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北宋 第84章 童子军

作者:胡渣唏嘘2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8:52:0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等方仲永到了院中,那吵闹不止的熊孩子已经在宋押司的“好言劝说”下偃旗息鼓了。虽然不再叫嚷,却兀自站在院中不肯离去,旁边还有一个清秀的女孩在低声劝说着什么。

方仲永笑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小小年纪,心眼倒是不少!说吧,你想从本官这里得到什么?

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本官是要治你的罪的哟!因为你的举动,影响了其他孩子的生活,并且有可能让本官对辛辛苦苦看护你们的嬷嬷留下不好的印象。你为一己之私,丝毫不顾及旁人感受,你可知错?”

随着方仲永一声厉喝,那倔强的男孩再也坚持不住,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口中却犹自解释道:“我的爹娘都被贼人给杀了,我想要报仇,我想要报仇……”

方仲永似笑非笑地看着宋押司道:“说吧,到底怎么回事?你究竟意欲何为?”

宋大峰急忙告罪道:“属下小小心计如何能逃过大人的法眼,只是这个孩子连他身边的女孩不同于普通人家的孩童。小的无奈,才出此下策,求大人怜悯。”

“哦,有何不同?”

“这一对孩童,乃前任韩知县所遗留的一对双生姐弟。女孩略大叫灵儿,男孩略小叫做林儿。那韩知县夫妻俱被贼人所杀,幸得韩夫人临死前将这一对苦命的孩子藏于地窖之中,才侥幸逃过一劫。

待大人破贼,属下等发现他们时,早已是饿得奄奄一息。听闻家中遭此巨变,那男孩就整日嚷嚷着要报仇。一众贼子早已被大人杀光,哪里用得着他一个小娃娃去杀敌?

原想着与他家乡亲朋联系,不想那韩知县竟是个天煞孤星的命,家中亲眷全无,族中远亲也无人愿意抚养。

小的无奈,只得将他们暂时养在了这慈幼局,期盼朝廷有朝一日能想起罹难的韩知县,能够有个荫补出身。但韩知县并无甚功绩,荫补之事也不知何年何月能够办妥。小的人微言轻,有心无力,才让他们到院中喧哗,以求大人垂青,不使明珠蒙尘矣!”

方仲永叹道:“韩知县为国蒙难,韩夫人之刚烈,本官也早有耳闻。原以为其家中并无子嗣,今日才知还有未尽之事。县丞误我!荫补之事就交到本官身上吧,必会给他们一个好前程。”

方仲永把那两个孩子叫到跟前,问道:“你父母的大仇,本官已经替你们报了。你们还想要些什么,本官定然尽量满足!”

两个孩子很有礼貌地施礼拜谢后,女孩问道:“能让我弟弟进学堂读书吗?爹娘在世的时候,常教我们读书识字,我希望弟弟将来能够像爹爹一样金榜题名。”

男孩叫道:“我不去读书!书读得再好,贼人来了,还不是一样被他们杀了。就像爹娘一样,呜呜呜呜……”

方仲永问道:“那你想干什么呢?”

“我要学武艺、军阵、骑射,像冠军侯骠骑将军霍去病一样把坏人都杀光,让所有的坏人都害怕我!”男孩说道。

看不出来,这位小朋友还是个军事迷。只不过把所有的坏人都杀光,是个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伪命题。让所有坏人都怕你,倒是还有实现的可能。

方仲永笑道:“仅靠你一个人,能杀几个坏人呢?”

男孩得意地一招手:“我有兄弟!”立时就有十来个男孩站了出来。

方仲永笑得更开心了:“就你们几个小娃娃,能做些什么?”

韩林儿生气了:“谁说小娃娃就不能办成大事了?我们几个前番还逮着一个漏网的叛贼呢!”

“怎么抓到的?”方仲永问身边的宋押司。

宋大峰回道:“这几个娃娃运气好,偷溜出去玩耍的时候,刚巧看到一个贼人鬼鬼祟祟的想要躲藏起来。他们倒还小心,留下几个监视,另几个跑到衙门报信。兵丁抓住了一审,果然是个逃犯。为此,还给他们记了一记军功。”

方仲永问带头的韩林儿:“你怎么知道那个人是坏人呢?”

韩林儿的回答很大气:“他长得就不像好人!”

方仲永打趣道:“子曾经曰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仅靠一个人的外表是不足以判断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就像这位宋押司,长得虽然不是太俊美,呃,是有点丑,但其实是个大大的好人。你们说对吗?”

众多孤儿多承宋大峰恩惠,闻言俱都点头。也不知道是赞同押司长得丑,还是认为宋大峰是个好人。

宋大峰苦着脸道:“大人,咱能不能换个人说事呢?”

方仲永笑道:“别人不在近前,教学效果不好。”又转对那些孩子们说道:“要想行军打仗,消灭敌人,仅靠运气和眼力是不够的。就以你们抓获的那个坏人来说吧,他要是发现了你们怎么办?他要是在官兵到达之前就遛了怎么办?他要是意图伤害你们怎么办?”

接连几个问题,把几个小家伙问蒙圈了。

过了一会儿,韩林儿期期艾艾地说道:“不是没有大人您说的那些情况发生吗?”

方仲永正色道:“你们想要学冠军侯那般深入敌后,扬威塞外,空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

一则,你要有霍去病的本事。打熬筋骨,苦练骑射,个人勇武冠绝三军,是为冠军侯也!

二则,你要有领兵打仗的能力和极强的自我约束的习惯。为一军将领者,必知天时地利,必知术势形法,必知敌之所必救我之所命脉。且要与士卒同甘共苦,视士卒为兄弟同袍。你等可知同袍之意?”

一个自称司马青云的十来岁的孩童说道:“家父曾教过我《诗经》,其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句子至今依然记得。大概是说战友之间在困难的时候应该互相帮助吧!”

方仲永笑道:“你既名青云,想必是读过些书了,但书读得不够通透。

所谓同袍,同的不仅是士卒之间,更要将领与士卒同衣同袍,同生共死。只有这样的将领,属下才会信服,才能打大仗,打胜仗。

而且同袍之义还不止这些。试问以冠军侯之勇,若是能携三万铁骑,又当如何?”

一帮少年不禁畅想起来。冠军侯霍去病仅率数千骑兵,就完成了横扫漠北、封狼居胥的不世伟业。要是能带领三万骑兵,岂不是要打到天边去?可为什么一代雄主汉武帝不肯给他那么多的人马呢?是忌惮霍去病功高盖主吗?

方仲永笑道:“汉武帝虽缺点甚多,但胆识气魄无人能及,且霍去病自幼便追随在武帝身边,何来忌惮一说。非不愿也,不能为也!

举西汉倾国之力,才勉强能够供应骠骑将军麾下八千人马之所需所用。设若真组织三万骑兵出塞,还没有等寻到匈奴主力进行决战,沉重的后勤负担就会把西汉王朝压垮。

况且作战之时,局势瞬间千变万化,突发状况层出不穷。再勇猛的将军也有可能被流矢所伤,甚至可能是从马上失足摔落而死。更有辎重中断了,迷路了,缺水了等等数之不尽的情况,仅靠一人,便是你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个时候,有一个好的团队就显得至关重要。

你们个人的能力够吗?各方面的人才储备好了吗?还觉得打仗是一件只需要勇敢就能解决的事情吗?”

在旁边听了半天的宋大峰暗暗咋舌:谁说这位是不通军事的书生的,人家初到台州就剿灭了一场叛乱,靠的能全是运气吗?

方仲永无暇理睬那眼中闪着“小星星”的某人,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宣扬一下自己的军事理念,自然是要给这些“花朵”们多灌输些全面、实用的东西了。

尽管当下重文轻武之风不易扭转,但有自己这个前知三千年,后知一千年的妖孽在,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呢?

看这些孩子的情绪有些低落,深知打一巴掌给个枣精髓的方仲永转而夸奖到:“这些,对于你们来说都不是问题!本官相信你们一定能克服这些困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但是,你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打熬筋骨,锤炼意志。尽管这两条是成为一个悍卒的必备条件。”

空洞的说教,任谁听多了都烦。方仲永也不再多说,随手折了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个直角三角形,一直边为三百里,斜边为五百里,求另一直边之长为多少?

后世人尽皆知的勾三股四弦五的题目,在此时却是成了天大的难题。

便是自称读过几天书的宋大峰,整天跟数字打交道(押司的工作有点类似于会计),也是想了一下不确定地说道:“这是勾股图吗?”

至于一帮孩童,大的不过十来岁,小的只有六七岁,不过后世小学的水平,哪里知道什么是勾股定理。抓耳挠腮,绞尽脑汁一番后,团灭了。

那韩林儿一生气,不算了,还狡辩道:“靠这么个奇怪的图,就能把敌人画死吗?”

方仲永笑道:“画图肯定不能把敌人画死,但假如敌人在直点处,你与友军分别在两侧点。如何能够保证同时抵达直点,同时向敌人发起攻击呢?”

男孩骨子里天生就有暴力因子,说起打仗就兴致勃勃。研究了半天,居然提出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想法:以每天行百里计算,距敌远者先行一天,即可同时到达敌人处一起发起进攻。

最后,方仲永把十几个不安分的孩童叫到一起,问道:“如果你们真的有为民除害的决心,又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在技击、体能、天文、地理、数学、骑射过关,本官可亲授你们‘童子军军旗’,优异者本官亦可向朝廷举荐为官。”

听说有这么多的条件,有几个孩立即就打起了退堂鼓。眼看好不容易拉起的队伍要散了,韩林儿急了:“难道你们想一辈子做学徒,或者是浪迹街头成为青皮吗?”

那些原本想退缩的孩子被他一激,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但都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这么多的东西要学,只怕我们最后达不到标准,还不如提前学些手艺,长大了还能有个生路。再说了,本县哪有这样的人教我们呀?”

方仲永笑而不语,宋大峰很有眼力见地说道:“知州大人学究天人,教授你们几个顽童岂非手到擒来之事?还不过来拜见先生!”

方仲永毫不客气地接受了一帮孩子的拜师礼,温言道:“本官一言既出,便绝不会反悔。但本官公务繁杂,不可能每天都来给你们上课,所以本官会安排相应人手授课。以军令行事,你们是否愿意?”

孩子们高喊道:“愿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