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石碣村一战,已然过去半月有余,虽仍旧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朝廷吃了败仗,竟无任何作为,更是让不知情的吃瓜群众百思不得其解。
但晁盖觉得如今大家的关注量早已下降许多,因此跟宋江商议过后,觉得是时候带着诚意前来拜山了。
只是宋江碍于身份,并未前来,只将银钱交由晁盖,一并带往梁山,除了银钱,晁盖还带来粮草、生铁、布帛等物资,可谓是诚意满满。
虽无宋江相陪,但晁盖却是带着至交好友吴用,齐上梁山。
吴用此时乃是东溪私塾的教书先生,表字学究,号加亮先生,倒也算是精通文韬武略,因此平日里没少替晁盖出谋划策。
二人私交甚好,晁盖出言相邀,吴用自是不会拒绝。
武大郎收到消息的时候,那晁盖已带着吴用,并价值万余银两的诚意,到了金沙滩。
梁山便在眼前,二人不由打量起来,但见这梁山第一道关卡,甚是壮观,喽啰井然有序,巡逻不止,左右更是竖着两杆十余米的杏黄大旗。
左侧写着为民除害,右侧写着替天行道!
那晁盖见八个大字龙飞凤舞,遒劲有力,不由赞道:“好字!好汉!好一个梁山!”
吴用却是眉头微皱:“这梁山寨主,看来不太简单啊!”
二人说话之间,已随着朱贵的引路,上了金沙滩,便见数百喽啰,分立两队,其中武大郎携史文恭等人缓步走来。
“久闻托塔天王晁盖乃江湖豪杰,如今得见,果不其然!”
武大郎人未到,话先起。
“寨主谬赞,虚名而已不足挂齿,今日不请自来,多有叨扰,还望寨主海涵!”
这晁盖混迹江湖多年,寒暄套路自是门清。
众人一一见面行礼寒暄,便跟着武大郎,朝着聚义厅行去。
一路上,晁盖跟吴用见这梁山众人各司其职,一切井然有序,自是忍不住震惊不已。
晁盖因腰缠万贯,自己的庄园虽不如梁山大,但家丁却也没少养,而去都是自己精挑细选,有些功夫底子的,如今看见这梁山喽啰,竟是生出自卑感来。
那吴用却是话外话外有话的说道:“素闻梁山兵强马壮,如今一见,果不其然,难怪那朝廷官兵落败!”
武大郎闻言,却是淡笑敷衍道:“倒是叫先生笑话了,不过是群乌合之众,上不得台面。”
嘴里说着,目光却是打量起来。
《水浒传》原著之中,不乏心狠手辣之人,但若论阴毒,这吴用足以排进前三之列,无论是跟着晁盖,还是跟着宋江,可都没少出阴损招数。
这人上得梁山后,极尽拱火之本能,立刻唆使林冲火并了王伦,让晁盖成了新任寨主。
如今跟着晁盖拜会自己,若是晁盖想上梁山,这吴用不用说,自是站在晁盖一方。
武大郎思忖之间,众人已到了聚义厅中。
那晁盖这才抱拳朗声道:“好叫寨主知晓,我早想拜会寨主。因此今日特备薄礼,左边是我带来的,右边则是郓城县宋江宋押司托我带来送给寨主的。只求寨主高抬贵手,不寻东溪村以及宋家村的麻烦!”
武大郎闻言却是愣了一下,原来这晁盖不是来落草为寇的,不过当下也就释然了,如今的晁盖日进斗金,黑白通吃,自是没有落草为寇的理由。
“晁天王客气了,我梁山并非打家劫舍的匪徒,方才在那金沙滩想必二位也都见到了。我梁山打的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旗帜,自不会动群众一针一线!我们只对乡绅恶霸下手,素闻晁天王仗义疏财,自是不会打扰东溪村。”
那晁盖闻言,不由松了口气,笑道:“早知大寨主仁义,如此晁某便放心了。”
二人又是客套几句,武大郎便命喽啰准备酒席。
当下又让梁山七个头领作陪,款待二人。
酒过三巡,武大郎却是话锋一转,令喽啰取来一斗精盐。
“晁天王便是不来梁山,我也准备见一见你,如今择日不如撞日,我这里有笔大买卖,不知晁天王意下如何?”
那晁盖看了看精盐,不由问到:“寨主所指,可是这私盐的买卖?”
武大郎点头笑道:“正是!素闻京东一带晁天王乃最大的私盐商贾,晁天王不如看看,我这私盐品相如何?”
晁盖愣了一下,伸出手指沾了些许,放进嘴里品尝一番后,不由惊道:“此乃上品,便是西羌青盐,上品池盐也多有不及,只是不知寨主从何而来?”
武大郎自不会告诉晁盖,自己制盐之法,以北宋如今的背景,捣鼓一些精盐出来,对武大郎而言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宋徽宗时期仅仅京东一带,粗盐便可卖到三十文每斤的价格,甚至更高。
至于精盐,那则是可遇不可求,唯有达官贵人方能享用,价格更是直逼百文以上每斤,普通民众自是无力消费。
至于京东之外的贫瘠之地,这盐巴的价格就更高了。
晁盖从事私盐贩卖由来已久,虽也往里面掺和些小沙子之类的,但较之官府,却是显得有下限的多。
晁盖的万贯家财,十之八九都是靠着这贩卖私盐得来的。
因此武大郎自然不会放过这块大蛋糕,原本想要自己出手,但如今梁山人手不足,今日晁盖来访,便正好当个供应商,少赚一点罢了,却少了不少麻烦。
那晁盖看着斗中精盐,却是问到:“不知寨主准备如何做这笔买卖?”
武大郎笑道:“晁天王只需供应粗盐给我,我将粗盐提炼成精盐,再由晁天王出手,如何?”
虽然如今梁山库存银钱也有将近二十万两,算是一笔巨款了,但梁山只会愈发壮大,到时候安顿家眷,练兵打仗,配套的武器装备,抚恤金等等等等,都是巨额开销。
这点钱,怕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的。
晁盖身为京东最大的盐枭,自然成了武大郎最佳的合作方。
晁盖略一沉思,再次问到:“不知寨主这精盐价值几何?”
武大郎笑道:“每斤九十文,晁天王觉得如何?”
晁盖略一思索,便当即点头,这等品相的精盐,就算放到东京汴梁,也不愁销路。
北宋经济发达,虽然底层百姓水深火热,但上层达官贵人,却是各个都脑满肠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