擔忧、或者试图分析他下一步动作的人,更加捉摸不透。也让即將到来的反击,笼罩上了一层“暴风雨前极致宁静”的巨大张力。

外界的压力,资本的獠牙,那些试图将他拖入泥潭的肮脏手段,非但没有让张野退缩或动摇,反而像一块块粗礪的磨刀石,不仅磨砺着他的心志,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更为锋利的锋芒。

这些攻击,不仅仅仅是针对他个人,更是对才华的践踏,对尊严的羞辱,对不肯向资本低头的自由灵魂的围剿。

这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想要在这个光怪陆离却又遵循丛林法则的世界真正立足,仅仅靠一两首惊艳的作品是不够的。

他需要更厚重、更具力量感、更能引发深度思考与敬畏的作品,来奠定自己无可替代的地位,也藉此回应那些潜藏在阴暗角落里的所有恶意。

深夜,出租屋的窗户倒映着城市永不熄灭的灯火,也映照着张野坐在桌前,目光在系统界面上**《父亲》和《以父之名》**两个选项之间,最终定格的身影。

《父亲》的温情与共鸣,无疑是一张安全牌,能轻易收割大量的感动与EIP,延续《海阔天空》带来的热度。

但此刻,面对这场有预谋的围剿,他内心深处涌动的,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温情。

他需要的是一种力量,一种在黑暗中坚守信仰、在重压下挺直脊梁的力量。

《以父之名》那宏大复杂的结构,暗黑华丽的风格,以及歌曲中蕴含的关于责任、牺牲、罪与罚、救赎与沉沦的深刻探讨,似乎更能精准地契合他此刻的心境与处境——身处风暴眼中,需要内省,更需要一种决绝的力量感和不容置疑的态度。

这首歌,更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他对音乐的驾驭能力、艺术视野和潜藏的锋芒。

也更能给那些以为他只会唱“励志口水歌”、试图给他贴标签、定义他的人,一个颠覆性的、巨大的“惊喜”——或者说,“惊吓”。

就用这首歌,宣告他的不可复制,他的无法定义,他的强势降临!

他的眼神,在一瞬间变得无比坚定,锐利如刀锋。

“系统,我选择解锁——《以父之名》!”

【确认消耗10000点EIP,解锁歌曲《以父之名》完整版权限?】

“确认!”

【叮!EIP已扣除,当前余额9000点。歌曲《以父之名》(包含词、曲、母带级编曲、演唱技巧灌顶、创作背景深度解析)完整权限已发放至用户意识空间。】

一股难以形容的、庞大而精密的音乐信息洪流,瞬间如同宇宙星图般在他脑海中展开、涌动、交织。关于这首旷世奇作的每一个音符的律动、每一句歌词的隐喻、每一个编曲细节的巧思、演唱时所需的情感层次与技巧拿捏,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复杂情感、宏大叙事和深刻寓意……都如同基因编码般,清晰无比地烙印在他的意识最深处。

他闭上眼,身体微微后仰,完全沉浸在这股汹涌而来的音乐洪流之中,感受着这首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充满了天才光芒与暗黑魅力的作品所带来的巨大震撼与澎湃力量。

这首歌,将是他投向这个“新世界”,投向那些藏在暗处的对手的——第二枚,更具毁灭性的重磅炸弹!

第二天。

在全网关于“张野怂了?”、“张野是不是被扒皮心虚了?”、“张野昙花一现,江郎才尽?”的各种猜测、质疑、担忧乃至嘲讽声浪达到顶峰之时。

沉寂了整整两天,仿佛人间蒸发了的张野,终于更新了他的抖音和微博账号。

内容,只有极其简洁的两行字,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大气场与凜冽锋芒:

“周五晚九点,抖音直播间。”

“一首歌,送给这个充满罪恶的娱乐圈。”

“不见不散。”

没有回应任何质疑,没有辩解半句抹黑,甚至对陆天和那场PK的后续都只字未提。

他只是平静地,甚至带着一种近乎傲慢的姿态,向整个世界发出了下一场演出的——“战书”。

这条动态,如同一滴滚烫的岩浆滴入冰湖,瞬间再次引爆了整个中文互联网!

评论区在短短几分钟内,直接被数以百万计的留言彻底淹没、刷爆!

“卧槽!!!他来了!他来了!他终于发声了!!!”

“来了来了!他带着新歌的‘宣战檄文’走来了!”

“周五晚九点!闹钟已定!谁也别拦我!!”

“‘送给这个充满罪恶的娱乐圈’???我靠!这主题……感觉比《海阔天空》还狠啊!这是要开地图炮吗?!”

“没有回应,没有辩解,直接预告新歌硬刚!这姿态,这气魄!太他妈帅了!这才是爷们!用作品把所有质疑者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海阔天空》珠玉在前,下一首到底会是什么风格?期待值直接拉到平流层了啊啊啊!”

“管他妈的什么抹黑!什么刷票!老子信我的耳朵!周五晚上,必须去直播间守着!谁不去谁孙子!”

“黑子们傻眼了吧?人家根本不屑于跟你们玩泥巴仗!格局!这就是格局!”

“这是无声处听惊雷,于不败之地发起总攻啊!张野,牛逼!!!”

所有的目光,所有的焦点,所有的期待与质疑,再次被强行聚焦到了张野身上,聚焦到了即将在来的周五晚上九点。

那些费尽心机炮制的抹黑与谣言,在这份近乎狂傲的自信,和对自身作品的绝对掌控力面前,骤然显得如此的苍白、可笑、且无力。

张野,以最直接、最硬核、也最出人意料的方式,将这场冲突的焦点,不由分说地,重新拉回到了音乐本身。

京城,那座静谧而奢华的庄园内。

何苗苗看着手机屏幕上张野刚刚发布的动态,特别是那句石破天惊的“送给这个充满罪恶的娱乐圈”,精致的眉梢微微挑起,眼中闪过一抹极其明亮的异彩。

“越来越有趣了……”

她的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张野那张平静面容下仿佛潜藏着火山的脸。

“希望你这次的‘礼物’,不会让我失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