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iquge.com

李泰并没有把手上的细布全部去除。

还保留了几层,能让手指能灵活的动作。

李承乾平日最看重的,就是他那把太子剑。

除了见李世民时会解下。

其余时间李承乾,基本都会将其悬挂在腰间。

就连每晚睡觉前,他都要摸着剑身上铸的东宫六率符印,才能安心入睡。

见李泰终于被李承乾激怒,有了和李承乾对上的意思。

李世民的嘴角,缓缓勾起了丝笑意。

李世民答应了长孙皇后,现在不会废太子。

但是他并不想,让李承乾日子过的太过舒适。

若是太子没有了人牵制,日子过的太好。

心思就会放在皇帝的身上,手也就越伸越长,会研究如何提前上位。

李世民在通过,李承乾与李泰于东宫前那番谈话。

这才知道他自己身边,居然也有了太子李承乾的人。

他的圣旨刚拿出立政殿,还未到门下省。

李承乾人未出东宫,就已经知道了李泰被封为魏王的消息。

这件事才是最让李世民感到愤怒的。

从来都是他李世民,在别人身边安插人手。

他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身边,也会被别人安插进来人。

更何况做这件事的,还是太子。

太子在皇帝身边安插人,究竟是想干什么?

而后李世民又亲自到了东宫,这才知道李承乾在东宫有多么的胡作非为。

除了东宫府官,于志宁和张玄素,其余竟无一人敢劝阻。

李世民派来的其他东宫人员,在平日李世民询问时,甚至还向李世民隐瞒了,太子平日的所作所为。

这就代表着,在这些人的心里,李承乾的地位已经稳固到,让他们可以无视皇帝的诏令。

宁可犯欺君之罪,也不愿得罪太子。

因此李世民就算不扶持李泰,来消磨李承乾心神,也会想其他办法来牵制李承乾。

忌惮太子,是所有皇帝过了中年的通病。

尤其是像李世民这种,自己通过政变得来的皇位。

李泰自然也是知道这点,所以他不会在一味的忍让。

除了温和宽容,李泰也需要让李世民看到他有能和太子对抗的一面。

时也命也。

如果李承乾能和公子扶苏互换身份。

想必两个人都不会丢了皇位。

只要身份对调,还保持他们原有的性格。

李承乾和公子扶苏,就会是他们的新父亲,心中最好的太子了。

太子剑被人拿进了殿。

百官也将李泰的刀传了回去。

谁也不再说话,都安静的看太子与魏王试刀。

李承乾退下剑鞘,先看了眼剑正面承乾二字,点了点头,随后李承乾又翻到剑背面。

李泰看李承乾满脸“深情”的,抚摸起了剑身上的东宫六率符印。

仿佛在抚摸着心爱的人背脊一般。

李泰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李承乾和男人产生感情就算了,好歹还是个人。

这怎么和剑还产生上感情了?

除了李承乾自己,谁也不知道这把太子剑,对李承乾来说意味着什么。

李承乾每次心慌的时候,只要看到这把太子剑,上面铸的东宫六率符印,就能平静下来。

这是他的身份,东宫太子,大唐储君,未来的大唐皇帝,这就是李承乾所有底气的来源。

“魏王不必担心,孤会点到即止的!”

说完李承乾提起剑突然暴起,双手持剑跳到空中,对着李泰从上至下劈去。

李泰也抡圆了刀身劈砍了过去。

李承乾跳起的瞬间,李世民就跟着站了起来。

官员们也伸长着脖子。

只听铛的一声。

李承乾的太子剑,从中断成两截,飞了出去。

李泰的虎口都被震的发疼,可想而知李承乾那一剑使了多大的力气。

李承乾的太子剑断了,李泰的刀口也留下了,一个浅浅的卷口。

“太子殿下如何,本王的这把刀够锋利吗?”

李承乾完全失去了往日的气度,直接跪到了地上。

“孤的太子剑!孤的太子剑断了......”

李承乾捡起那半截剑身,将两截断剑抱在怀里,不顾场合的掉起了眼泪。

这剑身偏偏是从,李承乾最看重的东宫六率符印处断裂开的。

让李承乾心痛到,对李泰的嘲讽也充耳不闻。

李泰不知道李承乾这回能老实几天,不再去找自己的麻烦。

本来李泰都想在庄子里好好发展了。

这李承乾偏偏咬着不放,给他叫回来。

如今搞成这样,可怪不得他李泰,只能怪李承乾自己作。

“好了!退朝!”

李世民看李承乾为了把剑,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哭了起来。

直接气的他一甩袖子,起身就走。

李泰见李世民竟然就这么走了。

心思道:啊这就走了?不说好了非要赏我么,不要都不行的那种,还给不给了啊?

李泰无奈,只得跟在李世民身后,一同去了立政殿。

百官也随之退下,背后如何议论不提,毕竟当面他们还是不敢看太子的笑话。

李承乾在朝中除了府官,根本没有自己的班底。

只有东宫的府官留在原地,不知所措。

精心策划了魏王两大罪证,结果变成了两大功劳。

除了张玄素一脸的漠然,其余人或是迷茫或是挫败的待在原地。

张玄素通过上次孔颖达领着东宫府官,在朝堂上对李泰发起冲锋,独有他毫不知情。

张玄素就知道,他已经被李承乾给排挤在外了。

这次依然如此。

张玄素并不觉得亏心,他的本职就是监督太子的日常言行。

他只是照实汇报了,太子在国丧期私宴,狩猎。

只是没有像过去一样,尽量替太子在皇帝面前隐瞒而已。

李泰跟在李世民身后。

说好了要给他和佃农护卫奖励。

今日拿不着,他李泰可就不走了!

到了立政殿,长孙皇后与几个小童都在。

今日还多了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还未满十岁,长的粉雕玉琢的。

是李世民除了长孙皇后生的这几个嫡女外,最喜欢的小公主。

长孙皇后见李世民怒气冲冲的进殿。

本以为李世民是在朝上,被魏徵这些朝臣给气的。

紧接着长孙皇后就看见了,李世民身后还跟着几日未见,衣衫不整,不修边幅的李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