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山贼王 第54章 刘林树的到访

作者:庸人自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09:20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翌日中午,常柳山寨迎来一老头,穿着圆棉服,步履蹒跚,他正坐在山寨正堂中等待。

“哎呀,白村长你总算来了,太好了太好了!总算见到你了!”老头看见白彦出现时,这就上前迎接了。

不错,这老头正是刘家村前任村长,现为代村长的,刘林树。

刘林树几乎不会登山前来寻找白彦,一来是刘家村事务不少,二来是他年岁已高不擅体力活。

如今看见刘林树时,白彦很是惊愕地问:“刘大叔,你怎么来了?莫非村子发生了什么紧急要事吗?”

“没有没有,村长你放心好了,村子一切安好无事发生。”刘林树微微一笑,这才道出来意。

数日前刘林树听儿子刘发财提及,白彦在山寨中兴办书塾,教书授课。

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下,山寨的孩子们得以学书认字,聪明伶俐。

对此,刘林树就有了想法,他认为应该让刘家村的孩子与山寨里的孩子一同接受教育!

刘家村是一个小村子,世代务农,学识落后,作为前村长的刘林树自然不愿意“未来的继承人们”都是愚蠢无知的粗人了,所以他这才与白彦商量。

得知刘林树的来意后,白彦未作犹豫就答应下来。

教育,是发展人才的根本策略,是一个民族、国家强大的基础。

白彦有心要发展刘家村、常柳山寨,在教育这方面自然不能亏待于任何一方了。只不过要办好此事也不容易,刘家村、常柳山寨的孩子们加起来数量不少,如何安置、如何教学,这都需要深思熟虑才能决定。

“刘大叔,这几天先让我好好准备一下,待得准备妥当,再让村民们把孩子们都送到山寨上来。”

“好好!村长,一切都拜托你了!”

往后的时间里,白彦拿了山寨一些干货赠送给刘林树,并差遣两名陌干精卒送其下山。

恰巧,刘林树走了没有多久柳眉就来寻了,她听说白彦想要把刘家村的孩子送到山寨来学习,于是她主动提出要扩建书塾、置办笔墨纸砚的事宜。

不得不说知子莫若她,白彦本就有兴办教育的想法,她及时得就给他支持了。

在柳眉的支持下,一切都变得很顺利,往后的时间中白彦开始统计孩子们的数量、购置文具、带着工匠们扩建书塾。

不过半月时间,旧书塾已经改建完成了!

类似于现代的平顶砖房屋,占地一千平方米,方方整整,高大恢宏。

书塾周围种有乔木大树,设了跷跷板、木头滑梯等游乐设施,门口还立了一尊两米高的孔子雕像。

一切都有模有样,满满的读书氛围。

“不错不错。”白彦站在门口,忍不住赞扬了,有这么大间书塾,想必应该够常柳山寨、刘家村的孩子们学习上课了。

“白公子。”旁边传来柳疾的声音。

见得柳疾出现,白彦很是惊喜:“柳兄回来啦?鹰嘴山那边的消息怎么样呢?”

“李兄说,鹰嘴山的孩子们都愿意前来学习上课。”

“是吗,太好了太好了!”

白彦兴建的书塾可容纳千人,其实仅仅是让刘家村、常柳山寨的孩子们上课还不需要这么大,主要还是考虑到鹰嘴山及未来有其他孩子来这里上学的原因。

前日柳疾给鹰嘴山送物资时,白彦就托柳疾前去问话,想看看鹰嘴山的孩子要不要接受教育。如同预料那般,那边的孩子也有浓郁的学习愿望。

敢情这样就好,那样白彦索性把书塾按照现代的“学校”来打造,买文具、雇教师,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就在白彦作着为人师表的美梦时,旁边的柳疾提醒道:“公子,还有一事需要与您说。”

“啊?怎么了吗?”

“鹰嘴山中旧屋不少,而且也缺少能盖工坊的工匠,此事不知如何是好。”

为了发展鹰嘴山,首先要保障其粮食安全,也就是足够的耕地及储粮。下一步,也就是工业化发展,即建设工坊、生产工业物料。

与常柳山寨的情况不同,鹰嘴山寨中工匠数量奇缺,且青壮劳动力不足,别说要发展工坊了,即便是普通的居住房屋也难以建造。

白彦思虑过后,很快就有决策了,既然鹰嘴山缺人,那么白彦亲自领人过去!

对于这事柳眉也是赞同,她之前看过鹰嘴山的居住环境,确实荒凉偏僻,为此她调了一百名陌干精卒给白彦使用,另外,还调了五十名工匠随同白彦前往鹰嘴山寨。

第二天,从常柳山通往鹰嘴山的一条山林小路上,就能看到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出行。

白彦正在队伍的前方,他骑着骏马悠哉而行,心里盘思着抵达鹰嘴山后,应该如何规划建设工坊。

“白公子,柳统领,你们快看右边!”一位陌干精卒扬声呼喊。

届时,白彦两人朝着树林右边的小道看去,发现那里居然有密密麻麻的人群,约有三百人之多。

这些人并不像是寻常的百姓,他们衣衫破烂、面黄肌瘦、容颜憔悴,看起来仿佛随时都会晕倒丧命。

这些人是难民!也只有难民才会是这个模样的!

但好生奇怪,为什么在这里会出现难民啊?白彦茫然地看向柳疾,柳疾也是摇摇头表示不知。

后来白彦上前寻了一名清瘦男子询问,这才了解到原来这些难民是从北方三州前来的。

北方三州,分别是北天州、北地州、北海州。

三州毗邻海州城,地势低矮,土壤贫瘠,在那里生存的百姓多是困苦潦倒。只不过再如何艰辛,也不至于会有这么多难民逃亡,究其原因还是旱灾。

在一个月前,三州温度持续升高,天气酷热,滴雨未落,田地里的庄家纷纷枯死,朝廷坐视不管,百姓饿殍遍野,为求得生存,三州的百姓只好流亡了。

“公子……北方三州的情况就是这个样子了。”清瘦男子一边吃着白彦递来的干馒头一边说道,看着他的模样,很是凄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