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畔的无头女尸案 第19章 专线调查

作者:大渔翁 分类:悬疑 更新时间:2024-04-10 16:20:33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从河畔乡政府到米粒集渡口大约有六公里,平时开车不要十分钟,前几天的暴风雨把路基给冲坏了,车辆暂时还无法通行。当前正是农村大忙季节,也找不到人来抢修,于是我们只好步行了。

天刚刚蒙蒙亮,启明星还高高地挂在头顶上。路上还看不到行人,周围静悄悄地。只有路旁的草丛中的各种小虫子吱吱地叫个不停。

宁静的原野,清新的晨露,泥泞的小路伴随着两个赶路人缓慢地向黄河边延伸。

曾毅和仲安华用了一个小时才赶到米粒集渡口。船老大张明清站在船头,看见他们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打招呼了:“同志,要过河吗?”

“是的,那就麻烦你了”仲安华答道。

“不要客气,快上船”张明清说。曾毅和仲安华刚在船头站稳,小船就象箭一样射向对岸。

河水的流速慢了许多,清澈了许多。远方的河面上飘着一层薄雾,轻轻地依偎在这古老的运河的怀里。微风携带着泥土和野草的芬芳扑面而来,令人陶醉。忽然,从天际边的地平线上跃出一轮红红的火球,金色的阳光洒满河面。

“哎!到岸了。”这一声把曾毅又带回到现实之中。

“曾局长早!”站在岸边的南吴集派出所长马金山与曾毅、仲安华在打招呼。

“早啊!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曾毅问。

“接到仲指导员的电话我们就过来了,这儿行走不方便,我们还带了两辆自行车。”马金山说。

“那好,我们就直接到南吴集。”曾毅说。大家推着自行车上了古运河大堤。

古运河大堤上有一条四米多宽的石子路,路两旁长着一排排十米多高的意杨树。

河堤外是古运河,一眼望去宛如青丝般的玉带,河边长着一片片杨树,恰似翡翠镶嵌在玉带的两旁。

河堤内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色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在晨风的吹拂下,轻轻地摇曳着,它仿佛在告诉人们:‘成熟了,收获的季节到了。’

晨风,美景,好天气,好心情,大家在不知不觉中就赶到了南吴集。

这时候,街面上已经有了许多行人。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今天南吴集街‘逢集’,所以开市要早一些。”马金山说。

“逢集”是苏北农村贸易市场所特有的一种习俗。它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在当时集体劳动要有计划性和统一性,这和农民喜欢经常上街赶集的习惯就产生了矛盾。为了方便管理,又不影响村民的正常需求,地方政府就想了一个办法,把原来天天赶集,改为三到五天大家集中赶集。在那个流通不够发达,物资十分紧缺的年代,这一措施很快就被群众所接受,并且形成了习惯。

“到了,就是那一家。”马金山指着右前方的一家店铺说。

曾毅顺着马金山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这是农村街道上常见到的一种门面房,四方四正的有二十多平方米。门前支着两个衣架子,店主正在把室内的衣服拿出来挂在架子上。

“老板正在忙着呢,我们等一会再过去。”曾毅接着说:“先到对面的早点摊子上坐坐。”

“好啊!顺便把早饭给吃了,我早就饿了。”仲安华说。

早点摊子很简单,两张小方桌子,几个小方凳子,旁边还摆着两个大炉子。一个在炕烧饼,一个在炸油条。

这时候摊子上刚好没有客人。我们刚坐下来,一个老板模样的中年男子就凑了上来。

“陈所长,是什么风把您给吹过来啦!需要上点什么?”中年男子说。

“我们一共四个人,你看着上些够吃的就行了。”曾毅说。

“快去上吧,我们还有事情呢!。”陈所长转身对曾毅说:“他叫汪希玉,每天早上都在这里摆摊子。”

“四份早点马上就上嘞!”中年男子吆喝了一声,正准备走。

“汪老板别忙着走,坐下来我们想跟你打听一些事情。”曾毅说。

“这你们算是找对人了,南吴集街上的事情没有我不知道的。”看来这个汪希玉不仅是一个健谈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很饶舌的家伙。

曾毅问:“听汪老板的口音,应该是本地人吧?”

汪希玉回答说:“是啊,老家就在街东边”

曾毅接着问:“干几年了?生意好做吗?”

汪希玉说:“我做这一行有十几年了,生意嘛还可以,比种地要好的多了。”

曾毅问:“到这儿吃早点的人多吧?”

汪希玉回答:“还好,每天早上来吃早点的人不少忙得很。我们街上站长桩子的就两家,街西边还有一家,市口要差一些。”

曾毅问:“到你们这儿吃早点的有外乡人吗?”

汪希玉回答:“主要是外乡人,本街上的人不多。”

曾毅问:“是过路客多,还是回头客多?”

汪希玉回答:“当然是老客户多了。特别是到逢集的时候,周围几个乡镇的农民都喜欢到我们这儿来赶集,吃早点的人自然就多了。”

曾毅问:“河畔乡的村民也到这儿来赶集吗?”

汪希玉很自豪地回答:“周边乡镇就是我们这条街最大,逢集的时候街上都挤不动人。河畔乡靠这边几个村的村民都喜欢到这边来赶集。最近农村大忙,过来的人要少一些。”

“想跟你打听一个人?”曾毅说。

“你们要找什么人?”汪希玉问。

曾毅说:“是这样的,我们公安局在这儿有几家扶贫对象,最近遇到一些困难,请我们帮助。麦收后就要插秧了,在这个接骨眼上这几家的犁和耙坏了,大忙季节也找不到人修,上天我们到村里去,他们就提出这个问题。不知道你们这儿有没有会修农具的木匠?”

“有到是有,但是好像现在都不做了。”汪希玉思索了一会,接着说:“外地的我到是可以给你们介绍几个。河畔有一个周木匠,手艺不错我认识。他经常到我们这儿来赶集,前几天还过来的,就是在我这儿吃得早点。”

“他叫什么名字?”曾毅问。

“什么名字不知道,只知道姓周,大家都叫他周木匠。”汪希玉回答。

“是河畔乡哪个村的?”曾毅紧接着问。

“说不清楚,你们要找这个人很容易,到隔壁农具厂问一下就知道了。他经常到农具厂找活干,那儿的人都知道他。”汪希玉说。

“你说的这个人最近是什么时候在你这儿吃早点的?请你把具体的时间、过程详细地给我们说说。”

“大概是在上个星期五的早上,也就是7月9号。我刚出摊子没有一会,他就过来了。当时还没有什么其它客人,我就主动过去和他聊了一会。”

“都说了些什么?”曾毅问。

“没说什么具体的东西,就是瞎聊。我问他这么早过来干什么?他说想乘早集找点事情做做。我又问他,家里的活都忙清了吗?他说忙得差不多了。

过后,他就不再答理我。眼睛盯着对面在那儿发呆。后来他从口袋里掏出五块钱,朝桌子上一扔转身就走了。

我跟着就追了过去,‘等一下,还要找钱呢。’他头也不回的就走了。我还说了一句,这家伙头脑有病了。”

听到这里曾毅朝仲安华望了一眼,仲安华向曾毅微微的一笑,紧接着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抽出几张照片,摊在汪希玉面前的桌子上说:“你看看这里面有没有你认识的人”仲安华说。

汪希玉好像就这么很随便地看了一眼,很快就从里面挑出一张照片说:“这个就是周木匠。”

“周木匠给你的五块钱还在吗?”仲安华连忙问道。

“还就巧了,钱还在。因为都是熟人,我怎么好随便多收人家的钱呢?我就顺手把那五块钱放到桌子下的抽屉里,等他一会来拿,后来,我一忙就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谁知道他到现在都没有来。我想那钱应该还在吧?”汪希玉自言自语地说着。

并随手拉开桌子下面的抽屉,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正平平地躺在那儿。

“汪老板这五块钱我们要用一下,给你五块钱。”仲安华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五块钱递了过去。汪希玉推让了一下还是把钱收了。

仲安华问:“汪老板,我们的同志来调查的时候你是怎么说的?”

汪希玉挠挠头,很不好意思地说:“米粒集渡口发生了杀人案件,我老婆不让我瞎说,害怕招惹是非,所以昨天警察来调查的时候我就推托说没有注意。这件事情我做的不地道,我承认错误。”

“既然你现在能说实话,我们也就不再追究了。这件事情不要再和别人说了,如果周木匠再来,钱你照退就当没这回事情。”仲安华认真地叮嘱汪希玉。

这时服装店的摊子已经摆好。江美琴看见我们走了过去,就主动地迎上前来,和马金山打招呼说:“陈所长早啊!”

“江美琴,今天来找你了解些情况,希望你能够实事求是的讲,不要说瞎话。这几位是公安局的同志,等一会他们要问话,你一定要认真回答。”马金山严肃地说。

“陈所长我这个人从来不说假话,你们需要了解什么情况就说吧。”江美琴回答说。

“好,我们就到屋里谈吧?”马金山转身对曾毅说:“她叫江美琴,是服装店的老板。”进屋以后大家简单地和店主寒暄了几句。

曾毅单刀直入直奔主题说。“江美琴,我们还是想了解前几天许贵查到你家小店的情况,希望你能够如实反映情况,这对我们很重要。”

“好的,一定一定。”可能是看见我们刚从对面过来的缘故,这时的汪美琴显得有些诚惶诚恐的。

汪美琴说:“我是一个老实人,并不想欺骗你们。刚开始的时候我说的都是真话,但是你们公安局后来又来了几拨人反复的问,我被问烦了。害怕老是这样会影响我做生意,而且还会招惹是非,所以我干脆就说许瘸子根本就没有来过,这样你们就不会再找我谈话了。

其实我也不想这样做,没有办法我只能这样自保。我错了,我现在向你们说实话,请你们要相信我。

真实情况是这样的,那天早上,比现在要早一些。我刚把店里的东西收拾好,许瘸子和一个女的就进来了。

挑了一件女式上装,试穿了一下在准备要付钱的时候,就听到那个女的说:‘死鬼不买了,快走,我要回家。’我听了很不高兴,但是还是跟着说,嫌贵价钱可以再降一些。那个女的拖着许瘸子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这时候我才注意到对面有一个男人正在直盯着他们两个人。我当时还想,这下子好了,主家找上门了,要有好戏看了。”

“那个人你见过吗?”曾毅问。

“那个人我不认识,以前也没有看见过。”江美琴回答。

“你看这里面有你认识的人吗?”仲安华把七八张照片放在张老板身边的一张桌子上,说:“你要看仔细啊!”

“这张照片是许瘸子。这张照片就是坐在对面小摊子上的人。”江美琴一边指着照片一边说。

“好,谢谢你的帮助。”仲安华说。

两个店主反映的情况基本吻合,那个迫使受害人匆匆离去的神秘人物终于浮出了水面。

上午十二时二十分,曾毅、仲安华匆匆赶到河畔指挥部的时候,沈军、马权发、张成雪等人接到通知后早已赶到等候在那里。

仲安华说:“早上我和曾局长到南吴集去了一趟。取得一些意外的收获。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那个迫使受害人突然离去的神秘人物初步认定就是周化田。

前期我们对周化田的调查工作虽然有所进展,但是要把目标完全锁定,证据还不够充分,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

现在最紧迫的工作就是要加快对周化田行踪的甄别工作。这是本案的关键一步,要确保各项工作迅速到位。”

曾毅说:“对周化田从现在开始要实行二十四小时的秘密监控。要把周化田的活动严密地控制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内,绝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这项工作沈队长你安排一下,把人员调整一下,审查许贵查的工作暂时放一放,移交给预审部门办理。马权发工作组抽出来准备突审周化田。

你们再谋划一下,立即安排侦查员化装侦查,贴靠到犯罪嫌疑人周化田身边又不要被他察觉。这样可以确保周化田随时都在我们的控制范围,防止犯罪嫌疑人行凶、逃跑或毁灭证据。

把周化田控制起来以后技术人员立即对周化田家里进行秘密搜查,以进一步获取证据。

另外这样做还可以为外围调查进一步争取时间。以上工作落实到位以后,在获取到周化田新的犯罪证据以后,立即对周化田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突审。

仲安华负责秘密搜查。张成雪继续负责对周化田的专线调查取证工作。马权发准备审查周化田,张成雪你们把已经收集到的有关周化田的材料立即转给马权发。

马权发要尽快地拟定出审查提纲,做好随时开展审查工作的各项准备。最后,再强调一下,一旦周化田出现异常举动要果断进行控制,立即组织突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