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做过多那些荒唐事 第1章 像一张网里的鱼

作者:抖落三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4 21:22:55
最新网址:www.bqgcc.com

这故事得从十几年开始,那时网络没现在这么发达,人们社交场景也相对简单。几乎所有人都有那个经历,虚拟世界的社交先从微博,QQ再到微信。

起初的聊天内容仅限于相互熟络的个人和人群,从简单的工作关系,发展到互加密不可分的好友。

都那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由最近的周围,一夜之间,甚至于一瞬间,将人们从几千公里之外聚到一起,并能因此而发生一系列事情。所以人际关系,都能从虚拟世界中由此及彼。

是的,一点都没错!这样的情缘以最快速,高效发展起来的,首先得是微信上开发出来的漂流瓶模式。并由此派生出非常广泛的社交活动,隔山隔水都可以,千里万里也没问题。

可恶的是,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也不知道平台管理者是出于什么理由,所有漂流瓶的匹配都必须是相距千里之外。

也许,这样的初衷是好的,也应该如此,才能更好地杜绝产生不切实际的网恋,并由此引发其他更多的社会问题。所以,这样简单粗暴的地域距离真的能阻碍网恋的发展?

这么做真的能有效解决虚拟世界中恋情的产生吗?要知道,人是感情动物,是情感非常复杂和微妙的结合体。何况是能产生爱情火花这种不可思议的感觉。

一旦形成,不是简单的物理现距离可以隔断的。

君不见,有多少名人过客为了爱情,都毫不犹豫地为之付出代价,有多少是令人感动和敬佩的。

出于无聊,杜小传在微信上扔出不少漂流瓶。能和被捞到的人聊不上几句能打动心的话。不是被各种有违道德的言论恶心,就是被各种或明或或暗的违法乱纪言语充斥着底线。其实,应该也正是因为这种虚拟社交方式实在太诱人了,人们的胆子越来越大,也敢于尝试。

相信,活跃于交友网络绝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经历。

小伟每天不停扔,和捞,用来打发夜里无聊时间。

直到那次捞起荷扔出平的瓶子,他俩先在诗歌上的做出一些简单而有趣的相互呼应。

比如荷为此写了一首诗:

离别

我们慢慢衰老

直至死去,离开不分先后

对于消失,谁也无法抗拒

我不是数日子的那人

坐在窗边

多盼望有人点燃一堆篝火

我看着柴木在里面执着内心炽热

外表冷漠

小伟紧接着回荷一首:

心愿

多少次回想

你穿上那件碎花裙子

似一只蝴蝶

停在花尖

就算空气中不含有酒精

我也会被醉倒

就在太阳变成月亮前

想一遍,想那人,是不是在天边

随着聊诗歌的话题越来越多,小伟被荷的知性温柔所吸引。相对应的,荷也被小伟的幽默睿智所打动。随着一段时间的你来我往拼诗,聊诗。两人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渐渐进入一种说不清的境地,慢慢的形成了更多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但是,谁也没先提出升级相互关系的要求。

还是小伟没忍住,用一首诗试探:

那人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

虽然知道自己已被骗上千遍

仿如枝条上的那一柄叶片

被风掀一掀

再被雨点一点

待到天空有星星出现

我还是那样希望

你能来到这里

等我扫净树底下所有落叶

你与树荫坐在一起

说起从前

很明显,小伟有多幸运,就有多感激能和荷在这个虚拟世界里相遇,并舒爽地聊着共同的话题。

相应的,荷也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样的相处模式。

便回了小伟一首自己的心声:

活着

我们一直努力活着

是为一朝能遇上对的

比如,人,事,物,景

但是,对的不一定都能正确

比如,对的碗里装着

不对胃口又不得不吃的面

你爱喝茶,我只饮白水

坐在对面的

也许永远不是那人

有些路,有些人,有些事

无论对错,总会相遇

这样愉快的你来我往,大约再维持一个月左右,小伟又小心翼翼地提出,要不加好友的建议:“这样聊起来更顺畅。”

荷起先还是有一点犹豫,可能是她在之前被伤害得实在太深了,不敢再轻易相信别人,特别是男的,更别说是远隔千里的陌生人。

两人就这样僵持了一天后,小伟又为此写了一首诗:

害怕

害怕天下来雨

因为我看到天上有云在哭

害怕遇上天雨

一滴滴的,似是你的眼泪

落入荷塘底的底

可是,我的心不是大海

如何才能让雨水停歇

当我想到雨不打算停歇时

不再犹豫

好家伙,荷像是被一支箭射中那样,再也无法不同意小伟的请求,终于互加为好友。

并为此写了一首诗:

代价

如果非要付出代价

用今夜的失眠,我闭门不出

不望夜空,不想你

只在黑暗中蘸着黑夜写诗

写一些关于一时的美好,幸福

就是不写日子

因为日子太可怕

我无法保留,甚至失去

特别在没你的城市里

这样的代价

比上天入地还难

比要我剜走我的记忆还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