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戎大汉 第270章 有关武夷仙山传说(7)

作者:熊猫大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5 19:53:15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在武夷山一线天风洞附近有一道勒壁诗叫做一线天洞,其一画先人见伏羲,群峰回合路逶迤。由来别洞藏仙窟,多少游人恐未知这四句诗,正好说明了这一点。赵熙讲到这里见刘从戎和田千秋两个人听得入神,便在喝了一口御酒后继续往下讲。其实,在武夷山区的九曲溪畔,是暗藏“九守”的。“九守”是道教术语,道教规定教徒必经守持的九项修持内容,即:和、神、气、仁、易、易、清、弱。“九守”内容载于《云笈七签》卷九十一。《云笈七签》为道教类书。道教称为箱为“云笈”。道书类别分为三洞)洞真、洞玄和洞神)和四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而总称“七签”,故名。《云笈七签》不仅集北宋以前《道藏》主要内容之大成,而且保存了不少已失传的道教经籍片断,是研究道教文化的主要资料。令人惊奇不已的是武夷九曲溪每一曲都有景点(或建筑)分别与“九守”的各守则内容诸条一一对应相符。

“九守”的第一守为“守和”。“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贵在守和”。冲:虚,空虚。《老子》“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盈,指非常充足)。现在位于一曲大王峰下的朱熹纪念馆是万年宫旧址上改建的。万年宫又名武夷宫,始创于唐天宝年间(公无742-755年),称天宝殿。历朝历代数易其地,数易其名。明代乃称以,改为冲元观。“冲元”的意思就是“九守”以“冲气以为和”开始(元:开始,第一。《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九守”的第二守为守神。“人之耳目何能久劳不息,人之精神,何能驰聘而不乏,故须内守而不失”。现在武夷洞天之谜已揭示。在洞天门门口正是二曲开始之处,这里有“阴神”——玉女峰和“阳神”—兜鍪峰守护于此。正暗藏“守神”意思。

“九守”的第三守为“守气”。“血气专乎内而不越外,则胸腹充而嗜欲寡,故当守气。”三曲溪面有峰岩名为宴仙坛。“宴仙”就是道士吃喝饮宴,填饱胸腹,满足嗜欲的意思。正暗合“胸腹充而嗜欲寡。

“九守”的第四守为“守仁”。“为仁义者不可以死亡恐,可无为无累”。无为无累的意思是无所作为,亦无所牵挂。四曲溪北有仙钓台,顾名思义,宛见仙人悠然垂钓,断绝俗务,其乐逍遥,正是“无为无累”。更为玄妙有趣的是仙钓台上有两根“钓竿”,横插崖际,不腐不朽,百年如故,谓为神奇。“守仁”的“仁”字可拆为“人”和“二”两字。“仙钓”合意正是仙“人”守此“二”竿!“仙人”是看不到的,所以只能见到这仙钓台上二根钓竿了。

“九守”的第五守为“守简”。“……不贪多积,而求养生之和。”意思是衣食日用要有节制,力求简朴不贪欲,不求多积财物。五曲溪畔有接笋峰。“接笋峰”三字勒于其壁,笋即是幼竹、竹与笋是多节之物,这正暗合“守节”。

“九守”的第六守为“守易”。“量腹而食,度形而衣,容身而游,适情而行。不为贫贱富贵而失其性命。”守易则是要善于因势变化,顺随自然。比如,要随胃口的好坏决定进食量多少,随身体胖瘦变化而穿不同大小的衣服,按健康之需要而活动躯体,心情适家才外出流放,不要因为贫贱或富贵境遇环境的变化而破坏心境的平和自然。六曲溪北有仙游岩,天游峰,一览台,一览亭,正是仙人的游乐场所。暗合“容身而游,适情而行。”

“九守”的第七守是“守清”。’神清则知明,知明则心平,神清意平,乃能制物之情”。清,安静。第七个守则是要保持心神的清静,不起杂念。这样才能使智慧敏锐,无私心杂念则心平气和,心气平和才能降制万物。九曲溪的五曲溪畔于“峥嵘深锁”的茶洞之内有座清隐岩。“清隐”就是七守清隐于此!“隐”,即藏。如果在七曲找得到就无所谓“隐”了。

“九守”的第八守是“守盈”。“天之道,损有余奉不足。盈即损,故不欲盈”。意思是对充盈程度要把握好。自然规律是使过分饱满充盈事物得到减损。八曲溪北有鼓子峰,溪南有仓廪岩。“鼓子”是鼓胀饱满的意思。“仓廪”是粮仓,也是殷实饱满的意思,暗合“守盈”。

“九守”的第九守为“守弱”。“天下之要,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人而在于身,身得则万物备,故圣人持养其神,和弱其气,平抑其形,而与道沉福物感而动,事迫而动,不得已而用,不敢为天下先”。守弱的意思是凡事虚已以待,不要争强斗胜,外表要保持柔弱不争的面貌,最重要的是珍惜和修养身心,遵循“道”的要求去做。必不可少的行动那是由于迫不得已,万不可锋芒毕露争前恐后。九曲溪的九曲北岸过去曾有和阳道院。“和阳”,就和弱阴阳二气,即“守弱”中提到的“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副。

“九守”从道观始——冲元观始,至道院“终——和阳道院终”。表明九曲溪从一曲到九曲上述地名的设计安排全是道家的策划。道家既然占踞控制了九曲溪的头尾两端,当然中间部分亦道莫属!《老子》第一章说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无名”)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有名”)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深的,它们幽深而幽深,是众多微妙变化的门户,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而在武夷山天游峰上天游垅有醒目的“第一山”巨幅摩崖,为清代“道光壬辰冬武显将军岭南徐庆超书”。这里的“第一”是指什么?大名鼎鼎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武夷山游记》中赞美天游峰说:“其不临溪而尽武夷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自此之后,大多文章均沿袭此说来解释武夷“第一山”摩崖。于今似乎“第一山”摩崖解释已成定论。通过对武夷山摩崖石刻的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天游垅的“第一山”,桃源洞寿桃石上的“寿”和七曲北廊岩的“寿”字均为“道光壬辰冬武显将军岭南徐庆超书”。这是研究“第一”问题的重大线索。武夷山洞天仙府之谜已经揭示。从洞天仙府的角度观察:“玉皇大王尊”在五曲文峰,北廊岩“寿”字和桃源洞的“寿”字均在他的左边。两个“寿”是武显将军岭南徐庆超”向“玉皇大天尊”敬奉的“寿桃”。再看看“玉皇大天尊”的右边有什么。四曲有鸣鹤峰,七曲有上城皋(又称上城高),六曲有下城皋(亦称响声岩、神皋岩)。皋,意为“沼泽”。《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鸣鹤峰、上城皋、下城皋三者的寓意是“仙鹤鸣于上、下城皋”。于是,“玉皇大天尊”左边是“蟠桃双祝寿”,右边是“仙鹤两唳鸣”!按“阴阳五行说”内殿是“阴”,双数物也是“阴”,所以“供品”要双数。过去,给老人祝寿贺仪常是“寿烛双辉,寿面千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