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历代皇帝教崇祯治国 第39章 两局改革

作者:当年大表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10 09:30:51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依陛下之见,该如何调整两局呢?”

一旁的徐光启不解地问道。

崇祯沉吟了一会,说道。

“两局进行合并,改名为大明兵工厂。

原有的监督内臣全部撤出,大明兵工厂转到兵部名下,由兵部领导。

工部原本向各地征收的原料,由实物改为银两,户部代为征收。

武器验收和存储的管理权从兵部转到五军都督府的经历司。

日后,五军都督府先将采购武器的数量、种类的清单提交到兵部,由兵部来审核。

兵部批准后,再把采购清单转到兵工厂。

兵工厂接到清单后,自行购买原料,制造武器。

武器制造完成后,五军都督府的经历司进行验收、储存。

如果武器不合格,经历司有权将武器退回给兵工厂重做。

如有人昧着良心将劣质的武器入仓,让九边的将士拿着类似烧火棍的东西作战,那就不要怪朕的刀不利了。”

崇祯的一番话让三人陷入了沉思,其中工部尚书薛凤翔脸色变幻不断。

按照陛下的方案,工部最为吃亏,不仅丢失了两局的管理权,还丢失了对地方征收原料的权力。

少了这两样,工部的官员也就少了两处捞油水的地方。

兵部虽然没有了武库的管理权,但是得到了兵工厂的管理权和武器采购订单的审核权。

一换二,不亏。

而五军都督府的受益最多,不仅可以自己根据需求制定武器的采购,武器的验收权和管理权也掌握在手中。

如此一来,那些粗制滥造的武器,五军都督府就可以拒之门外。

往日,两局给什么武器就用什么武器的糟心局面将不再有。

“此外,兵工厂的工匠待遇也必须提高。

今日天气如此寒冷,工匠们却身穿单衣,这让人怎么干活呢。

日后,兵工厂的工匠不再受匠籍约束,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职业。

官奴也不能锁上脚链,并且为官奴制定劳作奖励,达到一定的要求可脱掉贱藉。

在兵工厂内,务必实施流水线作业。”

三人对视了一眼之后,徐光启又是第一个出声。

“陛下,何为流水线作业?”

崇祯语塞了一会。

流水线作业大概在十八世纪中才出现,比现在还要晚一百年,难怪三人不懂。

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崇祯耐心地解释道。

“流水线作业只是一种生产方式,指一个人只专注处理某一个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产量。

例如,板甲的制作流程有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稜、精磨等。

眼下,都是一个人负责制造一套板甲。

如此,对工匠的要求非常高,每一步工序都需精通。

另外,也容易出错,毕竟个人精力有限。

如果每一步都只让一个人负责,那么对工匠的要求不高,还可以大规模地生产。”

徐光启陷入了沉思,他最近的火炮研制一直不是很顺利,导致一直不敢请崇祯过去视察。

如果火器的研发也采用流水线会不会有帮助呢。

几人再商议一阵后,最终附和崇祯的建议。

一来,两局的腐败和混乱的确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九边的将士早已对两局生产的兵器怨声载道。

二来,如今陛下风头正盛。

锦衣卫和京营都牢牢控制在手中,阉党和东林党也被陛下打残。

锦衣卫的百户梁九在皇庄掀起腥风血雨,宫内的两位实权太监因此事已被杖毙。

听闻都知监的高宇顺,已在清查御马监管理的牧场、皇庄、皇店,不知到时又有多少人头落地。

在返回乾清宫的路上,徐光启一路低头沉思。

最后,咬了咬牙上前对崇祯道:“陛下,自臣返京以来,一直专心于火器研制。

奈何,进展甚慢。

今日听陛下讲解了流水线作业,启发良多。

不知陛下今日是否有空,不如和臣一起视察一番军械监?”

崇祯停下了脚步,转头道。

“徐老无须担心,朕深知火器的研制急不得。

朕还年轻,等得起。

也好,闲来无事,今日就和徐老、孙老走一遭军械监。”

徐光启连连叩谢谢崇祯的理解,手一伸,便前方带路。

一路上,徐光启还提到他把自己的得意学生孙元化也召入京,如今正在辅助自己研制火器。

看到崇祯疑惑的眼神,徐光启便推销起自己的学生。

孙元化,字初阳,南直隶嘉定人。

自幼天资异敏,好奇略,万历四十年中举人。

师从自己后,醉心于西方数学和火器,认为对付辽东建奴的利器必为火炮。

1622年,孙元化成功仿制西洋大炮。

1622年,孙承宗经略蓟辽,用孙元化筑台制炮主张,筑宁远城。

1626年,努尔哈赤攻宁远,被西洋巨炮击伤而亡。

只可惜,因得罪魏忠贤而被黜,回嘉定。

听了徐光启的介绍,崇祯总觉得孙元化此人名字颇熟悉,好像在哪听过。

思考了很久,终于想起了。

孙元化,明末大名鼎鼎的军事技术专家和火炮专家。

历史上,孔有德和耿仲明叛乱后,带着孙元化研制的火炮投向后金。

自此,后金的武器由刀箭的冷兵器时代进入火器时代。

幸好自己提拔了他的恩师徐光启,不然就要错过了这位火炮专家。

这样的火器人才,自己可要好好对待。

来到军械监门前,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站立于前。

“初阳见过徐师、孙师。”

中年男子躬身对徐光启和孙承宗道。

看来,此人就是闻名不如见面的火器专家——孙元化。

在徐光启的引荐下,孙元化确认眼前的年轻人为当今陛下后,赶紧躬身行礼。

“罪臣孙元化见过陛下。”

崇祯上前把孙元化扶起,温和地道。

“孙卿的过往,朕已理解清楚,委屈孙卿了。

如今,孙卿重回京中

朕希望孙卿可一展平生所学,为中兴大明舔砖加瓦。”

崇祯的一番话,令孙元化眼眶发红,一年多的委屈终于得到了澄清。

进入军械监,一张长桌上分别摆了四把火器。

孙元化为众人逐一讲解道。

从左往右,四把火器分别为三眼铳、鸟嘴铳、鲁密铳、西洋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