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登秦岭 第35章 32大雪,三寺连穿赏冬景

作者:沙枣树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10 09:22:02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32,大雪,三寺连穿赏冬景

大雪(12月6-8日交节)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12月9日,靳先生和小康发起成立的“大喘气__任我行“小分队,开展第一次活动。即三寺连穿赏冬景,这是一个经典路线,从丰裕口进山,爬凤凰山山腰,沿山脊去净业寺-卧佛寺-黄峪寺。

刚进山,迎接我们的是飞来的片片雪花。我们这一行的目的就是进山赏雪。下雪,好兆头,意味着我们不虚此行。这雪就不是冷的,冰的,对我们来说就是希望,就是温暖,就是景致。

前面堵车,领队说:“下雪路滑,有些路段封山不允许进入,警察在检查车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正说着一位警察上了车,问“你们进山干什么?“我们按照领队的说法,一起撒谎,齐声说:“进庙,拜菩萨。“没想到这警察也很和善,很幽默,他看着我们穿着冲峰衣,拿着登山杖,穿着登山鞋,背着大大的野外旅行包,肯定是登山的驴友。他没有戳穿我们的谎言,和颜悦色的说:“拜菩萨,善良人,菩萨也会保佑你们的,祝你们一路平安,顺顺利利的!山上雪大,山路陡峭,下山时,鞋上一定要套上雪爪,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叮嘱了雪天行车安全和登山安全等事项。

他下了车,车门刚一关闭,大家在车上感叹的说:“这警察的态度多好,多温馨!多感人!如果中国的警察都像这样,如果中国的公务员都像这样,世界就充满了爱。“

车停在净业寺山下外围的小山门,我还没来得及下车,突然听到小杨一声惊叫:“呀!“我到门前,伸出头往外一看,路上白渣渣的,有冰凌,小杨在路上滑倒了,她有点窘迫,不好意思地解释着说:“我踩到冰上了,滑倒了。“前车之鉴,我扶着车门,小心翼翼的走了下来。大家也不敢大意,拿出装备,都在鞋上套上了冰爪。我第一次带着冰爪走路,像穿着高跟鞋,有点轻微的踩高跷的感觉,山的入口就是七个石台阶的山门,有的覆盖着雪,有的结着冰,我有点怯,杨教授在后面鼓励着我说:“带着冰爪,如履平地,你放心的走吧。“我颤巍巍的上了台阶,走了两步,果然很平稳,也就放心大胆的迈开了步子。

人行的窄山道和上山的索道平行,直直的往上陡行,约有七八百个台阶,到了山顶,就是净业寺,寺院有篮球场大,前后两排庙房,前院是个排球场大小的石板场地,也显得很狭小局促。想想也是,这么高的山,能找一块篮球场大小的平地,也真是不容易,古人能在这方寸之地,静下心来,认真修行,地方虽小,心中却有乾坤日月,唐初高僧道宣住此寺潜心著述,弘宣律学,开创了以研习和传授戒法的宗派—律宗,成为一个流派,这寺也成为了祖庭。山不再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个小地方因律宗流派的重要影响也就出名了,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

三寺穿越,就是从沣峪口的净业寺进入到卧佛,再穿越黄峪寺这条路上,白娟梅的分布很广。净业寺是佛教律宗祖庭,总体上进入的道路比较好,是一条台阶路。爬到敬业寺之后,翻过那个山梁,也就到了去卧佛寺的半路上。到了净业寺,基本上也就快到山顶了,而后爬一个大坡,就和黄峪寺这边的路口汇合在一起。

我们小分队在这里照了第一张合影相,这里已经上来不少人,排着队在蒲团上跪下来磕头,很虔诚的双手合十祈祷,忏悔自己的过错,消除自己的业障,也算是“净业“吧。

净业寺带来了片片雪花,沿着山道往上爬,雪逐渐大了起来,把一切能够覆盖的东西都覆盖起来,脏得丑的都看不到了,一片素净,这才符合净业寺的境界,天是净的,地是净的,山是净的,群山寂静无声,一片纯净的颜色,山里只剩了一种颜色__白。这白是素,是净,是纯……人的心也跟着净了,浮躁不安的情绪突然没了,眼睛里的钱权名禄淡了,追求红尘世俗的步伐慢了下来,这银装素裹的世界洗净了周围的一切,也洗净了登上净业寺山上人的身心。

爬了一个多小时,进了深山,一山更比一山高,登高望远,整个山岭都笼罩在雪花飞舞的空中和白雪覆盖的山体树木上,有动有静,有飞有落,似云烟轻拂,飞扬飘渺,落雪无声,积雪无痕,似真似幻,美丽而又神秘,我们仿佛到了瑶池仙境。

接下来的路程,几乎都是在山梁上积雪和冰面上跋涉,因此谁也不敢大意,我小心翼翼跟在领队后面走,一行人在雪道上十分谨慎,一路安静,只听得见风声呼啸,将听见的枯树木友吹的刷刷作响,头顶上雪花飘飘,山里的雪花比城里的雪花更大更白更漂亮,伸手接着它,晶莹易透,凉飕飕的,接着就化了,美好的东西人是抓不住的。美好的东西总是在山的高处,山的深处,山的险峻处,雪便有了好的着落,好的归宿。大部分雪花喜欢大气磅博,覆盖了山峦,群山银装素裹,连绵如琼楼玉宇,似幻似梦,清晰又朦胧。有的雪花喜欢打扮树,便落在了枯枝朽叶上,覆盖了衰老;有的雪花喜欢高处,便落在了山尖上,覆盖了瘦瘦的山脊,掩盖了峥嵘,山顶的雪总是比别处积得更厚更美;有的雪花喜欢阴凉,洒在了背阴的山坡,久久不愿化去;有的雪花喜欢冰肌玉骨,便落在了幽暗的松枝上,形成了雾凇,树上的雾淞已经冰霜,片片霜花绽放,堆砌着冰块,吊着冰柱,挂着冰凌,层层叠叠的冰花如早开的梨花,绽放在枝间,由雪到冰的转化,形成了另一种美;更美的是,雪积落在一串串的红果上,白雪和冰凌衬托着红色的果子更加鲜艳,如火一样,雪花和雾凇裹着它犹如白色的寒梅娇颜欲滴,可爱极了。

脚底下是厚厚的积雪,淹没到脚面,那么白洁,那么柔软和松动,那么素雅和轻飘,不忍踩踏走过,可路还是要走的,山还是要登的,仔细听,脚踩在雪面上,有轻微的沙沙声,还有冰碴断裂的脆响,路边的积雪底下发出咕咕的流水声音,但就是看不到其踪迹。这时候很少人说话,只有领队在对讲机上不时的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在这样的世界里,人容易置身世外,工作的繁忙,竞争的压力,不平的待遇,人间的冷暖……不知不觉间都放下了。看着素白的世界,我们的眼睛是明快的,我们的脚步也是轻快的,身心也是轻松的,杨教授和金先生唱起了西北民歌,唱到高音处,他们的嗓子破了,像狼嚎似的吼着,可我们一点也不觉得难听,这发自内心的原生态的声音,是大山深处西北汉子的粗狂,是由内而外的释放,是真心的流露,是自然的流淌,我们都鼓着掌齐声叫好。正在这时,突然传来了重重的迪斯科音乐,一个小伙子背着包,包里装着音响,带着欢快的音乐,超越了我们,他的脚步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摆着蹦跳着爬山,手上还摆着迪斯科狂舞的动作,我十分的佩服,艰难的爬了三个小时的山,我累的精疲力尽,已经出过两次汗,内衣都湿透了,我拄着双杖,一步又一步艰难的爬行,看他竟然能轻快的跳跃式的爬山,我十分佩服,脱口而出问了一句,小伙子你多大了。他头也不会的,说26了。金先生也感叹的说,他这个年龄也就是大学刚毕业两年时间,这么年轻,这么大的雪,走出城市的灯红酒绿和世俗繁忙,来到深山里,比我们当年强多了。是啊!的确如此,我在他这个年龄,一心想的是工作和学习,忽视了休闲和娱乐,也很少锻炼身体,老了才觉得惭愧,才觉得把日子过反了,把生活、娱乐、休闲和工作及健康的关系搞糟了,才50出头,就觉得自己沧桑了,不行了,爬山气喘吁吁了,路上遇到几个六七十岁的老头,他们都比我强,杨教授告诉我说,上次他爬山遇到一个81岁的老头,这些话我记在心里了,我要向他们学习。

爬过几重山,回头远远看去,留下的是自己走过的脚印。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人到了一定年龄,回过头看,功名利禄,也不过是过眼云烟,看到人家七老八十还能爬山,还有什么能比过这更实在的。

山上碰到了很多登山队,有深呼吸、探路者、鹰之队,大喘气任我行……等,领队有钢妹、幺妹等众多漂亮妹子,三人一伙,五人一队,结伙成行。人是世界上最大的风景,你看,那一个个美女穿红戴绿,走在雪地上,多么妖娆和婀娜多姿,有一个近40岁的资深美女,放下大大的旅行包,掏出五颜六色的衣服,不惧寒冷,在山上换了一套又一套,摆了各种各样的pose姿势,相片照了一张又一张,我最欣赏的是他穿着一套素白的衣服,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脚踏白雪似踩在云彩上,微风吹动,衣袂飘飘,脖子上围着红红的毛巾似一团火,大胆热情,活出自我,热情奔放,尽情的释放着她的美,她的情……这算是活出滋味的人了。

路途遥远,来回15公里,路上还要赏景照相唱歌,甚至还要做点别的什么。因此爬山的速度都很快,这山路好多路段年久失修,乱石林立,悬崖峭壁,拐弯抹角,稍不注意,一脚踩空,已哧溜下去好几米,爬得又担心,又艰难。我十分努力和大家保持同样的速度,以确保随大流走对路,不会误入歧途迷路,为整个队伍负责任。

山,真是高不可攀,一山看着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高,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的“庐山真面目“,不上山觉得没有征服它,有挫折感,上了山,前面有一座更高的山挡着,又一个山口,又一个岔路,又诱惑着你,考验着你,人生真是艰难,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山下坡,再上坡,再攀登,可前面永远有高峰。从山下望着山顶,山坡铺满了白色的积雪,如新娘子的婚纱,拖着长长的裙袂,舒展的往下飘着,拖拽着,舒缓着,漂亮极了。想象力再丰富一点,这冬天的山,是一个素面朝天的老妪,这雪为群山打上了底粉,装扮了世界,也美了这个世界。这大雪就是这个天地最好的化妆品,也是最好的美颜营养剂,待到寒冬过去,春姑娘来了,这雪就滋养着树木枯枝再生,新枝发芽,绿了人间,山花烂漫。

到了卧佛寺,快12点了,杨教授看我太累,提前给我要了一碗油泼面,我摘掉手套,手冻得哆哆嗦嗦拿不住筷子,可这丝毫挡不住我饥肠辘辘的肚子,张大嘴迅速扒拉着,很快的就吃完了。

抹了把嘴,向南看,迷雾茫茫的山崖峭壁上立着雾蒙蒙的灰色建筑,那就是卧佛寺,殿庙依山而筑,巍峨矗立,这寺庙是由凌空盘旋在悬崖峭壁上的五层转角楼而得名,房屋依悬崖而附,道路险峻,惊险异常。看着就发怵,既来之,则登之,硬着头皮,战战兢兢,攀爬而上,过南天门楼,台阶突陡,需抓扶栏,回旋弯转,才能到悬崖顶上,入玉皇楼,如一线天楼洞,有一老年居士从内室出来要求买门票。游完西佛洞,下四层看吕祖洞,再下三层观五佛洞,依次济公洞,庙虽小,神和佛却多。下到最低层是石佛洞,佛像洞前挂着几条善人赠送的红番和牌匾,洞窟四周还挂了几张印有卧佛寺传奇及来源的宣传牌。四拱石窟中,石佛双目微合,面容慈祥,这是很出名的卧佛,这个寺庙依卧佛而得名。再攀升回到玉皇楼后殿堂,过猛虎石就到达五菩萨殿,出五菩萨殿,到东侧有条石梯路,宽容两个相侧而过,路红漆大字“回心仙石”。

刚才吃了饭,力气也上来了,又拜了佛菩萨,精气神也有了,接着又出发了。过了卧佛寺,大部分的路都是在山顶的梁上走着,视野开阔景色更好,雪天的远山雾蒙蒙的,有点远山淡水的感觉,山脉庞大,一条一条的静窝在大地上,一山一景,真是感到自然的伟大,人的渺小。山顶上满是一片莹白,白雪皑皑的山岭,树干上托着白白的雪堆,莹白的草,一时间,我们恍若置身于童话的冰雪世界,看近处一簇簇山芦苇和杂草,那一株株,一簇簇,枝杆如针,瘦瘦的干干的硬硬地刺向天空,头上举着飘逸的一缕白发,融在雪粒和雾凇中,似年代久远的琥珀,雪粒包裹着,雾凇渗透着,冰碴坠着,如花如画。那杂草丛生中,一枝枝,一叶叶,一串串上的雪团,若桃花,若梨花,若冰若雾,泛着玉样的清辉,冰清素雅,绝美无比。金先生一边照相一边赞叹道:“这真是一片有一片的景,一枝有一枝的美,一叶有一叶的趣。“

沿着山|顶的羊肠小径,越走越深,中间还有一条叉路,杨教授说:“这条路近一点,走的是弓背,陡峭不好走,但也能到上王村。“

走十多里山路,我终于爬到了翠微宫这个山口了,能看到沣裕口的国道和上王村的山村了,大家都累了,饿了,找了个农家乐,坐在屋子里烤火歇息吃饭,我摘掉护膝松动一下,膝盖的裤子湿湿的,冒出了丝丝汗气。杨教授介绍说:“黄峪寺村在唐代时为翠微宫,是皇家避暑的一座宫殿,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此,之后改翠微宫为翠微寺以示纪念,因为有皇家寺院所以民间将这道峪口称为皇峪,久而久之皇峪传为黄峪。“一个多么有作为的封建帝王,在这里谱写着辉煌的历史,想当年,走南闯北的旅人、商队、还有那千军万马的铁蹄,在此演绎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被史书传颂着,多少民间传说,一代又一代在此流传着,如今却被千年的风霜磨灭,却寻不到皇家夏宫的遗迹,没有发现石阶,更没有木梯,现在这里却成了一片废墟,随着时间的流逝,皇家的宫殿和寺庙早已荡然无存,但是历史浓缩成为的一个地名却流传至今。

再往下走就是黄峪寺了。这段登山路上山下坡也就结束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