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顾家小面摊没有出摊。
顾岺和柳氏一大早坐着牛车去书院找顾二郎。
“二叔,怎么样,铺子你打听清楚了吗?”顾岺一见顾二郎就急不可待的问道。
顾二郎胸有成竹地说道:“问了问了,李秀才不日要回原籍去参加乡试,而他爹娘也会跟着一同回去。”
李秀才是桐油县人士,是得知青山书院的山长换成前户部侍郎后,拖家带口地前来桃花县求学。
如今在老师的指导下要参加乡试了,便准备带父母回原籍备考。
但李父李母,有一丝顾虑,就是自家的书铺怎么办。
虽然书铺不赚什么钱,但干脆地扔在那里3个月,心里想想还是有点亏的。
其实李父李母也有考虑过将铺子租出去,但前来的人多是想买下来或者要长租的。
李父李母心里有点顾虑。
自家就在书铺子后方的小套房里居住,将铺子卖出去或长租出去,若李秀才中举,就还好,若不中,李秀才还是要回桃花县继续求学的,到那时自己这一家又该去哪里找这么好的,又离儿子这么近的住处。
顾岺盘算着:这其实就看李秀才中举与否了。
这个铺子,顾岺越看越觉得不错。
铺子的布局,十分适合顾家人。前面可以做成吃食铺,后面套房就留着顾家人居住。
距离县试只剩3个月的时间了。
倘若,顾岺现在先租下来这个铺子,待李秀才考试过后,再与李父李母商量这个铺子是否续租。
3月后,若李秀才考中,顾岺就准备直接买下这个铺子;若是不中,顾岺打算试着与李父李母商量只租前面的门面。
后面的套房则继续留给李家人居住。
实在不行的话,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顾岺应该也已经赚够买其他地方店铺的钱了。
顾岺与顾二郎分析了一番后,顾二郎眼睛亮亮的,对顾岺说,他这就喊李秀才过来商议。
片刻,顾二郎与一个身穿青衫的年轻人疾步赶来。
“李兄,这是我的内人柳氏,这是我的侄女,岺娘。”
“嫂子好,岺娘好。”李秀才微微作揖。
一番寒暄后,顾岺直驱主题。
“李家哥哥,我们家想要租你们家的铺子,你打算以什么价钱出租呢?”
李秀才脸色一红,对顾岺说道:“不瞒你们说,我对经商一事一窍不通,家中生意皆由父母操劳着,不妨你们同我回家,与我父母商议商议。”
就这样,顾岺一行人又来到了李秀才的家中。
顾岺观察着李秀才的家,满意得不得了。前面的铺面与后面的套房以一个门连接。关起门来,两边都可以独立使用。
见了李父李母,顾二郎便交代了来意。
“租铺子,不是不行,我们家这情况你可了解?哎,我们就是不确定是长租还是短租,弄得都没人来租了。”
顾二郎听到这话,偏头看向顾岺。
顾岺细细得将自己的打算与李父李母讲了。
李父又问道:“可以可以,那你们这租金打算出多少?”
“一月3两半如何?”
顾及李秀才与顾二叔是同窗,顾岺便按照附近的租金行情报了上来。
“3两半价钱还算合适。”李父十分满意,后又转头一问:“你们打算什么生意?”
顾岺可爱一笑,说起了自己的吃食大业。
“你家这小丫头,有商才啊。”一番话下来,李父对顾岺十分喜爱。
柳氏和顾二郎皆与有荣焉。
顾二郎心想:莫非自己的小侄女是个天生的商业奇才?
被二叔扣上商业奇才帽子的顾岺此刻也十分开心。
因为她的梦中情铺拿下来了。
在签订合约,付过钱后,顾岺拉着顾二郎和柳氏的手高高兴兴地从李家走了出来。
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啊告诉王氏和小王氏这个好消息了。
一路上,顾二郎与柳氏也是十分激动。
“花娘,以后咱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你不要短了自己的吃喝,要好好养身体。”顾二郎对柳氏细细交代着。
“你还不知道我,家中大事咱娘掌握着。”柳氏迅速瞥了顾岺一眼,继续说道:“大活,大嫂都干着呢。”
顾二郎也知道柳氏有喜欢偷懒的坏毛病,不过因着柳氏流了一个孩子后,便给予柳氏更多的偏爱罢了。
顾岺不愿一直看她二叔二婶腻歪,催促道:“二婶,咱回家吧,3天后咱就要开店了,回家还得准备铺子的其他事情呢。”
“好好好。”柳氏撇下顾二郎,立马跑到顾岺身边。
现在她算是清楚知道了,在顾家,就属她这个小侄女厉害,只有跟着小侄女,才能吃香的喝辣的。
就连相公也得靠边站。
“那你们回去路上慢点啊。”顾二郎不放心的交代道。
“知道啦。”
顾家。
刚到家的顾岺就宣布了已经租下铺子的好消息。
王氏和小王氏又细细一问,也觉得这个铺子租的好。
“奶,咱们还得弄些桌椅板凳呢,对了,还有筷子碗碟。”
柳氏一高兴又开始想着从娘家往家搂东西:“桌椅板凳都不用买,我这就回娘家,让我爹和我哥他们多做点。”
“香花——”小王氏拉住柳氏:“这次,咱得给钱。”
小王氏和王氏眼神迅速交汇了一下。
“给啥钱啊,都自家人。”柳氏不以为意地说道。
“你嫂子说得对。咱家给钱。”王氏端正了些身姿后又继续说道:“香花,以前咱家穷的不行,又有二郎舒脩的压力,你从娘家拿东西来贴补,娘就不说啥了,都记着你的好和你娘家的恩呢。
现在咱家有营生了,也有余钱了,再不能让你再干这种事。”
王氏又说道:“这次咱给钱,咱还得给多点。”
柳氏心头一热,眼眶也有些涩。
“那就谢谢娘,谢谢大嫂,也谢谢咱家岺娘了。”
次日,在王氏的威压下,柳氏买了块肉,带着买桌椅板凳的钱去了娘家。
小王氏和顾岺又借了牛车,去县城采购一些筷子碗碟以及开店用的面粉等。
留下王氏在家裁剪布料。
这也是顾岺的主意。
到时候在每个桌子上都撑上桌布,显得更加干净些。
因为顾家吃食铺的主要顾客可是那些讲究远庖厨的秀才和准秀才们。
晚上,顾岺躺在床上,想着铺子开起来之后,吃食要怎样调整。
现如今的葱油拌面依旧可以作为主打,麻辣田螺也可以作为小菜。
不过等再过段时间,田螺就不肥美了,便不能够再做这道菜了。
到时候,该上什么新吃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