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空旷的大殿内,李逸缓缓睁开双眼。
眼前是一尊高大的神像,气宇轩昂,威严凛然。
供桌上的三盏香炉里供香早已燃尽,灰烬填满香炉。
他正盘坐在蒲团之上,双手重叠,拇指相扣,做出一个结印手势。
李逸整理好脑海中杂乱的思绪,知晓了他身处于何处地界,现在是何年月。
一个时辰前,这具身体的原主因修炼时心魔干扰,神魂受创,魂飞魄散。
李逸的神识被投送到这方天地,降临到这具身体之上,从而占据这具身躯,也继承了原主的身份。
原主本是九黎王朝朔阳山凌霄观的一名道士,半年前原主的师傅也就是凌霄观观主仙逝,观内只剩下原主一人,并成为了新的观主。
这凌霄观在九黎王朝只是一个不入流小观,观内没什么道统,也无有高深传承,只有一部最高只能到炼气境界的残缺道法《天枢青莲玄经》。
凌霄观建观两百年,第一任观主原是中州玄天宗内门弟子,有炼气修为,但因在宗内犯了错,被逐出山门。而后游历中州数十年,两百年前来到朔阳山,在此地建起道观,并以最高峰凌霄峰命名,得名凌霄观,之后收徒传法,将自己的传承流传了下来。
首任观主修为高深,常为周边县令、郡守府中贵客,山下市镇又被其管理有方,因此凌霄观在整个朔阳郡也颇有名气。
建观祖师仙逝后又历任七任观主,前三位观主修为都只到胎息,还能维持家业不倒。但后四位连胎息都没到,修为也就比凡人强一点。
因此到了后四任观主主事,凌霄观的状况是一年比一年差,弟子不断离去,山下所属的市镇被朔阳郡官府剥夺大半,观内产业也损失殆尽。
原主是最后一任观主,到了他继任时观内就只剩他一人了。每日诵经打坐,冥想修行,只为能修得胎息,脱离凡人,重现百年前凌霄观荣光。
但修仙道途,无比艰难,单是能修成第一境胎息的人就百中无一,原主苦心修炼《天枢青莲玄经》十几年都未能得偿所愿。
终于在今日,原主入定观想天枢青莲道纹时有所进展,只不过心中太过急切,观想中出了差错,最后魂飞魄散。
李逸收起思绪,起身迈步走出大殿。
凌霄观规模不大不小,观内分前中后三处院落,前院设有山门,中院是一片开阔场地和五间大殿,是观内祭祀和研修道法之所,后院是三十余间房舍,观主和弟子们一般就在后院生活。
除了前中后三院,还有后山。整个道观建在朔阳山千丈高处,靠近山脚,并扼守着上山的唯一路径。而后山则是两千余丈高处的一片开阔平台。
朔阳山是周边郡县内有名的大山,朔阳郡就因此而得名。此山占地方圆三千里,高万丈,在九黎王朝地域内也是数得上的高山。
虽然在周边郡县挺有名气,但终归还是凡山,没有灵脉,灵气驳杂。所以虽然凌霄观凋零没落,但并没有其他势力来抢夺山门,这道观和山门最终才得以保全。
李逸沿着盘山小道徒步一个多时辰,到了那后山所在。
这后山平地的两面都是看不到底的幽深悬崖,一面是见不到顶的陡峭山壁,只有一条登山小道会经过此处,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十分隐蔽。
整座朔阳山的山体在后山处出现转折,后山处以下的山势比较平缓,但从后山开始,再往上则非常陡峭,极难攀爬。
后山平地上建有几栋建筑,最引人注目的是中间的一座八面五层塔楼,飞檐翘角,筒瓦斗拱,十分精致。
这是凌霄观的核心建筑,藏经阁。凌霄观虽是小观,但也有自身传承,这藏经阁就是存放观内各种法诀玉简之处。
李逸径直走进藏经阁,阁楼内第一层当初是作为禁制层,防备有人私闯所设。但最近几十年凌霄观越来越没落,这藏经阁第一层所设置的各种禁制大部分已经失效,除了挡挡毛贼外,对修士几乎无用。
第二至四层主要存放观内重要文件和一些地理方志,天下风物趣闻,以及百余年来凌霄观收集的各类书籍。
第五层是最重要的一层,这一层存放的是凌霄观的根本传承《天枢青莲玄经》玉简以及历任观主修行心得感悟等。
李逸直接沿楼梯来到第五层,这一层十分空旷,只有正中间一个玉质的五层书架,书架上摆放着一排排三寸长两指宽的玉简,每一片玉简都固定在书架上的凹槽内。
整个凌霄观最值钱的家当就在这个书架上,由于修行领域极端复杂,各种道法和功法的信息量极其庞大,靠书籍根本无法承载,所以只能将道法刻录进这种特制的玉简中。
这种玉简是用一种特殊材质制成,内部刻有微小的法阵。使用时法阵运转,将玉简内存储的信息传输到使用者脑海中。
只不过这法阵需要时刻补充能量,一旦能量不足,法阵就会失效,玉简也就废掉了。所以这书架底部有一层就是用来放入灵石,给玉简充能的。
李逸看向书架底部,最底部的左侧有八个凹槽,每个凹槽放入一枚灵石。这灵石有半个指甲盖大小,外形是规则的立方体,棱角圆润,内部清澈透明。
根据原主的记忆,这书架上一次补充灵石还是六十年前,经过六十年的消耗,现在只有两个凹槽内还有灵石,其他凹槽都被灵石使用后破碎的粉末填满。
李逸从书架最上层拿起一枚玉简,正是《天枢青莲玄经》,将玉简一端紧贴到额头上,闭目冥想。
几息之后,玉简开始微微发亮,一股巨大的信息流涌入他脑海中深处,几乎是瞬间他就领会了从这玉简中传来的信息。
这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就像是醍醐灌顶一般,将那股信息流铭刻到脑海中,丝毫不差。
这股信息流并不是文字,也不是图像,而是一种玄之又玄,无法说明的东西。信息一进入脑海,就立刻被神识解析,不需要自己思考,几乎瞬间领悟。
随即,李逸按照法诀的指引,在脑海中调出一幅巨大的三维图像。这图像顶天立地,无穷大又无限远,远远观之仿佛一株青莲,模糊又神秘。
李逸的神识化作一个小人,他想飞向那株青莲图像,但飞了很长时间,与那青莲的距离没有丝毫变化。
于是他按照历代观主留下的修行感悟,尝试在心中观想那幅图像,用神识一笔一笔描摹,从轮廓到局部,但他无论怎么描摹,都与那青莲相去甚远。
过了不知多久,李逸脑海中隐隐作痛,他才停止观想,清醒了过来。
休息片刻,他离开藏经阁,沿着一条蜿蜒小道向着大山深处行进。用了两个时辰,走进了一处隐蔽的山谷。
山谷中树木倾倒,岩石破碎,地上有一道宽阔幽深的沟壑,犹如一条大峡谷,从远处的一座山峰上延伸过来。
在沟壑末端的深邃坑洞里,一个巨大如山一般的金属立方体赫然矗立着。
这立方体边长有两百余丈,表面光滑,通体泛着冰冷的银白色光芒。
李逸下到深邃坑洞底部,走近这立方体。抬头望去,他就像巨人脚下的蚂蚁般无比渺小。仰望片刻,他心念一动,立方体底部立即分开一小门。
迈步进入,小门关闭,严丝合缝,从外部根本看不出小门位置。
里面是一个一百多平的大厅,大厅四面都是光洁的金属墙壁,厅内空无一物,天花板上没有任何灯具,但整个空间却十分明亮。
这时,一道冰冷的金属声在大厅内响起:
“欢迎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