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唐国守军中有数十个小兵趁着双方混乱之时,冲入了的战局,这些小兵与其他兵士的打扮没什么不同的,只是他们手中拿着的兵器不同于其他小兵,他们拿着的并不是制式统一的枪戟,而是长剑铁棍金鞭等各式各样的武器,这些个小兵冲入战团,对攻击自己的小兵,随身让过,专找那些天仙金仙实力的高手对阵,硬是将大印国的天仙金仙都给挡了下来,这些小兵都是李定邦请在府中的供奉所装扮的,一个个都有金仙的实力,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候,李定邦才会让他们出面帮助一下。
这些供奉挡住了大印国金仙天仙的姿意杀戮后,使得大印国的战力一下子降了下来,那些法力低微的兵士再也不是大唐国数万大军的对手,片刻的功夫就被屠杀一空,整个城墙之上就只剩下数十位金仙天仙在对阵,这些天仙金仙见抢关无望,身侧的兵士被屠戮一空,又不想白白牺牲,无奈之下,纷纷驾遁而走,函谷关上再也不见一个活着的大印国士兵,局面控制住了,李定邦再次传令,第三批队第四批队依次进入城墙,盾牌兵结阵守护,弓箭手向大印军队任意抛射,势必不能再让大印军士再入城墙一步。
从大印国偷袭开始,大印国始终占着上风,始终压着大唐国打,一方抢关,一方守关,在这一来一往之中,数万兵士失去了性命,所流出的鲜血将函谷关都染红了,大唐国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终于顶住了大印国的偷袭,稳住了阵脚,只是被动的局面,惨重的损失,这口恶气让李定邦如何能咽得下去,李定邦抬眼望去,只见函谷关下,进攻无果的大印国慢慢的退了下去,只是并未退回印莲城,而在离函谷关外三射之地扎下营盘,看这样子是打算将这场战争长时间的持续下去了,今天的进攻,不过统兵之将来试试手罢了,这种状况,让李定邦笑了,你要是打一下就退回去,我没有皇令,不敢出关,但是你围着我的函谷向我施压,以便随时偷袭,却是不能让你得意,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打我一下,我也不能让你好受了。
打定主意的李定邦立刻传下帅令,领着五万精骑,带着强弓硬弩,有如一阵风似的抢出了函谷关,这些骑兵都是大唐国精锐中的精锐,训练有素,控马之术娴熟,最是擅长马上骑射,大队的骑兵奔驰起来,声势浩大,李定邦一马当先,大印国的布防区越来越近,而且他们也在这浩大的声势中知道了大唐国开始了反攻,已然严阵以待,一面面防箭用的巨大的盾牌竖子起来,盾牌后面的弓兵,弩兵早已做好了准备,只待着大唐骑兵进入射程。
近了,近了,大印国的弓兵弩兵一点一点的计算着射程,呜的一声号角,就在大唐国骑兵进入弓弩的射程时,一声发放箭攻的号角军令响了起来,大印国军士毫不犹豫的将手中的利箭放了出去,可是这些箭羽刚刚射出,只听大唐铁骑中也传出一声尖啸,随着这声尖啸,一直程直线奔走的大唐骑兵一队分列成两队,成圆孤状向大印国防军两侧行去,使得大印弓兵射出的第一波箭羽全都射了一个空,如此控马之术,让大印国的主帅大吃一惊,急忙再起号角,转移弓箭的攻击角度,可是已然晚了,大唐骑军战马不停,马上骑兵的身体却扭转过来,利箭划着孤度呼啸而下,劲力极大,穿过了层层布防的盾牌,不断的收割着士兵的生命。
一波箭羽下来后,大唐铁骑并没有就此做罢,那分成两队的骑兵再次向一起集中,初一交汇,便有如表演一般穿插而过,又是一波箭雨射了下来,这下大印国的统帅可坐不住了,不过两波箭雨,就有近万的士兵被夺去生命,再这么被动挨打下去,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十万压后的精兵就会损失怠尽,出击的号角响了起来,大印军营地冲出数万的骑兵,身着硬甲,持着强弓与大唐骑兵对射起来,可是李定邦根本不给对方机会,三波箭雨之后,急忙传令全军回撤,得到军令的士兵将手中的利箭射出去后,纷纷调转马头,有如败逃一般的呼啸而去,看到大唐铁骑要逃跑,大印军的统帅传令擂动战鼓,让已方的骑兵跟在后面追击,可是这统帅万万没有料到,当他的骑兵刚刚进入大唐骑兵射程的时候,大唐骑兵突然转身齐齐放射出连珠回马箭,密集的箭羽使得大印国的骑兵纷纷摔落到马下,却是十之不存二三,损失惨重,待大印国统帅再要有所举措时,大唐国的骑兵已然呼啸而去。
洪荒世界,圣人遵天道,执掌洪荒,是天地规则的制定者,哪怕圣人们订下的是一个游戏的规则,那么作为蝼蚁的万类生灵就得按照圣人的这个规则走下去,红云也是圣人,但是红云制订的一个佛本是道的游戏规则,便将洪荒中数位圣人拉进了所谓的规则之中,红云用牛魔王占据翠云山,堵住西方通往东方的路径,逼迫着接引和准提二人接受以人族自己的方式解决大教气运之争,也督促着三清加紧巩固东方道门在三大部洲的根基,从而维护道门的正统地位。
抛去西方教扩张挤占东方道门气运,致使天道失衡之方面不说,西方教要传入东方三大部洲也是为了教化众生,广行功德之事,即然是功德之事,那天道自然允许,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教扩张,不断挤占东方道门气运,而天道并无阻止的根由,只是洪荒气运恒定,天道之势在于平衡,如若平衡被打破,那么天道受损,则无量量劫起,正是西方教的扩张和天道失衡之间存在矛盾,存在着众多不确定因素,才有红云提出了一个新立教派,佛本是道的折中法门。
西方教在传播教义,接收信徒,不断促进大教举旺发展的同时,收获的是功德,是气运,是以,接引和准提才会如此热衷传教,才会有如此执念要将大教传到东方去,但是若是没有功德,不占气运,只是为了传教而传教,试问接引和准提怎么能接受,而红云提出的新立佛教,佛本是道的方案,就是要西方教气运一点占不着,功德吗,西方教能分点,但仍然是留在了东方佛教,而且在西方教义传入东方之后,接引和准提再没借口到东方搞风搞雨,只能窝在西方日夜潜修,如此接引和准提又怎么能接受。
然而三位圣人颠倒阴阳,搅乱天机,使得天道在变幻不定的情况下更加混乱,红云让牛魔王堵住翠云山后,抛出了一个诱饵,那就是在圣人不许出手的前提下,至少是不能明面出手,让门下弟子随意折腾,各自扶持势力,以函谷关为界,西方攻进来,则随你传教,若攻不进来,那就老实的呆在西方,这个诱饵东方只守不攻,西方有攻有守,看似对西方有利,可是谁都知道,接引和准提对于大教的扩张有多么急迫,十年百年他能等,千年万年他绝对等不了,从总体上说,大唐国的实力要比大印国强上太多,在两个国家互相争战之中,西方教所支持的大印国在损失惨重,抬不起头的时候,在西方教众厌倦了这无谓争斗,一心思安的时候,天道必然有所感应,到时无论西方教同意与否,只能无奈的接受红云新立佛教的方案。
大唐国和大印国在函谷关下的战争,只不过是圣人们的博弈游戏的一部分,一个将西方教脱入深渊的诱饵,一个为实行新立教派计划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这两个国家的战争,最终将决定洪荒的大势,由不得交战的双方不重视,在大唐中和大印国初次交锋,互相试探一次攻击后,双方的主帅对彼此的长处和短处都做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且都把战事停了下来,把主要的精力放到了研究对手之上,以期第二次对战能有更高的把握,这次试探西方大印国占了偷袭的便宜,虽然没有取得什么大成绩,但也让大唐国损失惨重,而对于大唐国来说,李定邦亲率五万精骑一通利箭抛射,射杀了数万大印兵士,不但挽回了被堵在家门口挨打的恶气,更是打击了大印国的嚣张气焰,从总体上来说,双方半斤八两,谁也没占到便宜,但是双方对彼此的态度却是更加认真了。
牛魔王在李定邦已经带着五万精骑出击之时才接到函谷内的战讯,因不明战事的具体情况,匆忙之下,只带着通臂和金毛从翠云山上赶了下来,不想在到了函谷关后,战事早已经结束了,这让通臂和金毛二猴抱怨不已,不停的埋怨牛魔王,不让他们早点下山来,才没赶上这场激烈的战事,又说自己天天在山上呆着,屁事没有,骨头都快散了,好不容易有场战斗,还没赶上,这回说什么也不肯再回翠云山了,对于这两个好战分子,牛魔王是一点招儿都没有,说道理讲不通,动手吧,这二猴就是为战而生,牛魔王打一个还行,若两个一起上,自己招架起来也是极为费尽,况且,人家是来帮你忙的,你不能和他真的动武吧,无奈之下,牛魔王想到这函谷关中怎么也得有个高手坐阵,遂应了二人的心愿,把他们留在函谷关中,细细的嘱咐了一下李定邦,让他好生照看二猴,千万别让他们惹事生非,时不时的放他们出去和大印国打一架,也算是安抚他们一下。
大印国在初步的试探了大唐军队的实力之后,放下了轻视之心,周密的做着准备,这一番准备一直进行了三个月,三个月后,印莲城内聚集了大印国八十万精兵,各种武器铠甲,弓弩战车,粮草缁重不计其数,准提的亲传弟子,大印国国师定光欢喜佛亲自挂印,统帅三军,手持令旗,站于高高的观望塔上,发出了向函谷关进攻的号角,一时之间,三军齐动,弓弩兵变弓执箭,铺天盖地的箭羽向函谷漫射开来,步战兵结着圆阵,举着高高的盾牌,一步一步逼近关隘,激烈的战斗打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