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名为“山东大饼-英子小吃”的小门店。
山东大饼杂粮煎饼
丈夫炒饼,鸡蛋炒面,鸡蛋炒饭。
丈夫负责炒,妻子负责煎,八元一份。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老板夫妻是不是山东人。因为我好像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就象他们从来没有问过我老家是哪里一样。
哪里人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因为有缘(至少我是这样想的),才能从四方八方的老家,千里迢迢,聚集在这被喻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xx。
山东大饼,好吃。
认识他们,是三年前的事。那一天,我和电工贾师傅因为抢修一个识备,错过了厂里吃晚饭的时间:
“老杨,咱们去吃山东炒饼。“
“炒饼,在哪里?”
“我带你去。“
我骑着电动车,跟在贾师傅的后面,十多分钟,来到山东大饼-英子小吃店。后来,贾师傅特地问我,炒饼好吃不?
“好吃。”
我们是湖北人,热干面(武汉的)是我们的最爱,有一回,妻子吃了我买回去的山东炒饼,赞不绝口,“好吃,好吃。”
在妻子的带动下,女儿,还有
七八岁的外甥女诺琦,自然而然地成了“英子小吃”的回头客。
下班,或者是节假日休息,有事沒事,逛菜市场,是我们最大的乐趣。
那时的疫情,相对来说比较好,远没有今年这么严重,也没有今年这么长久。
沒有疫情的日子,是美好的,处处,事事,令人回味。
xx市场,是一个集蔬菜,猪、牛、羊肉,海鲜,水产品,鸡鸭鹅,粮食,油类,调料,各种水果于一体的特大型批发、零售市场。这里的商品,一是种类齐全,二是价格便宜,因此,人流量特别的大。
山东大饼-英子小吃,在蔬菜大厅外,靠东墙的一排门店的第一家。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了好朋友。
我喜欢吃炒饼,妻子,女儿,外甥则喜欢杂粮煎饼,因为饼里可以包她们最爱的麻辣火腿肠……
三年了,我们不光吃过他们的饼,还知道他们夫妻,一个儿子,在上高中。
老板的工作时间:早晨8:00一一晚上8:00。
我曾问老板,高峰时一天能炒多少碗饼,老板笑着回答,二百份不到。
二百份,说起来容易,轻松,做起来难!
炒一份饼,从洗锅,打火,倒油,把油烧开,打鸡蛋,放豆芽之类的青菜,抓饼放饼,不停地翻炒,放食盐和七、八种调料,加酱油,到再加点油,炒熟,炒好,最后装入一次性的纸碗里,大慨需要二到三分钟。以三分钟推算,一个小时理论上可以炒20碗,十个小时才能炒200碗。
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少难的事!
“一天下来,腰酸背疼。”老板说。
“这是好事,证明你们生意好!”我回答。
“儿子读书,买房,结婚,得多少钱啰!”女老板笑着对我说。
常年累月的炉火,炒锅里的热气,再加上西晒的太阳,将老板的脸庞熏得油黑发亮。妻子因为煎饼,卫生的需要,每天脸上戴着一个厚而大的口罩,双手戴着一次性的医用乳胶手套。我知道绝大多数的人,对这种乳胶手套是过敏的,即使是不过敏,时间戴久了,一双手也会发白,皮肤腐乱,痒得难受!
普通而平凡的人,我为你们感动!
辛苦是辛苦,钱肯定没有少赚,值!
2022年元月17日,还有三天,我和妻子就要回湖北老家过春节了。
“老板,两份饼。”
“好呐!”
“老三,你可以拍一个大饼的视频。“妻子悄悄对我说。
“老板,跟你说个事哟。”
“啥事?”
“我能不能把你们夫妻炒饼,煎饼的生意,拍成一个小视频发布?”
老板停下手中的活,望着我发愣。
“我不拍你们的脸。”我说,“我只想让更多人,看看你们山东的大饼……”
“可以,可以。你拍吧!”
于是,我掏出手机,拍下了他们丈夫炒饼,妻子煎饼的感人画面。
通过“剪映”,通过“画中画”,通过“编辑字幕”,再配上我喜欢的歌《好运来》。
山东大饼,我们都喜欢!
2022年4月,水货杨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