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伪君子 第195章 两篇范文

作者:南墙的那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09:35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祭祀大典之后,方唐镜自然就随着齐老夫子一起回到了县学。

齐老夫子是个治学很严谨的人,丁是丁,卯是卯。

虽然对方唐镜格外的欣赏,但是他对于方唐镜的学问还是要考较的。

所幸的是,方唐镜早有准备,恭恭敬敬地拿出了自己准备的两篇范文。

“学生这些日子虽然颠沛流离,却是一日不敢稍怠,每日里作文不缀,这是学生的两篇拙作,请老师指教。”

第一篇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语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担心自己死后名字不被人称道。

“好题目。”老夫子又想起了那日“皇恩小区奠基”植树时的情形,想起了凤凰台的典故。

此时看到方唐镜这个题目,越发坚信自己这个学生有宰相天下之志,又不由感慨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难得,难得。”

他只道方唐镜这些天奔波松江府,为了功名之事操碎了心,百忙之余仍不忘抽空读书作文,如此心性,尤其的难得。

不过呢,老夫子却对文章的内容并不抱多大的期望。

原因也很简单,以方唐镜前段时间的际遇,能抽出时间作文就已经很不错了,不能苛求太多。

老夫子甚至已经想好,只要他写得中规中矩,自己便打算大大的勉励一番。

方唐镜老脸微红,不算很难得吧,自己也仅仅是抄袭而已。

老夫子往下一看,顿时就有些怔住了。

“无后世之名,圣人之所忧也。”

这破题,不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了,总有些怪怪的,有点贬损的味道,老夫子从来没有想过,圣人会担心自己的身后之名?

不过不得不说,这题目破得,十分大气堂皇,隐隐有宗师风范。

再往下看:

夫一时之名,不必有也,后世之名,不可无也。故君子不求名,而又不得不疾此乎!

夫子若曰:好名者人之恒情也。故下士求名,人亦不得以为躁,但我恨其急一时之名,而非千秋,而非千秋万世之名耳。若君子则知所以审处于此。

以为一时之名,自我为之,而其权在人,苟我之聪明之力,注乎名未必有名,而常修已以为自立,高与下我将得而定之……

“啪!”齐老夫子重重一拍桌子。

好!好!

老夫子激动得有些不能自已,竟有些语无伦次起来,反复念叨道:

“解元文章,此解元文章也!”

“未必啊未必!”方唐镜脸上愈发的烧了起来,这篇文章他抄的乃是后世“复社”大才子陈子龙的文章。

陈子龙才气斐然,但是方唐镜还是记得很清楚,陈子龙最后虽然中了进士,但并没有中过解元。

所以说老夫子激动可以理解,但说是解元文章就有些让自己下不来台了。

自己可是专门挑选过的,选的两篇都是水准极高却并不显得太高不可攀的,跟自己现在的名声相符合的才是王道。

“先生过誉,学生愧不敢当……”这话方唐镜倒是说得真心实意,没有半点言不由衷。

老夫子也冷静了下来,自己有些失态了,对学生赞誉太过,有拔苗助长之嫌,实非好事!

好在方唐镜看起来不骄不躁,并没有得意之色,实是可造之材。

方唐镜当然不会有得意之色,夫子夸赞的又不是自己的文章,若真的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怕是要被夫子的唾沫当场淹没。

第二篇是《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语出自《论语.述而篇》,字面意思是:

“如果用我,就积极行动,如果不用,就藏起来,只有我与你才能这样啊。”

老夫子看了题目之后,微微一笑,这题目,有点意思。

题目很平平无奇,看起来难度也不大,实际上,这却是一道陷阱题。

先看破题: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老夫子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摇头晃脑地道:

“妙哉,此二句明破行藏,暗破惟我与尔。可谓是一剑封喉,正得我八股文章一掴一掌血之真意也。”

这就是题目的陷阱所在,明里是要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实际上真正要破的题却是“惟我与尔是有夫”这一句。

但是要破后一句却必须先破前两句,这类题目,往往是考官最爱截搭的类型,极是考校考生慧眼,十分阴险。

考场论高下,一篇文章的好坏高下,单单是破题就能占了四成。

接下来只要不出什么忌讳的文字,这篇文章妥妥就能入选了。

所以方唐镜这两句破题才能得到老夫子的高度评价。

当然,接下来的内容也是不能忽略的: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

虽然看起来并无奇峰突起之势,然而平淡之中却带着淡淡的殷殷相切之意,一时间如同高山流水,夫子竟一口气将整篇文章读完。

掩卷,然后闭目片刻,开卷,又从头到尾再看了一遍。

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老夫子才说道:“如此文章,你在乡试之时必不可写必不可写!”

连说了两句“必不可写”。

方唐镜一惊,莫非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这可是自己精心挑了半天才选出来的。

方唐镜忙问道:“为何?”

“老夫读书数十年,如此文章,连老夫都要细读两遍才能理解其中精义,若是乡试之时,考官学问稍一不如,又或倦怠,或粗疏,且遗珠必成定局也!”

呼!方唐镜长长舒了一口气,原来是装毙用边过猛,难怪老夫子有此担心。

不得不说,齐老夫子眼光十分毒辣,这篇文章方唐镜选的是清初八股名家韩菼的文章。

此人是康熙十二年的会元,状元。

一手八股文章端的是妙笔生花,皇帝曾发上谕嘉奖云:

“……所撰制义,清雅真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

但他在乡试的时候,文章就真真的被刷了下来,宝珠蒙尘。

也是天命不绝,当时的主考官徐乾学检查遗卷的时候才发现了他的文章,连读三遍,越看越觉得微言大义深不可测,顿时大为赏识,力排众议才取中的他。

所以齐老夫子也是连看了两遍,终于发出如此感慨。

不过方唐镜是毫不担心的,他只担心自己的文章能不能达到这篇文章一半的高度。

状元之材,自己若有一半的文采,中乡试应该不难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