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历代皇帝教崇祯治国 第19章 孙承宗和徐光启

作者:当年大表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9:30:5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朱棣说到最后,大有恨铁不成钢之情。

崇祯吓得连连摆手,“成祖爷,小子怎么会是绝情绝义之人。

裁退的军士,小子打算让他们自愿组成商帮,专业承揽朝廷各部和勋贵的土建工程。

比如工部要修建宫殿、五城兵马司要修缮城墙,各个勋贵家中修建府邸,都可以找这些商帮承建。

朝廷部门只负责设计、监工和验收,建造由商帮负责。

工程验收合格后,朝廷各部再把费用付给商帮。

如此一来,朝廷官员就有更多精力管理国家大事;

退伍的军士就有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不至于走投无路。”

朱棣点了点头,“人有了活路,才不会造反,你这步走得不错。”

...............

时间过很快,崇祯正打算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时,彩霞又包裹着两人离开。

11月中旬,徐光启、孙承宗各自带着数名家仆进入京城的朝阳门。

望着熙熙囔囔的人群,徐光启唏嘘不已。

两年前,自己曾因不满阉党主政愤然辞职回老家翻译西学,本以为自己就此在老家终老。

没想到新皇登基不久就下旨将自己召回中枢,传播西学的愿景又萌芽于心中。

“孙师,今日重返京城。

在下感慨良多,士别两年,京城依然令人神往。”

“呵呵,你我估计此生都是要烂在深宫大院里咯。

天子诏令一到,老夫便星夜兼程赶来。”

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正指点着京城的新变化,一行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在控马缓步穿过人群。

锦衣卫的目光搜寻到徐、孙二人,迅速策马到其跟前。

锦衣卫千户高文采立即翻身下马,恭敬地抱拳行礼。

“敢问两位老大人,可是奉旨进京的孙帝师和许子先大人?”

孙、李二人相视一眼,尔后道:“我们是,你是?”

高文采确认二人后,大喜道:“下官锦衣卫千户高文采,奉陛下之命特意前来迎接两位老大人进京,两位老大人请。”

高文采说完就让一旁的锦衣卫把雇佣的马车拉过来。

上马车前,孙承宗好奇地问:“我二人达到京城前,没曾通知京中亲友,陛下何以得知我二人今日入京?”

高文采扶着徐光启坐好,笑着说:“陛下盼二位老大人如同星星盼月亮,曾一日三下令运河各钞关。

见到两位的船只,务必迅速禀报。

如今两位老大人返回京城,陛下有两位老大人的辅佐,我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孙,徐二人整了整衣服,向紫禁城方向拱手道:“臣受皇恩,必当誓死报效陛下。”

高文采高兴地甩了一下马鞭,马车往东华门走去。

孙承宗,乃帝师,督师蓟辽,拓地四百里,开屯田五千顷。

其一手打造山海关防务和关宁锦防线,死死地将后金拦在关外。

徐光启,乃朝中少有的学问大家,且是精于火炮研制。

眼下,陛下正欲改革京营,大规模装备火器。

两位老大人此时到来,陛下犹如如虎添翼。

高文采轮流派人向宫中禀报行程,当崇祯知道时,孙、徐二人的马车已抵达东华门。

“王大伴,让高文采把两位老大人迎到奉先殿,朕亲自迎接。”

马车进入东华门后,右拐。

穿过文华殿,穿过慈庆宫,最后在奉先殿前停下。

孙承宗和徐光启掀开门帘时,只见一个身穿明黄滚服的少年人站于阶下。

少年人剑眉朗目,庭如满月,贵气逼人。

崇祯向前小跑几步,扶住了正想跪下的孙、徐二人。

“两位老大人,无须多礼。

朕日夜盼望二位老大人,如今终于等到了。”

崇祯的降阶礼遇,让两位老先生双眼湿润。

“臣何德何能,劳圣天子等候,臣实在愧不敢当。”

“老大人客气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如今朕身边有两位老先生,乃大明的福气。”

说完,崇祯一手牵一个,往乾清宫走去。

君臣行礼后,三人依次落座,崇祯开门见山道。

“孙大人,徐大人,如今大明外有后金侵略,内有奢安之乱。

另,国家财政赤字过大。

去岁,大明一年税收不过3000万两。

然,辽东开支达680万两,奢安之乱开支500万两,再加上官员俸禄、宗室开支....国库早已虚空。

地方有叛乱,军士又被欠饷。

长期如此下去,朕恐祖宗基业将毁于朕手中。

为挽救颓势,朕欲进行改革,还请两位老大人助朕。”

刚坐下的孙、徐二人吓了一跳,两人本以为异族之乱,乃芥藓之疾。

只需朝廷选良将,大军一到,即可平定叛乱。

没想到,大明已危如累卵,两人才发现在途中相互交流的看法不足以应对眼下的局面。

孙承宗沉吟了一下,担忧道:“陛下中兴大明拳拳之心,老臣深赞同。

然则改革,究竟是如何改呢,还请陛下为老臣释疑。”

一旁的徐光启连连点头。

“朕打算从军队、人才和器物三处着手。

朕欲请孙先生担任兵部尚书,协助朕改革五军都督府和京营。

有了一支新的军队,朕就相当于有了刀。

凡阻止改革,劝说无效者,朕令铁骑破之。

待京营改革完毕,朕将军队改革推向九边。”

崇祯咽了一口水,重新说道;“至于徐老大人,朕想让你担任兵部右侍郎,专心于火器研制和人才培养。

如今火器虽然容易炸膛,但绝对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待火炮改良后,朕欲全军装备火器。

那时即使对上野猪皮骑兵,朕仍然不惧。

人才一道,朕希望徐老协助改革学校制度,将国子监改为大学,为大明最高学府。

其后,在大明境内铺设中学和小学,令大明七岁以上的稚童都可以接受启蒙教育。

此外,朕打算大力引进西学,开设算学、地理、物理等科目。”

崇祯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两位老先生陷入了沉思。

徐光启的心情尤为激动,他今年已经65了。

他前半生一直致力于翻译西学,试图将西学引入大明,为大明死气沉沉的学术注入新鲜的空气。

但奔波大半生,非但毫无进展,反而被迫辞官回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