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搞经济军事霸权 第5章 米价上涨

作者:当年大表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8:18:23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直到林放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后,燕来楼的商人才回过神来。

“张公,此番如何是好。

听那后生的话,好似要将我等一网打尽。”

众人仿佛成了无脊椎动物,等着张公帮他们重塑脊梁。

老家伙捏了一下下巴的胡须,“莫慌,千万别自乱阵脚。

那后生刚说官府不会胁迫我等,只用商场的手段与我等交锋。

老夫活了大半辈子,就没听说过涨价是为了降价的。”

“对,既然是商场事商场了,咱就不信会输给一个毛头小伙子。”

“咱吃过的盐比他过的桥还多,就不信玩不过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难免会年少气盛,行事张扬。

在座的都是商界老前辈,点拨后辈,我辈当义不容辞。”

“说得好,回去后,老夫让伙计再把粮价往上提一提。

我倒要看看,他有何法子应对。”

下定决心后,商人们纷纷前往自家的店面,更新米价。

回到军营中,兄弟二人把马缰扔马夫,一头扎进中军大营。

帐中,手握一卷《左氏春秋》的尹洙笑容满面地看着二人。

“如何?与那班滑不溜秋的家伙谈得怎样?”

灌了一肚子水的狄咏,放下了茶杯,吹嘘道。

“尹公,想让那班掉进钱眼的商贾降价,无疑是缘木求鱼。

林兄弟懒得跟他们废话,先把两个得意的丢出门外,再放狠话。

那场面,那雄姿,简直让人好生羡慕。”

不理会狄咏的疯癫,林放开口问道。

“尹公,和寺庙的主持谈得怎样?”

尹洙把手中的书放下,轻叩了一下桌面,狄咏麻利地把茶斟上。

“此时工价便宜,正是大肆建造佛寺,广播佛祖普爱众生佛义的时机。

无须本官多费口舌,主持们便点头答应。

过几日,他们便招募工匠开工。”

林放点了点头,老百姓当了工匠,就有收入了。

就敢消费了,商业市场就从死水变成了活水。

后世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放在现今正适合。

“尹公,眼下唯有以工代赈才能使灾情局面稳定下来。

百姓有工做,人心才能安定。

寺庙开工,能吸收的工匠毕竟是少数。

小子建议,此次以工代赈计划由官府主导。

改造的内容包括修缮乡县道路、农田灌溉水利。

如果官府的钱粮足够,小子认为还应择一盆地或洼地来修建水库。

如此一来,洪灾时可防洪,旱灾时又可蓄水,一举两得。”

尹洙低头在帐中踱步,良久,才停下身子。

“也罢,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年修不成,就修两年。

两年不成,就三年,老夫等得起。”

“尹公高见!”

林放深深地作了一揖。

“豪言壮语已经放出去了,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做?”

“小子决定在青州城的四个城门处开设粮店,每日限量放粮。

价格逐日上涨,直至达到粮商的三分之二。”

尹洙扬了一下手,打断了林放的话。

“眼下的局面,唯有此法可以破局。

老夫和狄青把精力放到水库和灾民管理上,城中的粮商任你折腾。

放手施为即可,出了什么事,老夫帮你兜着。”

林放胸口一塞,眼眶一热,老爷子还真是看得起他。

第二日,青州城四个城门处,新开了一家粮店。

当“一斗800文”的草标插在粮袋上时,围观的人群顿时疯狂起来,争先恐后地挤进粮店。

军卒们一番呵斥后,人群才排起队伍。

按序买粮,一人一日只可买一斗,违者双倍重罚。

狄咏看着长长的人龙,脸色发苦。

“兄弟,当他们明日发现粮价上涨到1000文,

你说,他们会不会跳脚骂娘。”

“骂娘是难免的,就怕骂死一本黄册的。”

古代的户口簿称之为黄册,死一本黄册,意思最明显不过了。

狄咏倒吸一口冷气。

兄弟二人正欲前往城北的粮店时,一名神情猥琐的伙计背着一袋米,弯腰从二人眼皮底下溜过。

狄咏擦了擦双眼,“兄弟,那人刚是不是已经买过一次了。”

林放点了点头,果然有人浑水摸鱼。

向后意一下,不一会,那伙计被狄九截了回来。

“一人一日只可买一斗,为何尔买了两斗。”

看见面前是两位富家公子,那伙计吓得嗫嗫嚅嚅。

“说!”狄咏恫吓道。

“回两位公子,是我家掌柜让小的过来买粮。”

“你是谁家伙计?”

“小人是张记粮店的伙计,今早掌柜得知城门处有低价粮,便让小的多买几斗带回店里。”

兄弟二人顿时被气得眼歪嘴斜,好家伙,明知故犯还敢在眼前晃悠。

仔细看那伙计的领口处,还真绣有“张记”二字。

做间谍,乔装打扮是对对手的基本尊重。

很明显,兄弟二人被人轻视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狄九扬手给了那伙计一巴掌。

“狄九,带上几个弟兄,把这伙计押到他家粮店。

居然明知故犯,今日他多买一斗,就罚没两斗。”

狄九叫上两个军卒,押着粮店伙计往城中走去。

“走,我俩去城北看一下,估摸浑水摸鱼的不会少。”

两人翻身上马,哒哒地离去。

一个上午的时间,两人跑遍了城中四家粮店。

每家粮店就揪出二十来人多次买粮,简单审问后,发现有一半城中粮商派来的。

来而不往非礼也,林放让衙役把粮店的伙计押回去,顺便还带回罚没的米粮。

其中,最为嚣张的就是狄九了。

当押着张记粮店伙计上门时,张记掌柜先是故作不认识。

狄九指了指伙计领口处的标记,掌柜的脸胀成酱紫色。

手一挥,两名军卒麻利地称好两斗米。

“我家少爷说了,限购期内再有下次,五倍重罚。

勿谓言之不预!”

说完,带上军卒和两斗米,大摇大摆地回来。

“少爷,小的已经全部称好了,此次罚没的米共有三十石。

可惜啊,要是他们再多买几斗,小的就敢多罚些回来。”

狄九看着眼前的米山,眉开眼笑。

在他眼里,自从林公子把老爷从死亡关里拉了回来,他的地位与自家少爷无异。

况且老爷也把他当作自家子侄对待,连最心爱的玉佩都送给了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