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九月,天气总算是缓和了许多,老谢一家刚送了儿子去小城旁边县城里的一所学校的复读班回来。这学校是省里头刚划出来的第一批省重点中学,为了进这所学校的复读班,还是托人找关系,又参加了复读班的招生考试,这才得了一个名额。
老谢老婆到家东西一放就跑过来找老李老婆说话:“李家妈妈,我的姐姐哟,我可是一直把你们家八一的事儿放在心上!现在就有桩现成的好亲事,就看你跟你家老李同不同意了。”
老谢老婆看着老李老婆一脸的懵懂,也不给她反应插话的机会,继续说道:“这次送我儿子去县城里复读,我跟我娘家姐妹见了面,我大姐现在她跟另外两个同村的姐妹承包了十几二十亩涂地种黄花菜还有席草,其中有一个家里老爷子就是以前的大队书记,老公现在正好就是县城里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家里生了三个全是女儿,现在准备给大女儿招赘个女婿。我知道心里第一个就想到了你家八一,这女方家里条件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就提了你家李八一的情况,不知道你们什么想法,没敢说太多。”
“他们家不在小城里头,去做了上门女婿,那八一的工作怎么办啊?”
“哎呀,这能是个什么事情哦,反正八一现在在厂里只是个合同工,又不是个正式的编制。人家家里头说了,就想在我们小城里头找个好人家,实在过日子的,女儿配得上,结婚了就给在学校安排个工作,正式编制哟,我的姐姐!”
“我得跟我家老李商量商量,县城里头,还是给人家家里去做儿子,我家老李怕是不会同意。”老李老婆心里头是觉得听起来好像是不错,但想着如果真成了,二儿子就得离开小城去到县城,又总觉得哪里不是滋味。
“你好好跟你家老李说,是县城,又不是乡下农村,不种田又不出工的,人家一家子可都是吃国家粮,老了也是有退休工资的!人家那学校可是省重点,这次要不是靠关系,我们家谢飞差了十好几分人家复读班是不收的,省城都有人把孩子也送了过来读书咧!”
说的话来,徐老太家门打开,走出来一个中年模样的保姆出去倒垃圾,老谢老婆见着立马说道:“徐老太家不是个年轻的小保姆嘛,怎么这是又找了一个的保姆啦?!”
“你还不知道呀?难道我忘了跟你说?换了有好几天了哦!”
“好好儿的,换保姆干嘛?我看那小姑娘长得挺机灵的模样,早里头菜市场碰见过好几次,见着我就打招呼,小嘴巴可会说话了,特别甜!”
“徐老太婆嫌人家小姑娘太爱打扮,说什么‘年纪太轻,心思是花的’,就叫了她小女儿来,非要撵走人家小姑娘。小姑娘走的时候一直哭哪,你竟然不知道这事情?!”
“这徐老太婆哦,一看就是个难伺候的主儿。老早我就听得外头的人说,她在BJ儿子家住着,天天跟媳妇儿过去不,稍不顺她的意就絮絮叨叨个没完没了,有一次吵了起来,她就扑通两条腿跪在地上向她媳妇儿磕头!说什么都是她的错,都是她造的孽,你说这老太婆厉害不厉害!”老谢老婆说得来了劲,嘴巴贴过去压低了声音说道:“她小女儿有一次过来帮徐老婆搞房子的时候,跟王瑾在聊天,我那时候正好出来晒衣服,我听见她小女儿跟王瑾说‘她老娘这次回来是没办法,根本不是她自己想回来,是在BJ跟谁都处不来,过不下去了,那边儿子女儿都不乐意了,她是被BJ的儿子女儿给赶回来的!’”
老李老婆听得木目瞪口呆:“我们还一直觉得徐老太挺和善的这么一个人,又知书识礼,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的,那口音京腔京调的,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斯文人哪。”
“和善?!跟她没啥半毛钱关系,她跟你当然和善咯!你又不吃她家粮食,又不睡她家床板,你要是也去伺候伺候她看看,就知道和不和善咧!”
“你怎么知道得这样多?哪个跟你说的啊?!”
“哎哟,刚刚才跟你讲的哦,我就在巷子里晒衣服,听她小女儿瞿恭显跟王瑾讲话听来的,不过有一次,我跟我们家老谢前儿去粮店买米买油,排队的时候正好吴医生也在,她在那儿也说了不老少。”
晚上吃饭,老李老婆跟老李、还有儿子李八一提了这事儿。李八一只顾吃饭,听了也不言语,再看看老李,吃到最后只说了句‘我得在想想’,便放下碗筷出去溜达了。
老李怎么想都觉得面子上不好看,虽然都是吃国家粮,可只听过乡下人想尽了办法往城里迁户口,就没听说过城里人把户口迁到小县城的。可是一想到自己儿子那打几个嘴巴子都放不出屁来的德行,老李也犯愁如果把这家给回了,这小子哪年月找得上老婆去?!想着想着不觉走到下面巷子,见口路灯底下两桌象棋,旁边儿还围了一圈儿老头儿在看着,他于是也走过去看看热闹。
刚找了个位置看棋,同一条巷子里的小赵也在,立马喊了声李叔给递了根烟过去。小赵全名赵建军,与老李一个单位,年纪与老李家大儿子差不多,前段时间小赵老婆去医院做了个人流,把肚子里的二胎给流掉了,现在正带着已经有了的两岁的孩子在娘家坐月子,小赵一个人倒是乐得轻松自在,下了班在单位食堂吃了,就出来溜达。现在国家开始搞计划生育政策,他家里一个孩子2岁还差月份,已经不满足再要孩子的条件,加之两个人又都在单位有正式工作,怕丢了这饭碗,一个孩子就一个孩子吧。
“你老婆还没从娘家回来?”老李问道。
“下个礼拜。她说难得回去趟,多住会儿。”小赵笑着回道。
“她娘家在哪里来着?上次听你说,我又给忘了。”
“小城东郊,548厂那边还要过去了,从咱们这里坐车过去得个把小时。”
“哦哦!想起来了!”
老李还想起来这小赵的老婆也是乡下出来[D1]的,当年因为‘土地陪嫁’政策,才出得来有了城里户口,还被安排进了食品公司工作,逢年过节的,巷子里认识他老婆的,没少过来求着帮忙多弄点儿肉啊,蛋啊,猪蹄子牛尾巴之类的。
夜里回来,依旧挤了一屋子的人在看着电视,老李走进里屋对着在看书的儿子说道:“你要是没意见,我就跟你妈去说,让人家老谢家帮着给那边儿回个话。”
李八一一脸无所谓随你们高兴的样子,回道:“你们俩看着办吧。”说罢又继续捧着书看。
老李被儿子这要死不活的态度弄得脾气又上了来,嘴巴开始骂道:“你成日里看些个什么东西,搞得像人家天天要去参加高考似的。”
李八一抬头看着他,不再说话,老李‘哐’地一声把门给关上出去跟老婆说事儿去了。
第二天老李老婆兴冲冲地跑去找老谢老婆说话,两人就已经开始商量几时两家人见面,要准备些啥东西,说着老谢老婆赶忙又跑了回县城把话给带到了,满心欢喜地以为可以等着吃喜酒来。
眼见着二儿子的婚事总算有了些眉目,老李这几日的心情格外的畅快,就像是一口终年卡在喉咙里的老痰总算给咽了下去,虽然不甚舒服,但终究是畅快了的,吃饭的时候,老李总要多喝一杯小酒。
老李老婆扯了布给八一做了件新的的确良衬衫,又把老大李五一当年在家穿过的中山装给改了改,出发前一日还在老高的杂货铺里又买了两样糖果,数着年画日历上的日子,心里头可是美得,比年画上的人儿笑得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