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非遗 第33章 中国兵法

作者:ws木头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5 21:01:15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作者:ws木头人,

中国兵法是传统战略几千年来军事实践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和兵家群体智慧的结晶。

中国兵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代军事思想的主体和精华,也是人类社会璀璨的文化瑰宝。

自古以来,被称为战略传统文化的中国兵法,源自于几千年来军事实践经验的结果和祖先们智慧文明创举的结晶,是时代精华和整个华夏民族的瑰宝,对于军事斗争战略指导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中国兵法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源自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华传统文化对军事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上长期以来以农耕经济社会结构的特点出现,形成了安土重迁、追求稳定的文化心理和热爱和平、内向持重的民族性格。

历史上谋求分化中华民族统一的君王数不胜数,从最初的轩、辕大帝起义、平息内乱、抗击外敌、邻国侵犯、到逐步统一。

战争次数之频繁、规模之巨大,斗争之激烈、形式之多样,正因这样的环境及特性造就了中国第一部兵法论《孙子兵法》的诞生,此书不仅融入了兵法的精髓,还成为后世传统战略形成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

同时,中国古代兵家又将这些经验教训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国传统战略思想。

中国传统战略是在几千年来军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兵家正确地反映了战争运动的知识和实践运作方面的经验,曾对各个时期的军事实践起过重要指导作用,事已至今战略家的大智慧,仍然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力量。

历代以来,中国兵法书籍更是数不胜数,随着历史长河的渊源流长和不断进展,一些兵法也随着历史的沉淀消失殆尽,一些经典的兵法名著精髓书籍被保存下来。

其中最著名的三十部兵书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三十六计》、《黄石公三略》、《诸葛亮兵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曾胡治兵语录》、《将苑》、《登坛必究》、《兵经》、《投笔肤谈》、《乾坤大略》、《守城录》、《兵垒》、《百战奇略》、《草庐经略》、《神机制敌太白阴经》、《李卫公问对》、《兵事要略》、《武经总要》、《何博士备论》、《十七史百将传》等。

这些兵书涵盖了古代军事理论的方方面面,从战争观念、治军原则、战略原理到作战指导等内容都有详尽的阐述,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被誉为古代的十大兵书。

《孙子兵法》更是被誉为“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在世界军事理论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接下来让我们认识一下十部流传千古的十大兵书以及兵法的相关内容:

1、《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和《孙武兵法》,由孙武撰。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

汉代版《孙子兵法》竹简1972年出土于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孙子兵法》迄今为止是现存最早的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

凡十三篇,每篇皆以“孙子曰”开头,按专题论说,有中心,有层次,逻辑严谨,语言简练,文风质朴,善用排比铺陈叙说,比喻生动具体。

例如写军队的行动:“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既贴切又形象,且音韵铿锵,气势不凡,故刘勰称“孙武兵经,辞如珠玉”(《文心雕龙·程器》)。

想来以作战的缜密思维为文章谋篇布局,对孙武而言如烹小鲜矣。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军事理论,把政治作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归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举凡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作战之布署,敌情之研判等,无不详加说明,巨细靡遗,周严完备,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二千多年来一直被视为兵家之经典,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对《孙子兵法》推崇备至,而孙子所主张的智、信、仁、勇、严则成为中国军人的“武德”。

《孙子兵法》迄今最早的传世本为1972年山东银雀山出土的汉墓竹书《孙子兵法》,惜为残简,不能窥其全貌,经汉简专家整理小组整理,于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现存最早的刻本为南宋孝宗、光宗年间的《十一家注孙子》本;又有《武经七书》本《孙子》,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印。

其注本以曹操注最早,《平津馆丛书》所收影宋本《孙吴司马法》中有《魏武帝孙子》。

此后注家颇多,如清孙星衍的《孙子十家注》、朱墉的《武经七书·汇解》、夏振翼的《武经体注大全会解·孙子》,近人杨炳安的《孙子会笺》,今人吴九龙的《孙子校释》、吴如嵩的《孙子兵法新论》等。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现存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家经典,诞生已有2500年历史,历代军事都对其有所研究。

李世民曾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兵法是谋略,谋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战略、大智慧。

如今,《孙子兵法》已经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孙膑兵法》,战国时期孙膑创作的中国军事著作。《孙膑兵法》为研究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据史料记载:庞涓辅佐魏惠王,做了将军,暗中派人请孙膑到了魏国,但见了孙膑又嫉妒他的才能在自己之上,后来陷害孙膑,给他用了膑刑,即去掉膝盖骨的残忍肉刑,所以后来人叫他孙膑。

在友人的帮助下,孙膑最后逃离魏国,到了齐国,被齐威王重用,做了齐国将军田忌的军师,设奇计大败魏军,并射死庞涓。

后来,田忌被邹忌排挤,流亡到楚国,孙膑大概也随他而去,所以汉人王符说“孙膑修能于楚”。在战国的兵家中,孙膑是以“贵势”即讲求机变而著称的,他和吴起都是当时著名的军事家。

最早明确记载孙膑有兵法的是《史记》,《汉书·艺文志》把它与《吴孙子兵法》并列,著录《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

据考证,《孙膑兵法》的散失大概在唐代以前,因《魏武帝注孙子》提到了“孙膑曰:兵恐不投之于死地也”,唐朝赵蕤《长短经》卷九也提到过“孙膑曰:兵恐不可救”,杜佑所著《通典》卷一四九有“孙膑曰:用骑有十利”一段,但从《隋书·经籍志》以后就不见记载了。

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竹简本的《孙膑兵法》,这使失传已久的古书得以重见天日。

竹简本《孙膑兵法》经过认真整理,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可以确定属于《齐孙子》的十五篇,包括《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和《陈忌问垒》等;下编是还不能确定属于《齐孙子》的论兵之作,竹简本篇数大大少于《艺文志》著录本,也不是完善的版本。

3、《吴子兵法》,又叫《吴起兵法》,它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由战国名将吴起著,是反映古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他在书中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主张在军队实行“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

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士卒掌握各种作战本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强调“简募良材”,根据士卒体力、技能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分工和编组,实现军队的优化组合。

要求统军将领“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五慎”条件,掌握气机、地机、事机、力机四个关键的因素。

《吴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为《武经七书》之一战国末年即已流传。

《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

《吴子》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著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时,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它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

《吴子》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续古逸丛书》影宋本,下同),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

认为“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强调军队、国家要和睦。所谓“武备”,就是“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必须“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它把战争区分为义兵、强兵、刚兵、暴兵、逆兵等不同性质,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

它主张兵不在多,“以治为胜”。治,就是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投之所往,天下莫当。”要求选募良材、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作为军队的骨干,并“加其爵列”、“厚其父母妻子”;对士卒的使用要因人而异,使“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以发挥各自的特长。

按照同乡同里编组,同什同伍互相联保,以对部众严加控制;采取“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的教战方法,严格训练;明法审令,使“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

将领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恤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士心,使其“乐战”、“乐死”;要“任贤使能”,选拔文武兼备、刚柔并用、能“率下安众、怖敌决疑”的人为将。

它强调料敌用兵,因情击敌。针对齐、秦、楚、燕、韩、赵六国的政治、地理、民情、军队、阵势等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战法。

对齐作战,“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对秦作战,先示之以利,待其士卒失去控制时,再“乘乖猎散,设伏投机”。

与楚作战,则“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疲而劳之,勿与争战”。

同燕作战,则“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和“谨我车骑必避之路”。

与韩、赵作战时,则“阻阵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

它还强调“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指出有八种情况,不需再卜问吉凶,即可向敌进击,在十三种情况下要“急击勿疑”,旨在乘隙蹈瑕,不失战机。

又列举了不需占卜即可决定不与敌作战的六种情况,要“避之勿疑”。

并进一步指出“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它还注重“应变”,提出击强、击众、谷战、水战、围城等具体战法,它最早对养马和骑战做了专门的论述。

《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现有日、英、法、俄等译本流传。

4、《六韬》,旧题姜望(太公)撰,今传本凡六十篇,近二万字,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卷。

此书具有百科全书性质,其《文韬》讲论治国图强之道,《武韬》阐述伐灭强敌、夺取天下的韬略,《龙韬》详陈军队治理、军事行动部署及综合保障,《虎韬》叙说武器装备及战法,《豹韬》归纳各类战场环境下的战术实施,《犬韬》则言及车、骑、步诸兵种之协同。

先秦兵事攸关,几乎全部涉及。《六韬》的内容至迟在汉代已广为流传,其书东汉起尤被视作兵权奇计,为王侯将相所重。北宋神宗年间,朝廷将其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等一并列入《武经七书》,自此被奉为武学圣典,为兵家所必读,今本《六韬》即由此而来。

故宋明以降,屡经刊刻,注家蜂起,研习阐微发明之作多见于世。及至晚清,传统兵学日渐衰微,《六韬》也随之受到冷落,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复为世人所重。尔后40年来,一批包含《六韬》在内的《武经七书》影印、校释、注解、今译、外译之作纷纷出版,其中也不乏《六韬》单行本,这部兵书乃成为世人所熟知的传统文化经典。

该书据说是由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

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曾有著录曰:“《太公》237篇,其中《谋》81篇,《言》71篇,《兵》85篇。”班固注“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

《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共六十一篇,近二万字。

卷一

《文韬》:内分《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傅》、《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十二篇。

主要论述作战前如何充实国家的实力,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作好战争准备,如对内先要富国强民,对人民进行教育训练,使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对外要掌握敌方的情况,注意保守自己的秘密,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卷二

《武韬》:内分《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五篇,有的版本把“《兵道》”列于《三疑》前。

这一卷主要论述取得政权及对敌斗争的策略,强调在作战前必须先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进行比较,以己之长克敌之短,才能制胜。

卷三

《龙韬》:内分《王翼》、《论将》、《选将》、《主将》、《将威》、《励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十三篇。

主要论述军事指挥和兵力部署的艺术,指出在战争中要调动对方,选择将帅、严明纪律,然后确定如何发号令、通信息,还指出要注意天时地利、武器装备和物质供应等。

卷四

《虎韬》:内分《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道》、《略地》、《火战》、《垒虚》十二篇。

主要论述在宽阔地区作战中的战术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卷五

《豹韬》:内分《林战》、《突战》、《帮强》、《敌武》、《山兵》、《泽兵》、《少众》、《分险》八篇。

主要论述在各种特殊的地形作战中的战术及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卷六

《犬韬》:内分《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骑》、《战车》、《战步》等十篇。

主要论述教练与编选士卒以及各种兵种如何配合作战,以发挥军队效能等问题。

5、《尉缭子》,是战国尉缭撰兵书,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尉缭子》是中国古代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此书的前身即《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兵形势”《尉缭》31篇。

在尉缭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均在魏国担任国尉一职,尉缭亦在秦国担任国尉一职,《尉缭子》一书并非尉缭一人所著,而是在尉缭太爷开始,经四代人努力才完成的。

《尉缭子》反对迷信鬼神,主张依靠人的智慧,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它对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

在战略、战术上,它主张不打无把握之仗,反对消极防御,主张使用权谋,争取主动,明察敌情,集中兵力,出敌不意,出奇制胜。这些观点即使在仍有值得参考的价值。

《尉缭子》是战国晚期论述军事、政治的一部著作,共五卷二十四篇,南宋刻行的《武经七书》本最早。

《汉书·艺文志》杂家收录了《尉缭子》二十九篇,唐朝初年的《群书治要》中节录了《尉缭子》四篇。

1972年,山东临沂的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也有和《尉缭子》相符的竹简书六篇。从这几篇的情况来看,流传版本的文字有很多删节和讹误,篇名常和竹书不合,但基本上没有后人增加的内容。

《尉缭子》反对军事上相信“天官时日、阴阳向背”的迷信观念,强调政治、经济对军事的决定性作用,其理论水平很高。后半部《重刑令》以下十二篇,对研究战国时代的军法颇有帮助,所以有人把此书作为兵书来看待研究。

《尉缭子》的思想大体上接近法家,反对孔孟的亲亲原则,主张用严刑峻法治国和治军,某些思想显得非常残暴,全文处处可见“诛杀”这样的词汇,并且大力倡连坐保甲制度。

尉缭非常推崇德、仁义,提出“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事必有本,故王者伐暴乱,本仁义焉”,告诫君主“杂学不为通儒”,言外之意他的理论才是最有用的理论。

6、《司马法》,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先秦时期军事著作,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

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

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

(见苟悦《申鉴·时事篇》)司马迁称道《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见《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司马法》共一百五十五卷。

自东汉以后,马融、郑玄、曹操等人的著作中,都曾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据以考证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军制。晋唐之间,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立说的根据。

可见《司马法》当时仍具有军事权威著作的声誉,元丰中(公元1078-1085年)把《司马法》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武学,定为将校必读之书,其重视程度,也不减晋唐,岂止清代仍作为科举必考题目。

《司马法》,是重要的先秦时期军事著作之一,据唐朝李靖所说,《司马法》本出自姜太公之手,商周秦汉的大司马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国防部长,司马法从字面上解释就是国防部颁发的作战条例,而姜太公曾担任周文王的大司马,故有周之司马法出自姜太公之说。

而后世司马穰苴所写兵书名为《司马穰苴书》,并非《司马法》。

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法》所从来尚矣,太公、孙、吴、王子(成父)能绍而明之”。

由此可见,《司马法》并非一人所撰,周朝开国之初的《司马法》是由姜太公所撰,姜太公死后,又有数人重新编撰,成为人们所熟知的《司马法》。

《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还要古老。它保存着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有浓郁的贵族色彩,如“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此书讲军礼的地方甚至超过兵法的部分,典型的三代兵法的化石。

《司马法》流传已两千多年,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司马法》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亡佚很多,现仅残存五篇。

但就在这残存的五篇中,也还记载着从殷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古代作战原则和方法,对我们研究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7、《太白阴经》,全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国古代重要兵书。

《太白阴经》是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候李筌撰,李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共10卷,现存《墨海金壶》、平津馆影宋抄本等。

该书内容较为丰富,它强调战争胜败决定于人谋而不靠阴阳鬼神。士兵之勇怯取决于刑赏,战争的胜利取决于君主的“仁义”以及国家的富强。

在论述将帅用兵时,指出要考虑从政治上制胜敌人,团结内部,预有谋划,选拔各种人材,要利用地形,创造主动有利的态势。

对军仪典礼、各类攻防战具、驻防行军等各项准备事宜、战阵队形、公文程式和人马医护、物象观测等,也分别作了具体论述。

这些内容,基本上是综合前代兵书典籍及有关著作写成,且有所阐发,其中存录了不少有价值的军事资料。

因此,杜佑《通典·兵典》取该书内容颇多,亦为后世兵家所重。书中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风角杂占、奇门遁甲等则有不科学的内容。

《太白阴经》是一本为将帅增益心智、启迪韬略的兵书。成书于社会剧烈动荡的中唐时期,具有总结“安史之乱”作战经验的性质。

作者借“释古”指斥时弊,强调了人在战争中的作用,并进行了富有逻辑的论证,阐述了有关治军和战争指导等个性鲜明的军事见解。  

本书为该兵书的中英文对照读本,且只选取了原著十卷中的三卷内容。有原文,也有今译。帮助读者更容易读懂原著。 

8、《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四年于景德元年(1004)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

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均州参军等职,该书现存明嘉靖刊本及清《四库全书》等刊刻本。

《虎钤经》是中国宋代著名兵书。“虎”为“虎符”,即“兵符”,“钤”即“锁钥”,《虎钤经》即为开启兵符锁钥之书,掌兵权者应备之经,许洞撰,共二十卷、二百一十论。

该书始撰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完成于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现存有明嘉靖刊本及清《四库全书》等刊刻本。

《虎钤经》吸收了《孙子》和《太白阴经》的精华,使之更加通俗易懂,根据天时人事的变化加以推衍,既祖述古人,又有作者的见解。

其中奇谋诡道,凡适于兵家需要,就广为搜罗,不受“六经”的束缚。该书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

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首先强调人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将帅应“观彼动静”而灵活用兵,做到“以虚、含、变应敌”。

他指出,尽管天时有吉凶,地形有险易,战势有利害,如能吉中见凶,凶中见吉,易中见险,险中见易,利中见害,害中见利,就能用兵尽其变。

他还认为,战争要以“粮为本,谋略为器”。谋略的运用必须在一定物质基础之上,而谋略的运用本身就包括对军用的谋划等广泛的内容:欲谋用兵,先谋安民,欲谋攻敌,先谋通粮,欲谋疏阵,先谋地利;欲谋胜敌,先谋人和,欲谋守据,先谋储蓄,欲谋强兵,先谋赏罚等。

在作战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善于“夺恃”,包括夺气、夺隘、夺勇等,即创造压倒敌人的有利条件,要善于“袭虚”,即以佯动等手段,造成敌人的错觉,使敌人失去主动,从而保证自己能主动采取行动。

要善于“任势”,乘敌懈怠攻击,乘敌不意攻击,乘势扩张战果等。

许洞还主张要善于逆用战法,不要把兵法原则看成僵死的教条,这样才能收到出其不意之效,该书前五卷理论性较强,以后各卷均为具体战法和古代行军作战的事宜,还包括天文、历法、记时及方位识别等知识,都是其他兵书所罕见的。

书中还记载了“六壬遁甲”、“风云气候”、“星辰日月”等迷信的东西,作者虽然也认为这些“远于人事”,但世有流传,也“不敢遗漏”,这是不足取的。

9、《纪效新书》,纪效新书是明代戚继光的军事著作,属于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据史料《戚少保年谱耆编》记载:“嘉靖三十九年,……春正月,创鸳鸯阵,著《纪效新书》。”该书写成于戚继光调任浙江抗倭的第六年即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

他在《自序》中说:“数年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下学者何由以措。

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先后次第之,各为一卷,以海诸三军俾习焉。

顾苦于缮写之难也,爱授粹人,客为题曰《纪效新书》,原本十八卷。

具体篇目如下:卷首包括“任临观请创立兵营公移”、“新任台金严请任事公移”、“纪效或问”三篇。

正文分:束伍篇第一、耳目篇第二、手足篇第三、手足篇第四、手足篇马附第五、比较篇第六、营阵篇第七、行营篇第八、野营篇第九、实战篇第十、胆气篇第十一、舟师篇第十二、守哨篇第十三、练将篇第十四,共十四篇十四卷。

十四卷本是戚继光晚年的手校本,吸收了《练兵实纪》的精华,补充了新的内容,值得重视。

另外,戚继光被调广州镇粤时,曾“复取《纪效新书》雠校,梓于军中。”(《戚少保年谱耆编》卷十二“孝思词祝文”)此本共十四卷。不仅卷数与十八卷本不同,而且篇目和内容也有差异。

卷前有明王世贞《戚将军纪效新书序》和与《练兵实纪·凡例》大致相同的“教习次第”。

《纪效新书》:(总序中的“公移”紧密结合东南沿海的地形、我情与倭情,论述了练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练兵理论和计划。

《纪效或问》则对重要问题,尤其是最急需解决的事情进行申明和论辨,以防疑惑不解,他自注说:“柬伍既有成法,必信于众,则令可申。

苟一字之种疑,则百法之是废,故历述所急与可辨者,为或问以明之。”正文十八卷详细而又具体地讲述了兵员的选拔和编伍、水陆训练、作战和阵图、各种律令和赏罚规定、诸种军械兵器及火药的制造和使用、烽堠报警和旗语信号等建军作战的各个方面,并有大量形象逼真的兵器、旗帜、阵法、习艺姿势等插图。

书中还详细记述了戚继光发明的鸳鸯阵,即一种以牌为前导,筅与长枪,长枪与短兵互防互救,双双成对的阵法。以及鸳鸯阵的变体“三才阵”,该阵法组成人数更少,用于冲锋时追歼敌军。

10、《练兵实纪》,是专门论述练兵的古代兵书,作者:明朝戚继光(见“纪效新书”)撰,成书于明隆庆五年(1571),现存于世的较早的版本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邢玠刻本和明天启二年(1622)刻本。

清以后版本较多,如清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均有刊本、光绪乙未年(1895)上海醉经楼石印本、京都琉璃厂活字本、《墨海金壶》本、《守山阁》本、《瓶华书屋》本、《四库全书》本、《三书宝鉴》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国民军事丛书》本等,加上与《纪效新书》合刊本,计达30余种。

戚继光不仅身经百战,有丰富的带兵作战经验,而且具有较高的军事理论修养。该书是他在蓟州期间,研究古代兵法与练兵的实践经验相结合的结晶。

《练兵实纪》分正集9卷,杂集6卷。正集卷1、《练伍法》,计43条,主要论述步、骑、车、炮、辎各兵种的队列训练。

卷2、《练胆气》,计43条,分别对将、卒进行爱兵、报国、遵纪、苦练、听令和勇敢等方面的教育。

卷3、《练耳目》,计16条,主要讲如何训练士卒辨别并掌握金鼓旗帜等各种指挥信号。

卷4《练手足》,计20条,主要论述士卒的单兵攻防训练,使之适应实战的要求。

卷5、至卷8、均为《练营阵》合计95条,分别阐述了营阵操练中有关场操、行营、野营、战约4个部分的内容。

卷9、《练将》共计26条,杂集卷1、卷2、《储将通论上、下》(有的版本作《储练通论》)。

卷3、《将官到任宝鉴》、卷4、《登坛口授》主要论述军官的训练和储备。

卷5、《军器制解》重点论述研制、改进火器的使用和维护,卷6《车步骑营阵解》主要讲车、步、骑、炮、辎各兵种的协同战术。

全书共约10万字,附各种阵形、旌旗号牌式样及各种器械或徒手武术套路等的插图约60幅。其中《登坛口授》为戚继光讲授,由东、西路副总兵官胡守仁、李超辑录而成。

该书特点与《纪效新书》一样,唯求实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继光初到(蓟)镇,疏有云:‘美观则不实用,实用则不美观。’此书标曰‘实纪’,征实用也。”

清钱熙祚《墨海金壶·练兵实纪跋》说:该书“与《纪效新书》同异参半。盖倭寇乌合之众,得其节制,易于歼除;备边则劲敌当前,非百倍精严,未易言守。事情既别,方略亦殊,故言之尤详且慎。”

由此可见,该书主要是针对北方山地防务,在《纪效新书》的基础上所制定的练兵练将及用兵作战的方略。如该书强调积极防御的战略认为,面对蒙古贵族骑兵的骚扰,须“有战之势,而后可期固守之安”。

(《登坛口授》)在战术原则上,主张运用优势兵力作战,打有准备之仗等。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对部队进行严格训练,一切从实战出发,反对在训练中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同时还要培养士卒吃苦耐劳、团结一心、奋勇杀敌的精神风貌。

该书大部分讲士卒的训练,所述训练内容,既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又有戚继光总结战争经验后修改或创造出来的,有关练将的论述,是该书最有价值的内容。

在书中,作者倡导开办武学馆,先学文、次习武,再到军中去操练士卒,然后随军出征,根据真战实效量才擢用。这样就可以培养出德才兼备、文武双全、具有真才实学的军事指挥人员。该书尤其强调将领必须自觉地加强品德和军事修养,要求将领做到正心术、立志向、明生死、辨利害、做好人、坚操守、宽度量、尚谦德,不为声色害、货利害、刚愎害、胜人害、逢迎害、萎靡害、功名害,要惜官箴,勤职业、辨效法、习兵法、习武艺、正名分、爱士卒、教士卒、明恩威、严节制、明保障,使之成为品学才识兼优的良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今以此书考其(戚继光)守边事迹,无不相符,非泛摘韬略常谈者比。”因此,该书是研究明代军事史、兵制史、兵器史和武术史的重要文献。

书中记载的许多练兵形式,在今天已不适用,其中还有不少封建糟粕,如宣扬将领“本命冲克”等。

曾国藩曾利用该书作为培养、训练反动武装的指导书,蒋介石也多次引用该书来训导部下。尽管如此,《练兵实纪》的某些治军原则及作者的务实精神,仍值得我们借鉴。抗战时期,八路军军政杂志社曾将该书第9卷《练将》和另一些关于练将的论述,辑录成《戚继光治兵语录》一书,在延安出版发行。

近年来,发表的研究论著有王兆春《从〈纪效新书〉与〈练兵实纪〉看戚继光对古代军事学的贡献》(《空军政治学院学报(增刊)》 1987年第3期)、邹经《〈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总说》(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4月出版)等。

在此!还有一书不得不提,它就是至今还被运作在人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适用于运作战场、商场和职场的经典兵法之名著《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据原书“序言”说,在全书“三十六计”中,每六计为一套,共分六套:第一套为“胜战计”,第二套为“敌战计”,第三套为“攻战计”,第四套为“混战计”,第五套为“并战计”,第六套为“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时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时所用之计。每套又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

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度陈仓、走为上计、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该书影响范围早已超越了军事领域,广泛地运用在经济、生活、外交等各个领域之内,对后世价值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兵法传统战略具有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是中国兵法文学乃至世界文明史中的宝贵遗产,是中华非遗宝典文化传承经典的页码。

(本章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