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混账 第346章 读书人的事

作者:晏七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6:12:58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李恽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文盲的问题。前世的时候李恽从来都没想过这个,哪怕是生在大西南的山区,李恽也没有想过大部分人不识字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因为那个时代的领导层,为了普及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九年义务教育这些,包括简化字这些都是为了让人们快速的记住这些字,并且能快速的书写。

这就帮助了大量的人脱离了文盲这个范畴,哪怕是农村那些七八十岁的人都是能识得几个字的。而在李恽成长的那个年代,文盲率已经很低了,九年义务教育没走完的都算是文盲的话,整个国家的文盲也不过是占比百分之几的人群。大量的经受过各个层级教育的人,仅仅花了几十年的时间就把一个国家给建设成了‘大流氓’。

国家对于教育是强制性的,立了法的,而且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了,那个时代的国家更注重理工科一些,文科生却是狗屎不如的,狗屎还能肥田呢。

但是这个时代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书属于他妈的圣人之言,不可轻传!李恽对此很是不屑一顾,说的好像谁稀罕一样,但是自己偏偏还是个文科生,弄不出理科生的三酸两碱那些,只能将就这些学说,起码可以先解决识字的问题。因为就算是这样,这些读过书的人,哪怕是识得几个字的,也比那些纯粹的文盲要好上太多。

举个简单的例子,李恽教这些外祖送过来的人,从头到尾花了七八天时间,就这李恽都还嫌多了。可是这些人在最后结业测试的时候却是每个人都能上手做事了,而且都还做的不差。但是同样是汉人,三州送来的那些做工的人又是另外一个样了。先是造船厂里被李恽强行给韩宁塞过去了近万人,可是就是李恽给的任务如此的多和紧急,韩宁还是给剔除了一半以上的人。就是因为这些人做简单的流水线都做不来,更不要说做其他的了。

这些人做不得工,李恽也只能派发给常时,但是常时也是说了的,哪怕是种地也是要有脑子才行的,这些人过去多半也就只能是个纯粹的力巴。好在李恽现在弄的有耕地和盐场,不至于让这些人缺了这口吃的,换个人领着的话,就只能像李恽来之前的那样,又穷又饿且不得翻身。

后世常见的一条标语是要想富先修路,但是那是在基础教育已经完成了的情况下,才会提出这样的口号。目前的李恽是不适合喊这样的口号的,只能是先读书,但凡是识得几个字也不至于穷成这幅逼样。

好在那些被发配过来的夫子,在经过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已经很像是个人了。现在在学堂里授课的时候,虽然教授的依然是李恽十分不喜的那些所谓圣人学说,但是至少他们至少是在认真的教授了。

见到这些人这么乖,李恽也不好再去找由头收拾他们,文科生就是这样的,滑里滑头的。但是不捣乱,帮帮忙还是可以的嘛,比如说给弄些书出来。

印刷术不是什么天顶星科技,这个时代就有的,对,唐朝也是有印刷术的。只是不是活字印刷,而是雕版印刷。就是一整个版面全部雕刻在一张木板上,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一下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纸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一页一页印好以后,装订成册,一本书也就印刷成功了。

这种印刷的方式也是能用,但是不方便。你要是雕个论语也就一万来字,刻板也就刻个三四十板也就够用了。但是你要是印个史记呢,五十多万字,光是雕版你都的雕到什么时候去了。所以还是得升级一下,用活字印刷术。

中国古代用的活字是宋代毕昇弄出来的泥活字,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李恽比对过后,也比较认可这种方式,随即决定就采用这种印刷方式了。说干就干,李恽当即找来了黄升和韩宁一起,反正现在船厂有巫继承盯着的,韩宁也很是清闲,这让李恽十分的忌妒,本大爷都这么忙你还敢这么闲,不给你添点堵怎么对得起你呢?

首先是找土,必须是那种很细的黏土,做成许多方块,刻上反字,一字一枚。然后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再按字韵顺序排列在专用的盒子里。排印时把一个个活字捡排在铁框里,铁框的底部撒上松香、蜂蜡、纸灰等带有黏合性的混合物,将排好字的铁框拿到火上加热、压平。待冷却凝固后,框中的活字既平整又坚固,就成为版型,涂上墨就能印刷。

至于排序这种事李恽是做不来的,吩咐黄升去找来了李义府,让他来弄。结果人家李义府很是不屑,堂堂一个王爷,都睡了这么多婆姨的人了,还撒尿和泥玩······

但是在李恽的淫威下,李义府还是照办了,按这个时代发音的大致字韵顺序给手写一份文字出来,让李恽等人到时候按这个顺序排列就好。然后就想离开的李义府的却是被李恽叫住了,逼着这厮看着李恽烧窑,看着这些字出炉,然后李恽当着李义府的面,刷上墨水给印了一张纸出来。

李义府的脑袋何等的聪明,当即就明白了这个东西的妙用,替下了李恽和韩宁黄升一起动手,结果仅仅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弄出来了七八本论语,这还是在有些字没有现成的需要现烧的情况下完成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