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戎大汉 第332章 留在东越地区阶段(9)

作者:熊猫大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5 06:25:59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10、寿山石雕

寿山石是从东越地区闽都开始兴起的,至今寿山石雕的刻画题材覆盖了人物、动物、花鸟等多个领域,且在雕刻过程中还会融入绘画和东越当地工艺进行制作,摆在家中十分美观。

11、建莲

建宁莲子,简称是建莲,主要产地分布在建宁、建阳等县,其中建宁县产的是地方传统名产。建莲是一种水生草本植物,是由金铙山红花莲与白花莲杂交而来,历史上建莲被誉为“莲中极品”。

12、闽都橄榄

闽都盛产橄榄,橄榄,又名青果,因为橄榄从结果到成熟,果色始终是青绿的。闽都人也称橄榄为“福果“,既是“有福之州“的特产,又有“幸福“的吉祥寓意。

13、永春老醋

永春老醋是用优质糯米、红粬、芝麻等作为原材料,经过独特配方,以及精工发酵、陈酿多年得来的,其具有色泽棕黑、酸中带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特点。

14、古田银耳

古田银耳是东越地区古田县特产,由于古田县地理环境和气候优越,当地冬暖夏凉、雨水充沛、空气湿润、光照充足,成为银耳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生产的古田银耳淡黄无暇、亮泽通透,含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价值非常高。

15、坦洋工夫茶

东越地区福安坦洋村特产,坦洋工夫茶主要分布穆阳、福安及屏南北部等地。坦洋工夫外形紧结圆直匀整,带白毫,色泽乌黑有光,内质香气清鲜高爽,汤鲜艳呈金黄色,滋味醇厚,叶底红匀光亮。

16、菜头饼

菜头饼是闽都特色传统面点,选用该地方出产的菜头(白萝卜)作馅料,清甜爽口,别有风味,是喜庆宴席常用的糕点。圆形略扁,中间微凹完整,螺纹层次清晰。起酥均匀,皮馅分布匀称,无杂质。口味具有猪油及萝卜的香味,清甜爽口,皮酥,馅松润,无异味。

17、武夷山红菇

武夷山红菇有“菇中之王”的美称,系天然营养佳品。其风味独特,香馥爽口。其味较之任何菇类无法伦比的鲜甜可口;并含有人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成分,有滋阴、补肾、润肺、活血、健脑、养颜等功效,经常食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同时它含有多糖类抗癌物质,有利于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癌细胞转移,对治疗疗急性脊髓视神经症也有一定的疗效。具有治疗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和补血、滋阴、清凉解毒及治疗贫血、水肿、营养不良和产妇出血过多等疾病,还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经常食用,可使人皮肤细润,精力旺盛,益寿延年。红菇的菌丝不能分离,故至今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日见珍贵,是难得的滋补佳品。

18、永春佛手茶

又名香橼种、雪梨,因其形似佛手、名贵胜金,又称“金佛手”。系乌龙茶中的名贵品种之一,产于福建省永春县。研究证明了永春佛手茶对结肠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常饮佛手茶,可减肥,止渴消食,除痰,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火去腻。

19、孝母饼

孝母饼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点,属于闽菜系,产自福建武夷山。顾名思义,武夷山孝母饼是一款以孝敬老母亲,而特别制作的饼。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夷山孝母饼不仅仅是一款只为孝敬母亲,还引申到对长辈的孝敬了。

20、馄饨

馄饨,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民间传统面食。馄饨在演变中分化出饺子。制作馄饨时,先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西汉扬雄所作《方言》中提到“饼谓之饨”,馄饨是饼的一种,差别为其中夹肉馅,经蒸煮后食用;若以汤水煮熟,则称“汤饼”。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馄饨皮为边长约6厘米的正方形,或顶边长约5厘米,底边长约7厘米等腰梯形。馄饨皮较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因此薄厚之别,等量的馄饨与水饺入沸水中煮,煮熟馄饨费时较短;煮水饺过程中另需加入3次凉水,经历所谓‘三沉三浮’方可保证煮熟。馄饨重汤料,馄饨有圆形馄饨、圆筒形、半圆形(类似水饺)、长方形(对边对折)、三角形(对角对折)。

古代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密封的包子,没有七窍,所以称为“浑沌”,依据中国造字的规则,后来才称为“馄饨”。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中国许多地方,冬至有吃馄饨的风俗。广东人因馄饨在粤语中发音像云吞而干脆直接叫它云吞、四川称馄饨为抄手,以风格多样著称,这样不同的地域叫法一直流传至今。

东越人将馄饨称为扁建郡食、扁肉,肉馅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皮是面皮。建郡扁肉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与北方馄饨和其它地方的扁肉口味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馅上。“建郡扁肉”制作过程主要特点是“打肉”,与其他地方的“切肉”不同。肉质纯净,新鲜脆嫩。一般取凌晨宰的生猪新鲜腿纯瘦肉,不得下水,制作不过午,将腿肉去除筋膜,顺肉纤维横切成较大块状或条状,放在木墩上用木锤敲打,敲打时要掌握关键技巧,即将瘦肉竖打,这样可保留肉纤维中水份,直至烂如绵、粘如糊,然后加适量的小苏打水、盐、味精,用筷子搅成糊状。包扁食的皮用面粉和少许碱水,打成薄皮,每张切成边长7公分左右方块,每个扁肉仅桂圆大小,包成精巧的蝴蝶状。扁肉汤以猪骨头在温火中熬出清汤,将扁肉放入清水锅中煮开,待扁肉浮起,用小笊篱捞起,放入有酱油、新鲜猪油、味精和其它佐料的碗中,冲入沸清汤,撒上香葱即可食用。其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