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是小殿下!”
“不错,这是赵王府的世子爷!”
“...”
众人一看不由得惊了一下。
他们前不久刚在皇帝举行的庆功宴上目睹过这个少年的风采。
此少年是赵王朱高燧的嫡长子,小时候本来叫朱瞻坺,因为体弱多病被老和尚姚广孝算了一卦改名为朱瞻均。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消弭灾恶,他还被寄养在民间十年,直到两前满十六岁才返回南京。
其实,他早已不是当初的那个朱瞻均了。
在民间的时候,他被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附身,并同时保留了两个人的记忆。
这十年间,他绑定了一个签到系统,通过持续签到,获得了很多技能和礼物,武力值和智谋方面在这个时代已是顶尖的存在。
去年秋天,边塞几座关口被攻破。
他自告奋勇前去边关抗敌,只带了五千人就把两万鞑子打得四散奔逃,后面又继续追击了一两千里,将他们彻底消灭才作罢。
朱棣对这个大孙子寄以厚望,经常和他聊各种治国打仗的问题,他每次都有奇思妙想,比那些尚书侍郎还有见识。
不过吧,他貌似对治国理政没有什么兴趣,现在只想做个咸鱼般的闲散皇孙。
朱瞻均很讨厌朝堂这种闹哄哄的场合,一帮人整天吹胡子瞪眼就是干吵不动手,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哪怕扔几只鞋相互吐吐口水也好玩儿啊!
无奈朱棣非得要求他跟着老爹赵王朱高燧每日上朝,一般他都是躲在大柱后面倚着睡觉的。
怎料今日这些人吵得格外刺耳,压根儿就没睡着。
听着他们说的越来越不着调儿,朱瞻均不得已站出来说几句逗逗闷子,就当是表演个脱口秀给他们当中场休息了。
朱棣刚开始和大臣们想的差不多,适合的人选就两个,一个是太子一个是汉王。
这倒不是说大明没有其他将帅之才可用,而是这等荣耀之事机会难得,肯定是先紧着皇家来的。
刚才还不怎么纠结人选,可两方在他眼皮子底下较量一番之后,他便开始犹豫了。
朱棣最擅长的帝王之术就是平衡。
太子和汉王这十几年被他挑逗着既争斗又合作,共同卖力为建设美好大明做贡献。
现在若是从他们二人之中选一个做北伐元帅,仔细一想,其实是个两难的选择。
若是选汉王,那他必定不会放过这次收买人心的机会。
烂施军功和纵容部下贪腐只是常规操作,兵部和户部的官员也会有一部分被他收买。
虽然这小子能力很强,但总是分不清大局。
他搞不明白,自己的势力发展和大明的胜利哪个更重要。
让他出征,即便胜利了消耗也会很大,那北伐岂不成了没有实际利益的面子工程?
若是让太子做主帅,问题依然很多。
军中将领很多都和汉王交情匪浅。
汉王一句话,他们就会暗地里给太子使绊子,粮草器械方面随便动点儿手脚就能让人有苦难言。
太子在军事方面本来就是很平庸,哪里经得起大兄弟再给他额外设置障碍?
汉王这厮可没有什么大局观,他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太子立军功而无动于衷的。
唉!
别人都指望不上,还是得我亲自来来。
果然,大明离了我是不行的!
还是大孙子体谅我啊,满朝文武只有他站在我这一边。
朱棣坐在龙椅上脑补了一大堆,内心感慨万千,就差流出老泪了。
朱瞻均优哉游哉地踱了几步绕到太子身边,伸手指着他示意大家把目光集中过来。
“杨大人,麻烦你们看一下,就太子这三百来斤的体重,能爬得上马背吗?”
“我们的太子爷走路就够费劲了,若是让他穿上铠甲头盔,别说打仗了,只是站着不动都够呛吧?”
众人一听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是啊,太子太胖了了!”
“太子天生患有脚疾和哮喘,走路都费劲,怎么能骑马呢?”
“哼!”朱瞻均冷笑一声,继续说道:“就这副身躯,如何能在大军面前壮我军威?”
“如何能恫吓敌人?”
朱棣捻着胡须缓缓点了点头。
是啊,太子一点儿也不合适。
他太清楚这个胖儿子了,老大自打从娘胎里生出来身体就差。
若不是老爹朱元璋非常喜欢,早早把他立为燕王世子,自己后来断然不可能立他为太子。
“小殿下此言差矣!”
杨士奇高傲地左右看了一眼,淡然道:“为帅者讲究的是掌控三军运筹帷幄,又不需要亲自冲锋陷阵。”
“所以,个人身体嘛不是很重要!”
“可拉倒吧!”朱瞻均无情地打断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儿,你没听说过吗?”
“为将尚且如此,何况是三军主帅呢?”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