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华诞,钜惠全城!”
“江南士子恭祝全国人民春节快乐!”
“热烈庆祝大明111年华诞!万寿无疆!”
“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赴京士子恭祝国朝111年国庆,普天同庆,牢记先皇先辈功绩,中兴大明!”
成化十五年的春节,比以往时候都来得早一些。
大明111年的国庆,也比以往时候都来得早一些。
大明并没有国庆节一说,但这并不重要,方唐镜可以让他有啊!
没有节日也可以创造节日,君不见后世的节日名目繁多么,什么“光棍节”“剁手节”“三八节”“黄金周”,凡此种种,都是人造出来的嘛,只要能有利于商品流进千家万户,多造几个节有利无害。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时刻,当然是商家打折促销,商品大行其道的时刻。
江南商业街为此专门举办为期十天的让利大优惠活动。
各种摸奖,综艺,文艺演出,小品昆剧可谓是应有尽有。
满城贴出了喜庆的标语,无数小盆友领了糖果,四下里蹦蹦跳跳的唱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整个北京城里如同喝醉了一般,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从官员到百姓,人人脸上挂着喜气,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春节。
为害多年的东厂除掉了,无数东厂番子被抄家砍头,所得的不义之财全部用于兴办“求知学堂”,这是吾皇奋起,中兴之兆也!
与此同声呼应的是,大批传奉官被罢黜,罢黜得最多的就是方士僧道之流,而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得以保留,这就更证实了皇上已经重新振作,大明是真的要中兴了。
“强国必先强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整个北京城,一下子就多出了五百多座“求知学堂”。
且官府规定,凡十四岁以下孩童一律需要上学,学费由官府承担,每日有一顿中午餐。
凡适龄儿童有隐藏匿不报的家族,父母有一人要受罚一年劳役。
一时之间,北京城里的适龄儿童入学律达到了九成九。
只是这“求知学堂”的教材有点怪。
这些大内与礼部合办的“求知学堂”,所用的教材分为语数两种。
语指语文,除了普通的《三字经》《千字文》外,还多了一本图文版的《幼学琼林》。
这本《幼学琼林》可谓是百科全书,天文地理,家庭饮食,花鸟虫兽无所不包,且是以介绍常用词成语及掌故为主,很是有趣,语言朗朗上口,易学易记。
数指数学,这就有些离经叛道了,不过咱们的老祖宗自古就有九章,大衍,素问等等算经,并且算数也是很实用的谋生手段,若是读书不成,凭着算术功底找一份工作谋生倒也多了几分把握。
因为这两份多出来的教材,经过礼部和司礼监再三磋商,最终也是成了统一的标准教材。
据说这两份教材,很是有传奇故事在其中。
一开始并没有这本《幼学琼林》,只有另一本《小学数学》。
这本《小学数学》一出,据说便遭到了礼部的大力反对,认为是不务正业,使小孩子分心,反耽误了学业云云。
于是这部书的作者方唐镜不知怎的就说服了圣上,奉旨到礼部“论道”。
结果双方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当然,这个“大打出手”乃是指学术上的激烈冲突。
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礼部从户部请来了三十位算术高手,与毛都没长齐的方唐镜一决高下。
对决的方式也很简单粗暴,方唐镜一人面对礼部和户部的三十位算术高手,大家互相出题互难。
这一战,惊动了京城几乎所有的算学大家,翰林院更是倾巢出动,全程观战。
方唐镜的名声自不必说,十七岁的南直隶神童,最具含金量的解元。
而户部三十名算部高手个个成名少的十余载,多者三十余载,经验丰富,理论等身。
人人皆以为方唐镜会输得很惨,毕竟术业有专精,文章做得好不等于数学好。
就算对方唐镜再有信心的人,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四六开。
方唐镜占四成赢面,礼部户部占六成。
众人看着年轻得过份的方唐镜,心里都想着,只要方唐镜输得不那么难看便算是胜利!
过程却让人大跌眼镜。
方唐镜这位年仅十八的少年郎以一敌三十,只用了一柱香的时间,就轻松地打得所有人满地找牙。
没办法,众人出的题目他不假思索就得出了答案,而他出的题目,没有一人能答得上。
计算环节,三十个算术高手三十把算盘打得劈里啪啦震天响,看得人心驰神往目眩神摇。
然并卵,毫无用处。
方唐镜只用了一张纸一支笔,不到三十个弹指,就将一道“从一加到十万”的题目算了出来。
而与此相应的,那三十人足足算了两个时辰,每个人手都打到抽筋,口吐白沫。
这就是差距!
服不服?
不服么?来来来,再算一道“一加到一百万”的题目。
生恐自己暴毙而亡的算数高手们,只能无奈地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不得不承认数学之意义重大,从小抓起实是很有必要。
方唐镜此举,很是让在京举子无语,大家拼死拼活刷名望,结果方解元棋高一着,随便编了一本《小学数学》,便名满京城,这让人情何以堪?
但是接下来方唐镜放出消息来,就让所有人都激动了。
邀请有真才实学之人共编语文开蒙教材,《幼学琼林》。
约稿三百篇,所有人均可写稿投书,优秀者可编入《幼学琼林》。
且会付给作者丰厚之稿酬。
不是那种一次性的,而是每印一版便会付给一笔稿资。
方唐镜自己先以图文形式作了”立雪程门”“孟母三迁”“围魏救赵”等等小故事作为示范,以免众人太过天马行空。
当然,方唐镜还是充分发挥了“指点江山,事后不管”的甩手掌柜作风。
拜访了李东阳之后,便将自己的创意合盘托出。
然后将此事和一万两经费交给李东阳便施施然走了。
李东阳作为翰林院里闲得蛋痛的老板凳,自然是乐得不要不要地接过了这个得名又得人望的美事。
很快,无数稿件便潮水般涌了过来,李东阳手下文友众多,人称京师文坛盟主,这些活计自然不在话下,很快便编出了这本《幼学琼林》。
有了翰林院的背书,这本教材毫无阻碍地通过了所有审查,成为语文指定教材。
而李东阳也因此事得到广泛的赞誉,再一次引起了圣上的注意。
为表彰其教化之功,于年前将之提了一级,当上了“东官侍讲学士”。
愕然之余的李东阳顿时内牛满面,苦熬十五年,养望了十五年,却敌不过一本蒙学教材。
要知道,李东阳可是成化元年的进士,在翰林院足足坐了十五年冷板凳,终于进入了储相的快车道。
当然,自此李东阳便内心里十分感激方唐镜。
这是一个胜利祥和的新年,成化皇帝有了大笔的现银,很是开心,加之下面文武百官人人狂拍马屁,一时之间,中兴之主,贤君明主等等荣誉称号接踵而至。
就是连百姓也是自发地在过年这天一批批到来到宫外跪拜,恭祝皇帝长命百岁,江山永固,天下太平,海清河晏,五谷丰登,人丁兴旺……
简直把成化当成了天下的神下凡,百求百灵的那种啊!
成化皇帝哪里享受过如此待遇,自然是乐得不要不要的,大派红包。
结果从初一到十五上元节,十五天时间就整整派发了六万红包。
头一次与民同乐,虽然很是有些肉痛,却也是典型的痛并快乐着。
上元节这天,汪芷与方唐镜两人便装走在热闹无比的街上。
“真正的盛世,便是如此吧?”汪芷拉着方唐镜的手,如一只快乐的小鸟。
方唐镜拉着汪芷的小手,心里有点毛毛的,忙微笑道:“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