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大军的到来,彻底让沐英开始对诸国联军展开反击,一路追击到乌隆,沐英依旧没有停下脚步,以李景隆三人率领的生力军为主力,直接对乌隆展开了进攻。
联军惊慌失措,就想继续往后跑,他们感觉自己被明军给包围了似的,一点都不想留下来。
而恰逢联军营地传来军令,让他们进行撤离,因为大营也遭到了明军的进攻,联军当即撤出乌隆,丢下三万在这里阻挡,继续向后撤离。
另一边的朱标,已经率领大军来到了丰沙湾,进入到万象府之内,只是距离战场,依旧有着五日的路程。
“太子爷,西平侯传来军报!”
行军途中,宋忠的声音匆忙传来,朱标停下步伐,拿起宋忠手中的沐英军报,直接看了起来。
沐英这次的军报,说的就是诸国联军的事情,朱标的疑惑如今也算是解开了,那就是吴哥国王阇耶,这人与上一任吴哥(高棉)国王因陀罗跋摩三世一样,以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同时抵御暹罗的进攻。
然而大明悍然出兵攻下安南、占婆、南掌,将暹罗、吴哥都给震住了,尤其是吴哥,吴哥国王阇耶每天祈求祷告,然而因为沐英的厉兵秣马,准备对吴哥发兵,阇耶被吓坏了。
急忙派人去联系暹罗,暹罗也是停下对吴哥的进攻,因为大明的兵锋就在眼前,暹罗也怕得要死。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汉人,名叫刘槐的人,为阇耶献上一策,派出使臣联系周边各国,大说特说大明的威胁,说如今安南、占婆、南掌相继被灭,接下来是吴哥,那再后面,是不是就他们那些小国了?
因为这个原因,各国都是无比的重视,各国国王纷纷派出大臣前来吴哥进行商议,而刘槐因此也成为了阇耶的心腹。
而刘槐这个人怎么来的呢,这是元朝时期,1295年,吴哥还是阇耶跋摩八世为国王时期,元朝派出使团前往吴哥,周达观作为钦使随员(翻译)就在其中,撰写的真腊风土记,意义重大,如今都是研究柬埔寨吴哥政治、民俗、文化的唯一纸面资料。
这些都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其中有一人,名叫刘常弘,此人最后留在了吴哥,现在的刘槐,就是刘常弘的后代。
因为是汉人,知道许多其他人不知道的,这个计策,是刘槐献上的,还有火器,是刘槐献上的基本工艺,然后让人直接仿造大明的。
为此在吴哥阇耶的牵头下,一个反明联盟初步成立,成员国有暹罗、大城、勃固、阿瓦、阿萨姆、孟加拉、彭抗、帕赛、末罗瑜、满者伯夷、渤泥国、苏录,最后还有麓川,加上吴哥自己,再把麓川这个土司当成一国的话,那就是十四国联军!
然而这都还是其次,这人最骚的是,十四国结盟还不满足,继续唆使阇耶继续联合泥婆罗、德里苏丹国、拉其普特、吉吉拉特、以及察合台等汗国,再联合北方的鞑子,以及朝鲜、女真、倭寇等国。
这人给阇耶的理由也很简单,不把大明打倒,那么日后总有一天,大明会出兵将他们全部灭国,而像鞑子、女真、朝鲜、倭寇这些都是对大明有意,亦或者是被大明锤过的,很容易拉拢。
这一提议,不仅阇耶,其余小国全部都同意了,尤其是思伦法,叫得最欢,然后阇耶就派人向各国派出使臣,而且是以反明联盟的身份去的,不是以某一国,而刘槐更是被阇耶派去了北方找鞑子。
因为之前的元朝让这些人太深刻了,元朝强得完全不像话,他们这些小国,都是被支配过恐惧的,加上刘槐又是汉人,阇耶就让刘槐去了,只为打造一个最为强大的反明联盟。
而这些小国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只要大明西南这些地方,外面的他们也不去争,只要物资分配给他们就行了。
然后就这么儿戏一样,这十四国就开始召集兵马出兵了,最终凑出了五十三万大军,兵分两路,从麓川攻入云南算一路,吴哥与暹罗这里集结三十五万,就为攻破万象进入以前的南掌,以及攻平高进入以前的占婆。
平高那里集结了五万军,大部分主力依旧在万象,因为沐英的大军就在万象,阇耶就是想要一举击破沐英的主力大军。
朱标看着军报,看完之后,心中五味杂陈,他就说嘛,这些小国怎么就突然开了窍一样,竟然还会搞联合了,搞联合就算了,居然开始研发起火器了,火器是这些人能够玩得懂的吗?
然而就是这个刘槐,若是没有这个人,哪会有如今的这些破事,而这个吴哥,反正以后都被暹罗给攻灭,让他大明攻灭就不行吗?
现在这些人十四国组成了反明联盟还不乐意,还特么要去拉上其他小国一起,尤其是拉上北方的鞑子,东北的女真、朝鲜,以及倭寇这些,朱标想想都牙疼。
因为在朱标看来,这刘槐搞不好还真有可能成功,鞑子就不说了,南下干大明已经不是想了一天两天了,也就是如今瓦剌要脱离鞑靼,加上在捕鱼儿海被蓝玉干得元气大伤,鞑子暂时蹦跶不起来。
但这只是暂时,后面鞑子对大明的威胁,比其他任何一个地方的威胁都要大,这就是他看重北地的原因。
至于女真、朝鲜,或许不会那么心动,但是如今十四国的联盟,若是再加上鞑子,女真与朝鲜不心动才是怪事。
至于倭寇,朱标都不用想,这些倭寇巴不得打入大明,好占据那片富庶之地,倭寇眼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从古惦记到今。
看完军报,朱标很是凝重,如今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个反明联盟给干下去,不能让这个反明联盟再次扩大了,就十四个成员国,就搞出了五十万大军,再加入一些,明军都要杀不过来了。
而且哪怕就是如今的五十万大军,不对,五十三万联军,朱标很清楚绝对不是这些小国全部的力量,就拿洪武二十一年麓川思伦法入侵大明,就特么三十万大军。
虽然最后被沐英打得抱头鼠窜,但是一个麓川都能拿出三十万军,其他小国能拿出多少?
尽管这个数字有些水分,那就算成十万,十四个成员国,这个反明联盟还能再拉出五十万大军来。
朱标心头思绪万千,好好的,现在局势就这么出现了变化,一旦让刘槐说服了鞑子,再加上阇耶已经派出使臣去往的倭寇等国,不知不觉,好家伙,大明直接被包围了。
思虑许久,朱标最终也不再去想,有的事情要来,那也挡不住,反正他是都要打的,那就正好提一提节奏了,别人先来攻大明,他再反击回去,也不怕朝中有人反对了。
朱标随即看向宋忠。
“将这份军报立即给我父皇送过去,记住,要快,另外,对周边各国的情报,加快速度布置!
再给大明各处边境去信,让他们务必注意周边小国的动静,同时厉兵秣马,随时做好大战的准备!”
这份军报他相信朱元璋看了之后会知道怎么做,朱元璋对待这种事情,一向都是铁血强硬的,哪怕就是所有小国联合在一起,朱元璋都不会让步的那种。
现在他就是要让朱元璋全面做好接下来的大战准备,各项物资的调配,大军的调动,以及新军的组建,都需要人去完成,这些都需要大量钱粮去支撑。
看着满脸沉重的朱标,宋忠就知道这封军报的内容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且还很坏,不然不足以让朱标这样,当即便是下去准备了。
朱标随后下令大军加速前行,五日的路程,不过三日时间,就风尘仆仆的抵达万象。
在途中,朱标也是先后收到了沐英两次大战的军报,第一次主动以少打多主动出击的军报,让朱标看了满是高兴,夸赞沐英的话是没有停过。
而当第二次战事的军报传来,朱标心中也满是沉重,虽然李景隆三人率军赶到最终大胜,但是明军的伤亡同样不少,达到了一万五千余人,两战下来,明军伤亡直接达到两万五千余人。
这些还只是这两次大战的伤亡,将其他小的伤亡加在一起,也是不小了,极大。
随后继续前行,到了万象,朱标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代表那些联军,没有攻入到境内,大战都在暹罗与吴哥之内进行的。
随即朱标继续向着万象大营而去,而沐英与李景隆等人已经开始等候朱标的到来,这次李景隆三人可谓是意气风发,初来万象,直接就是大败二十万联军,随后又攻克乌隆,将联军再次逼退上百里。
这份战绩与功劳,三人心中都是无比开心的,以往他们都是操练大军,即便是李景隆,都没有怎么好好的实际大战过,除了上次朱标出征略微历练了一番,但这次这么大的阵仗,三人都是头一次接触。
击败几万人和大败二三十万人,这中间的区别可是大得很,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的,三人对这次战事,都是无比的满意。
众人等了许久,朱标的大军缓缓出现,几人率先来到朱标面前,沐晟开始带着朱标带来的大军进入营地进行休整。
“参见太子爷。”
朱标看着几人,也是露出了笑意。
“英哥好本事,击败数十倍的诸国联军,未能让他们踏入到境内,接连取得大胜,当真英勇。”
“你们三个也很好,到了之后还知道根据局势主动出击,帮助英哥取得了大胜,这次能够大胜,你们的功劳不小。
这次的经历,你们三个好好消化消化,对你们以后有臂助,多向英哥学习学习,争取以后做得更好。”
对于沐英,朱标是一个劲的夸,对于李景隆三人,朱标可不敢夸得太多,还得及时压下来,沐英他不担心,不会飘,但这三人,尤其是李景隆与徐增寿,他可没有把握。
万一他夸得太过,这三人信以为真,开始飘了起来,以后指不定哪天会给他来个大败惊喜他一番。
沐英听着朱标的夸赞,也是笑了。
“太子爷,这也并非只有我一人之功,全赖全军将士用命,尤其是后面联军全力反扑,付出的伤亡很大,若不是将士们死命坚守,恐怕还真让那些所谓的联军踏入境内了。”
听着沐英的话语,朱标眼中更是欣赏,明明很大的功劳,却是往全军将士身上推,虽然确实是这样。
“英哥,我知道了,你的功劳,我不会忘,将士的功劳,我也记得清清楚楚,这次我来,也有刚出台的新待遇,过后就通传全军,让每一个军士都知道,大明没有忘记每一个为大明浴血奋战的人!”
朱标拍了拍沐英的肩膀,沐英也满是感动,随后李景隆才开口。
“太子爷,这次能大败联军,主要也是沐将军吸引了众多联军,尤其是以三万军抵御二十万联军的进攻,反而让那些联军损失惨重,这才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得以以五万人,大败十多万联军。”
李景隆也不是笨人,相反很是聪明,沐英的回答,他是直接照着搬了过来,只是换了一番说辞,但在他心中,虽然很高兴这次立下大功,但也有他说的这个原因在内。
如今李景隆也不是一点实战经验都没有的人,已经从纸上谈兵逐渐变为实际对战了,战场上的一些形势,他是非常明白的,没有沐英,他们也确实无法取得这样的大胜。
朱标这次是真的欣慰了,他以前对李景隆确实存在偏见,但如今,这个偏见已经逐渐在消失了。
李景隆正在用实际行动证明,他李景隆可行,是个大才,就像李文忠那般。
“好,不错,有这个清醒的认知就好,如今你们都还年轻,未来啊,过后都是你们的,现在就要涨涨经验,以后好挑起重任来。”
李景隆听得兴奋,这是这么久以来,朱标第一次这么跟他说话,尤其是让他以后挑起重任,李景隆心中都乐开了花,但面上却是没有多少表现。
“太子爷,您放心吧,以后末将一定跟着沐将军他们好好学,不辜负太子爷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