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伪君子 第204章 纺车史话

作者:南墙的那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09:35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纺织,是华夏文明最早点亮的农耕文明科技树中最重要的其中一枝。

提到纺织,当然就不能不提起纺车。

在江南水乡随处可以见到这样一个画面:

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妇人坐在一个手摇的,簸箕大小的,木架子轱辘旁。

一手轻摇木轱辘的把手,将轱辘转得飞快。

另一只手拿着一个拇指大小,筷子长短的,搓卷好的棉花条子。

随着木轱辘的转动,从棉花条上抽离出来一条细线,这条细线不断地缠绕木轱辘上,这就是纺线。

而从木轱辘上纺出的线,则连接到一个转动的锭子上,渐渐地形成一个梭子状的线团,这就是纺锤。

一个纺锤缠满了线之后,又重新放上另一个锭子,接着纺出另一个纺锤。

有了纺锤,才能放到织布机上纵横交错的织出布匹。

这就是最普遍的家用纺车。

伴随着纺织一起出现的纺车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这从一些壁画和间接的记载里可以推测得出。

有史料明确可查的则是出现在扬雄的《方言》之中,当时把纺车称为“繀车”和“道轨”。

当然这些比较原始的纺车都属于“单绽纺车”,生产效率比较低下。

松江府作为全大明最发达的纺织基地,并不是自古就沿袭的。

这跟一个伟大的女性有关。

没错,这个女姓就是后世史书赞不绝口的“棉纺织革新家”——“黄道婆”。

大元元成宗元年(1295年),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村,童养媳出身的黄道婆,年刚过50。

这一年,她根据自己多年的织布经验,改革了织机的轧绵和弹绵工具,把用于纺麻的脚踏纺车改成“三锭棉纺车”。

同时,她还总结了一套纺纱和织布环节中的“错纱,配色,综线,挚花”配套技术。

可以说是对织布的全方位提高。

织布分为纺纱和织布两个环节,只要改造其中的一个,效率就会成几何极的提升。

“三锭棉纺车”的出现,使得纺纱的效率一下子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六倍(不是三倍)。

要不怎么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呢,有了这些软硬配套的技术,松江的纺织业迅速摆脱了落后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短短数年就成为全国的纺织中心,松江布行销全国,一举奠定了其不可动摇的纺织霸主地位。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近两百年时间。

这两百年来,纺织工艺还是沿用那一套,并没有半点进步。

这一直是方唐镜心里的一个谜团,两辈子的谜团。

因为据史书记载,在黄道婆之后,曾经又出现过一次纺织技术和器械的大飞跃。

而促使这次技术出现飞跃的,就是王祯王伯善。

王祯王伯善,元朝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

生于元朝大元元年(1271年),元代东平人。

曾任多地县令,写下了《农书》《造活字印书法》,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实干派农业家和发明家。

《农书》一书可以说是集汉唐宋以来集大成的农书,方方面面都有建树,这里且先不表。

而方唐镜认为,王祯最大的贡献在于大大提高了纺织的效率。

王祯王伯善先生的《农书》里确实记载有数十倍提高纺织效率的方法。

这就是他发明的“水转大纺车”。

前面说过,织布分为纺纱和织布两个环节,只要改造其中的一个,效率就会成几何极的提升。

为了说明其重要性,我们将历史上最著名的英国纺织革命拿来与之相比较。

1733年,英国人凯恩改造了织布的飞梭,使织布的效率提高了四倍。

但是相应的,纺纱的效率却跟不上了。

1764年,英国纺纱工人哈格里弗斯不小心踢倒了纺纱机。

他正要扶起来,却发现倒在地上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绽变成了直立。

这个时候,他突然灵光一闪,如果纺锤竖立时还可以转,那么如果并排竖立几个纺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很多根纱了呢?

经过一年的改进,他搞定了竖直纺锤的新式纺织机,工作效率提高了八倍,他用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纺织机”。

纺锤从一开始就是八个起步,之后不断改良,增加到三十二个,一百个,效率越来越高。

1769年,英国人又发明了卷轴纺纱机,用水力为动力,从此可以不用人力了。

而且纺出来的纱结实而有韧性,纺织行业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水力纺织机的出现,就是后世大多数人都熟知的,人类进入工业革命的标志性事件。

英国人凭借着先进的纺织技术领先西方列强近百年,这才积累了足够的国力奠定了其日后称霸世界的基础。

而当时的中国的纺纱,家庭采用的还是手摇的纺车,十小时才能纺出四两纱。

而作纺里采用的“三锭棉纺车”,十小时也只能纺出一斤半纱。

而当时中国的织布,即便是最熟练的工人,一天也只能织出长10码左右,宽仅一码的布匹。

也就是现在方唐镜所处的时代的通行纺织法,生产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记得上一世的时候,方唐镜和同学们看到这里,都觉得英国人牛得一匹。

后来选修了明史专业之后,知识渐长,这才从史料中得知:

第一台大型水力纺织机,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

中国人在元代时,早英国人四百年左右就发明了水力大纺机。

这种机器已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机器必备的所有条件:发动机,水轮,传动机构和工具机。

王祯在《农书》里专门记载了这种由他不知是改良还是发明的“水转大纺车”。

有三十二个纺锤,每车之产量达到了十斤,比珍妮纺织机刚开始时的八个纺锤先进多了。

这种机器曾经在中原地区推广过,《农书》原文说:

“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住多所置之。”

按后人所著的《中英水力纺纱机形制的比较研究》一书所说。

英国人最后发明的水力纺纱机,是在对中国人的水制纺纱机吸收改良之后弄出来的。

后世的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有记载《农书》里的“水转大纺车”。

1735年出版的村赫德的《中华帝国通志》又转载了这项历史。

18世纪中叶前,传教士将水转大纺车介绍到了西欧。

英国人改良的水利纺机从中吸收了大量创作灵感。

增加了许多专门适用于棉纤维的拉伸杆,极大提高了产能。

种种证据确凿,说明中华文明早在元朝就有了水力纺织机,且还是大规模应用。

怎么到了明朝,反而销声匿迹了,实是奇哉怪也!

方唐镜上次去松江府,第一件事就是专门去找这本《王祯农书》。

这本书也并不是很生僻,才走了三个书店就找到了。

方唐镜还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农书,店家见书不少,还送了一个旧包袱包裹书籍。

这才有当时进“快哉风雅集”夹着的破布包。

“水转大纺车”乃是王祯的得意之作,书里是实实在在记录有这种的图谱的。

这就更让方唐镜不解了。

按理说科技树一经点亮就再不会熄灭才对,尤其是这种事涉重大民生的高效率农器,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神器一般的存在,更不可能失传啊?

莫非所有人都是猪?

这似乎也不大可能啊!

所以方唐镜拿出《农书》指出“水力大纺车”的时候,是颇为踌躇满志的。

在他想来,这纺织神器即将从自己手里复制出来,心情好得不要不要的。

延续了两百年的断代技术被自己接上,怎么的也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了吧?

完全没有料到竟是被人喷了一身这个结果。

还有,什么叫“又一个徐老三,很傻很败家……”。

方唐镜打了一个激灵。

难道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