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居大明 第324章 铁关议政

作者:玉树招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6 18:41:26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从巡抚府回营后,向枫召集各将领通报了情况,随即命令部队着手准备开赴陇川。

考虑到已到年底,缅军这时犯边的可能性小,命人张贴告示高饷招募军士和向导,部队尽快熟悉环境开展适用性训练。

刚到云南,每日要处理很多军务,向枫一直处于忙碌状态,听人说今年刚去世的原吏部尚书严清严公直的灵柩已在其家乡昆明安葬,便带着高淳等人前往祭奠。

严清一生为官清正,德高望重。当初,黄州刘知府上本诬告向枫,正是他毫不护短处置了刘知府,向枫才得以提拔。

向枫同吴巍比武一事,不几日就传遍了军中,得知新来的总兵官如此厉害,众军士莫不欣慰。

陈用宾派了一个叫思礼的人过来协助,这人原本是蛮莫土司思顺的弟弟,蛮莫被莽应里占据后,思顺投降,他的母亲罕送带着他兄弟几个逃至孟广投奔明军。

陇川离蛮莫不过三日路程,中间隔着一个铁壁关,隐龙军在过年前开进了陇川,苗秀的部队接管了铁壁关。

陇川宣抚司一直由多氏世袭,如今的宣抚使是多思安。

一直惶惶不安摇摆不定的多思安见朝廷来了部队,终于安下心来,很热情地拿出酒肉接待了向枫和他的部队。

听说朝廷要收复掸邦,有许多掸族人纷纷加入隐龙军——掸族就是后世的傣族,“掸”是缅甸语称呼,汉人称他们为“白夷”。他们世代住在麓川一带,后被东吁王朝占领,因忍受不了莽应里的残暴纷纷逃至云南。

傣族人爱习武,打得一手好戛拳,亦善使腰刀,平时刀不离手,既是他们的劳动工具,也是武器。

两个月间,在罕送和思礼等人的召集下,先后有近千傣人加入了隐龙军。向枫将他们组建成一个步兵营,交给思礼指挥,另派章松去做他的副手。

陇川的周围便是高黎贡山,这会全是葱绿一片,除了夜晚有一点寒意,根本让人感觉不到这是隆冬季节——这就是陇川,一个真正太阳照耀的地方。

向枫和高淳、顾南古、刘綎等人巡视铁壁关,顾修也跟着一起。

自来隐龙军后,顾修如今的身份是总兵幕僚,处理日常公文,这份差事倒也让他得心应手。高淳和明旭是认得顾修的,不过向枫早就打了招呼,让他们不要说破,而刘綎和其他人都不知情。

前任云南巡抚吴定在中缅边境修造关卡,但因战事频发而未能成功,大多是半拉子工程,陈用宾继任后又打算重新修建,这铁壁关是最先修建好的。

铁壁关就在大盈江边,前面不远处就是蛮莫地界了,两地只有一江之隔。

蛮莫宣慰司之前一直听命于明廷,去年被缅军占领后就投向莽应里了。

向枫看了一番军中绘制的地图,指着前方对刘綎道:“蛮莫之地一定要收复,可作为攻击孟养的一个跳板,不然隔江进兵和粮草运输都要受制于人。”

刘綎点头道:“嗯,这大盈江渡口要完全控制在我们手中,备好船只是关键。”

“陈巡抚说有足够的木船可用,要我们不用担心。”

向枫看了看刘綎,接着道:“十年前,刘兄就在此地讨伐缅军,连战连捷,大震西南,希望我们此番也能如此。”

“那也不是刘某一人之功......”

刘綎看着眼前这片熟悉的地方,不禁叹了口气,说道:“当年在此虽有胜绩,但有一件事没办好,以致造成今日局面。”

“刘兄是指岳凤之事?”

“嗯。”刘綎点了点头,“若非有此事,缅甸境内的那些土司也不至于有那多人投靠莽应里,是怪我们言而无信啊!”

岳凤本是汉人,来陇川经商,与当时的陇川宣抚使多士宁交往甚厚,后来他将内地的武器私贩过来售卖,又教以制造之术,导致西南武器泛滥,他本人也赚足了钱财,成为一方大贾。

后来,莽应龙父子起兵反明,岳凤资财以助。万历元年,他诱杀多士宁及其妻子,夺金牌印符,全面投靠了缅甸并代为宣抚使,多次勾结缅军侵犯云南西南各司。

朝廷出兵讨伐,在明军胜局已定的情况下,岳凤父子向刘綎投降以求保命,刘綎答应保他父子一命。

本以为就此了结此事,没想到朝廷决意要将岳凤父子枭首示众,刘綎没有办法,只得遵旨。为此,许多当地土司不再信任刘綎和朝廷,纷纷投靠东吁王朝。

这也是刘綎多年郁结在心的一桩旧事,今日重返旧地,又被提了起来。

向枫听高淳讲过那段历史,当即道:“当年之事,孰是孰非不好评说。不过要说失信,可不是刘兄失信于岳凤,而是朝廷失信于当地百姓在先。若非如此,凭那几个土司,能成什么气候?!”

向枫这番话,让刘綎和顾修等人听得一惊,没想到他竟然这么敢说。高淳是了解向枫性格的,倒也不觉得奇怪,刘綎却暗自佩服起来,一下子觉得这向总兵倒有些可爱了。

高淳道:“这些年来,朝廷将重心放在西北了,对这西南之地的管辖,的确有所松懈......”

向枫道:“西南不可松懈啊!若无西南之地,则国无屏障。”

高淳不解问道:“向老弟,何出此言?”

向枫环顾前方,徐徐答道:“西南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可以说是块战略纵深之要地,万一北方或东南局势失控,退守西南不失为最好良策。南宋就是因为未能很好经营西南,加之云南不在其管辖之内,国家危急时毫无退路,只能背海而战,最后......”

南宋末,宋廷一路南逃,与元军战于南海崖山,宋全军覆没,大臣陆秀夫背着八岁的小皇帝跳海而死,这段历史是国人最不愿提及的伤痛。

高淳叹了口气道:“向老弟所言也有道理。可京师离西南太过遥远,往返不易,加之西南之民各族杂居,情形复杂,桀骜不驯者多,向来难以教化,朝廷每年要花费大量钱物以安抚,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了。”

向枫道:“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应反过来看:西南既是王土,其民亦是王之子民,既是我大明的子民,就要一视同仁同等以待,不可有汉蛮之分,更不可厚此薄彼以高压手段禁锢边民,这就是最好的教化之道……”

众人听得一时有些惊讶。

向枫继续道:“历朝历代,不论何种族,百姓不过是想要一个安稳之地繁衍生息,朝廷能给与他们保障,且不失信于民,他们又怎会不将自己当作大明的子民呢?一旦国家有难,这些人一样也会奋力而起保家卫国,若平日对他们不管不顾,甚而是歧视,到时候谁会为朝廷卖命?!”

向枫的一番话,高淳等人听得心跳加速,一旁的顾修露出赞许之色。

高淳连忙道:“向老弟,慎言啊!你方才这番话,幸亏是我等几人听听而已,往后千万莫要如此讲了。”

刘綎道:“我刘綎是粗人,读书不多,可我觉着向总兵说得好。未必朝廷不清楚西南之重要,可那帮文官就是不肯做点实事,只会背后诬陷他人......”

“哎呀刘将军,你也莫要再说了!”

高淳急得连忙止住了刘綎的话头。

“今日是来查看军情的,怎么议起政来了?这不是我等该做之事!”

向枫一笑道:“高兄,军事不是独立存在的,在任何时候都和政务有关。我们行伍之人,不能只懂军事而不懂政务,那就好比半条腿走路了。”

向枫这个比喻让众人听得一笑。

高淳朝着向枫一脸无奈地摆了摆头,说道:“向老弟,我晓得你能,常有惊人之语,可有些话真的是要慎之又慎啊!老高我是吃了自己这张嘴的亏,不然也不至于这多年都未能升迁。”

向枫朝高淳抱了一拳:“嗯。多谢高兄提醒,晓得你是为我好……诸位都是我向枫所信任之人,今日的话只是闲聊而已,不可对外人讲。”

高淳道:“行!你还是讲讲如何打仗吧!”

向枫一笑道:“打仗的确比议政痛快多了——很简单,我们不能坐等,年过完后就发兵收复蛮莫。”

众人听得一愣:“我们主动攻击?”

“嗯。”向枫点了点头,“朝廷派我等过来,不是为了驻守此地,而是要彻底打败莽应里,所以不能由着他的节奏,我们要打他个措手不及。”

众人觉得向枫的话有道理,不管怎样,蛮莫是一定先要收复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