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笔下的那几个大佬 第63章 后记

作者:黄河三尺鲤07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8:17:20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根据考古发现和古史传说,在原始社会的末期,中华文明已经从萌芽状态开始发展壮大。

《史记》所述的“五帝”时代,大致相当于考古学上的龙山文化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中华先民已经进入文明社会。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创造出了许多灿烂的文化,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星空中,中国审计文化就是其中一颗耀眼夺目的明星。

古往今来,关于审计的史料记载比较少,很难考证,最早有记载的首推《史记》。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

《史记》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中华历史。

司马迁写《史记》曾游历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向北到了逐鹿,向南到了长江淮河,向西到了崆峒,向东到了黄海。

所到之处都要访问当地学识渊博的尊者,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

他翻阅了大量史籍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最终完成了写作。

随着考古出土文献新发现、新成果的不断问世,《史记》中关于夏商周等至秦汉时期的历史记载已经被确认为信史,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大批新成果的出炉,这些历史也都得到了比较确凿的考古证据。

公元前21世纪,随着夏王朝的建立,国家有了初步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因而为了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对各级官府及官员进行审计监督非常必要。

《吴越春秋》记载:禹“三载考功,五年政定,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观示中州诸侯,防风后至,斩以示众,示天下悉属禹也。乃大会计治国之道。”

《史记》及《吴越春秋》中的记载,就是对这种最原始的审计制度的反映。

后世的“上计”当源于此,其最高目标就是维护皇(王)权统治,强化中央的集权。

商代和西周的统治机构中出现了如师、公、司士、监等兼管监察的官职。

对官吏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监察,财经审计监督是其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

随着复杂的官僚机构的建立和各项开支的日益庞大,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审计监督体系已经被建立起来。

据《周礼》记载,当时的周王朝财计机构大体分为两个系统:一是掌握财政支出、会计核算、审计监督等的“天官冢宰”系统;一是掌握财政收入的“地官司徒”系统。

行使审计职能的机构隶属于“天官冢宰”系统,不仅设立了行使就地稽察之权的审计官员——宰夫,而且还建立了较为科学的原始的财计牵制制度。

宰夫行使审计职权的对象主要是周王朝的各财、物保管部门,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直接到各部门、各机关执行审计业务,实地审核财、物的收入与支出,稽察官吏的政绩;

也可以要求周王朝的各财、物保管部门每届旬、月、年终,必须直接将一切账册和会计报告送呈宰夫,由其钩考、核验。

西周的就地稽察和送达审计两种审计方式,说明我国古代已有极为先进的审计方法,

它深刻地影响着后世审计的发展,即使在现代审计中也仍然保留着这两种基本的方式。

春秋至秦汉,审计制度得到初步发展,其标志是“上计”制度的形成和御史组织制度的建立。

上计制是一种通过对官员的定期稽查考核来兼职进行经济政绩的审计。

它出现于春秋,到战国时期已经制度化,当时规定:各级官员每年要把所属地区的户口、垦田和租税收支情况登录在案,到年终向皇帝汇报;皇帝则根据登录数据亲自考核,决定官吏的升降、赏罚。

经过不断的战争和兼并,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专制主义制度。

设立三公九卿制,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者相互制约,便于皇帝集权。

汉代巩固和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实行县—郡—中央上计制度,“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簿”,即规定各郡、县每年必须自下而上的逐级编制和呈递上计报告,反映其财政收支基本状况、人户、田土状况和官吏表现情况等。

上计簿是以会计簿书的日常核算资料为依据,总括地反映国家财政经济收支情况的一种官厅报告文书。

自西周以来,会计账簿与报表不分,两位一体,“上计簿”的问世意味着会计报告和会计簿书的分离。

上计一般两年一次,年末诸县上计于郡国,第二年春,郡国上计于中央。

除了分级上计制度以外,汉代的统治者对上计特别重视,皇帝有时会主持中央的上计,若行幸郡国,常就地审计。

西汉《上计律》规定上报不及时者治罪,计簿中欺谩不实者治罪。这样就把上计作为一项专门的法律制度固定下来。

将上计确立为专门的制度,也为上计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上计的权威性大大增强。

上计中的审计方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听计”发展为查账、查询和比较分析,审计中的三种方法初步形成。

中央集权的基本完善、统治者的重视和《上计律》的颁布使得秦汉时期的审计初步发展。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纵观悠久而浩瀚的中国审计史,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审计不仅经历了官计审计、上计审计、比部审计、三司与审计司(院)审计和科道审计等5个阶段,以及考、会稽、受计、比、钩(勾)、覆、勘、磨、照、审等审计名称的演变,而且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与审计活动相关联的历史人物。

他们有的博学多才、发明创新,有的呕心沥血、为国理财,有的历经磨砺、自强不息,有的兴利革弊、关注民生,体现了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可以说,我国古代的审计监督活动,对关防天下钱粮,稳固财政经济发展,维护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生息繁衍和吏治清明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同时,也创造出了璀璨的值得传承弘扬的审计文化,使我们至今仍能触摸到其审计思想跳动的脉搏。

今天,我们认真研究中国古代审计史,尤其是审计历史上著名人物的审计思想、创新精神、职业素养,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从中汲取营养,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中“免疫系统”功能作用,传承和弘扬审计精神,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史记》记载的与审计监督相关史料中,选取禹、伊尹、傅说、周公、管仲、田婴、范蠡、商鞅和张苍等一些有代表性的人物及故事加以演义,从而加深大家对我国审计发展历史的理解。

从我国古代审计史上几位典型人物的事迹和业绩可以看出,一代代有事业心、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审计先驱,为强国富民的目标,在其所处的经济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了审计监督制度,形成深邃审计思想,打造辉煌审计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