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 第60章 边策

作者:胡渣唏嘘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8:52:0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午后,酒醉醒来的晏殊高喊一声:“痛快!”

端来醒酒汤的王氏婉言道:“相公酒喝得倒是痛快了,只是已年近半百,如何能与那年轻人拼酒?下次可不许了啊!”

晏殊笑道:“为夫说的不是喝酒痛快,而是听了方仲永的话之后,又见富弼处事沉稳得当,才多喝了几杯而已。下不为例,夫人原谅则个!待我喝了醒酒汤,准备文房用具,我要写奏折。”

王氏奇道:“已是年假休沐之时,各衙门俱都无人。你写奏折给谁看?有什么大事吗?”

晏殊说道:“今天仲永的话,你也听到了吧!以为如何?”

王氏笑道:“虽然有些阴损、偏激,但也是一片拳拳赤子之心。乡野出身的孩子,能有这般见识,也是不俗。妾身选的这个女婿还不错吧,不比你亲自选定的富弼差吧?”

晏殊并不愿意将方仲永与富弼比较,只道:“如此良策,岂可不早早地让官家知晓?是以为夫才要写奏折,急报于官家。奏折可由通政司递进宫去。哦,通政司也休沐了。那就派人持老夫名帖,直接交由内内侍省都都知陈琳。请他务必呈官家御览。”

华灯初上时,晏殊的奏折就到了赵祯的手中。

赵祯本来正陪着新立的皇后曹氏、爱妃张氏,向杨太后敬贺小年,看宫中曲艺班子唱戏,刚准备来一出“老莱子彩衣娱亲”,就见陈琳拿出了奏折。

赵祯奇道:“各衙门不是都休沐了吗?怎么还有奏折?难不成是边关紧急军报?”

陈琳禀报道:“是晏参政的奏折。晏大人虽贵为参知政事,军略却是不管的。应该不是军报,官家一看便知。”

赵祯本欲不加理睬,杨太后劝道:“皇儿仁孝,本宫岂会不知。但晏大人乃朝廷重臣,非有大事,当不会此时上奏折,皇儿还是看看为好。刚好本宫也有些乏了,今个儿就到这吧!”

赵祯笑道:“既然不是军报,儿臣这就看看,处理好了,再陪母后饮酒。”翻看了一下,赵祯笑了起来。

见不是什么严重的大事,曹皇后问道:“官家如此神色,莫非是晏大人奏折中说了什么喜事不成?”

赵祯笑道:“也不算什么喜事。只是觉得晏同叔如此奖掖后进,委实有趣。”见几人不解,又说道:“晏同叔在奏折中说,他有一个同乡叫方仲永,今天去他府中饮宴之时,说了些关于边事的建言。他唯恐此等良策蒙尘,是以急急报于我知晓。”

张贵妃接口道:“晏同叔也真是的!过节的时候,也不让官家清闲,真是讨厌!”

赵祯平日最喜欢这张贵妃,闻言也不禁训斥道:“爱妃不可胡言!晏大人公忠体国,过节时想的也是我赵家江山,是乃忠贞也。陈琳,你可知晓那方仲永是何人?”

陈琳笑道:“启禀官家,老奴倒是知道一些。那方仲永本抚州金溪人氏,与晏参政算得上是半个同乡。今年十五岁,素有神童之名,更是在今岁县、府、路、解试中连得了四个榜首,号称连中四元。”

赵祯笑道:“如此说来,倒不全是老乡的情谊了。应当是神童见神童,惺惺惜惺惺了。毕竟晏同叔当年就是个神童嘛!”

陈琳却摇头道:“不全是如此。官家可知,那方仲永一路前来,是跟谁一块儿的?正是晏氏一家。且坊间传言,那方仲永与晏大人次女溶月小姐颇有情意,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杨太后哈哈笑道:“都说这晏同叔老实。以本宫看,他是把年轻俊彦都招为女婿,然后再向官家荐举。可真真是内举不避亲呀!”

老年人最喜欢听年轻人的情事,陈琳便凑趣道:“太后有所不知。据传那方仲永先与一王姓女子相识,只因略有罅隙而未定情。待见了晏大人的女儿后,便一见钟情,想方设法才俘获美人心意。不巧于进京赶考途中,又遇那王姓女子,方知其已情根深种,便禀明王家长辈定下了终身。奈何那方仲永竟是一个情种,不愿辜负了美人恩,便许下诺言,愿连中六元之后求官家赐婚,举晏、王两家女子为平妻。”

杨太后笑道:“你个老陈琳呀!这般编排晏同叔中意的爱婿,若是让他知晓了,定然饶不了你。不过,你说的倒是比那话本传奇还要有趣,也真难为你了。皇儿呀,若那方仲永真能连中六元,你可要成全这一桩美事呀!”说着,还咯咯笑了起来。

太后可以把这当成传奇来听,赵祯却是低声问道:“消息可确实?”

陈琳低声道:“据石宗永身边的密谍回报,应该不假。当时晏居厚、方仲永和曾晔、曾巩两兄弟号称什么‘四大才子’,在扬州很是出了一番风头,知者甚众。”

赵祯安排道:“既如此,你看看明天政事堂由哪位相公值守,再知会枢密使、三司使和几位御史到宫中商议关于方仲永所献之策。对了,一定要晏大人晚一些到场。”

陈琳很狗腿地说道:“老奴明白。是否还要那方仲永进宫,以备咨询?”

赵祯哈哈笑道:“他既要走常科正途,朕岂能提早与他见面?若他真有那个本事,朕何吝于一道赐婚的旨意?先不见了吧。”

次日一大早,接到旨意的平章事陈尧佐、枢密使章得象、三司使郑戬一同来到了垂拱殿。

那垂拱殿是皇帝处理朝政所在,语出《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寓意圣天子在位无为而治也。若是大朝会,自然要在崇政殿举行。而真正处理国家大事,往往是由几个精英人物与皇帝在这里决定的,所谓“精英正治”也。

而此时,几位大宋朝的精英人物正是一肚子的不舒坦。咱为你赵家辛辛苦苦工作一年了,好不容易才有个年假,又把人给叫来加班,怎么滴,辽国打过来了?

命小黄门给几位心腹重臣搬上软凳,赵祯很是“真诚”地道歉:“把几位爱卿从家中喊来,实在不是朕的初衷。尚请见谅!”众人忙道“不敢”。

赵祯接着说道:“昨日,晏同叔自言从家乡某举子处得了一妙法,有三全其美之效。既可削弱元昊之实力,又可充实库府,亦可解边军之窘迫。朕不敢自专,特意请几位前来,参详一二。”

位在晏殊之上且年以七旬的陈尧佐笑骂道:“晏同叔不当人子!这寒冬腊月的,为了一个小小的举子的建言,就劳动官家忧心,也令老夫这老朽东奔西走,定不与他善罢甘休!”

素来沉稳的章得象说道:“还请官家明示。”

赵祯把晏殊的奏折给几人看了一番后,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三司使郑戬作为专业人士,最有发言权。他率先说道:“确是良策,但微臣觉得似乎还有不尽之处。诸如,边军缉捕私贩粮食、铁器所获当如何分配,所收赋税又当有几成自留、几成上缴。且若是上缴,来回押运更是靡费甚多,何不直接交由边军直接充作军资?”

章得象也批判道:“更可忧虑的是,若是依此法而行,边军实力大增,会不会重演前唐节度使旧事?且边军素来桀骜,若是强行将合法纳税的商贾尽皆作为私贩砍杀一空,引起朝野不满就不妙了。以臣对那些兵将的了解,这几乎是一定的。”

负责修撰《起居注》的宋祁原本静静地倾听,静静地记录,此时却是停下了笔,轻声说道:“官家可知是何人进献此谏言?根底如何?”

得赵祯示意,陈琳笑着回答道:“好让宋工部知晓。那谏言之人乃金溪一举子方仲永也,世代佣耕。原本不晓文字,五岁时忽开宿慧,常作诗文,有神童之名。待十三四岁进了学,更是一发不可收拾,连得县、府、路、解试案首,有连中四元之美名。堪与令兄连中三元的佳绩媲美。只因今岁中了江南西路解试第一,与同中解试的曾某及晏参政的家眷一同入京赶赴春闱,是以为晏大人知晓其人。”

宋祁却是很有一股文人的执拗,继续问道:“那方仲永不过一农家子弟,如何通晓军略、经济?”

陈琳笑道:“方某是否通晓军略、经济,咱家不知道,但方某很有桃花运却是一定的了。宋工部可知晏大人有一次女否?”

赵祯假意训斥道:“大伴切不可背后编排晏大人!”自己却又笑了起来。旁人也是会心一笑,毕竟晏同叔挑女婿的本事大家还是知道的。

这时,晏殊到了。由于陈琳事先得到赵祯的吩咐,不用通名即可入内,正恰巧听到众人的调笑。

晏殊先对赵祯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此番微臣向官家进谏,虽有提携晚辈之意,但臣绝无私心。请圣上明鉴。”

赵祯笑道:“朕知道晏卿家一片忠心,并无半分疑惑。今天让几位大人前来,也只是考量一下此策之可行与否,并无它意,晏爱卿莫要多心。至于方仲永与晏大人的关系如何,不是有先贤的‘举贤不避亲’吗,何足道哉?”

当下,赵祯把刚才几人参详的此策之纰漏一一说明,又问道:“晏参政有以教我否?”

晏殊思虑了半天,说道:“微臣不能答也。可否宣方仲永入宫奏对?”

陈尧佐笑道:“岂有此理。同叔你奖掖后进,何以如此不遗余力乎?敢是又觅得一佳婿否?”

晏殊向大他近三十岁的首相大人拱手一礼道:“首相所言甚是,是在下孟浪了。料想以朝中奄奄诸公,必有良策。便是那方氏小儿偶有妙语,其间也必然疏漏甚多。敢劳各位大人拾遗补缺了。”

副相的威势也不是白给的,一干人等忙回礼道:“晏大人言重了,我等必当尽心竭力,不使明珠蒙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