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一起房车行 第34章 32法门寺的故事

作者:沙枣树林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4-10 22:19:37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法门寺的故事

公元148年,也就是历史上东汉桓帝建和二年。西域安息国的高僧安世高,又来到了中国。这时住在白马寺的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虽已去世,但佛法在中国的传播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当安世高来到周原腹地的美阳城外时,见天色已晚,便在一个村头找了一间闲置不用的破屋,住下来休息。夜晚三更时分,正当他在暗夜里瞪着眼睛想心事时,忽见窗外一片红光划过,照得漆黑的破屋如同白昼。他急忙翻身起来,快步走出屋外,只见在破屋北部的不远处,平地射出一道霞光。那霞光五彩缤纷,直冲斗牛。安世高心中大惊,凭着自己多年的修行,坐即判断出这是佛门圣物显现的灵光,他向朝廷汇报,桓帝听后自然异常高兴,立即令静安法师等人跟随安世高到关中挖掘荒冢。安世高等一行朝廷臣僚、僧众来到周原腹地美阳城外,找了几十个当地乡民开始对荒冢进行挖掘,捺住怦怦跳动的心,指挥乡民向下挖,三尺黄土很快又被掘开,盛装19份释迦牟尼佛骨舍利的宝函露了出来。几百年的泥水浸泡,宝函外部已经锈渍斑斑,安世高剔去渍斑,打开每一个长颈壶中各装一份佛骨舍利,舍利在壶中灿灿发光,耀眼生辉,曜曜夺目。桓帝听取了安世高的建议,拨出官银,命白马寺高僧静安法师随安世高一道筹措分发佛骨舍利及在各地建造佛塔寺院事宜。二人领旨后,很快行动起来。他们决定先在关中周原腹地的“圣冢”之上建造宝塔,并在四周修筑寺庙,在塔下挖掘地宫,以存放佛骨舍利。很快,在周原腹地的荒冢上原比,架起了四层木塔。塔下的地宫中,存放着用紫檀香木做成棺椁,棺椁之内的金瓶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最大的舍利——指骨舍利。木塔上方书写着六个大字“真身舍利宝塔”。宝塔建成之后,一座庞大威严的寺庙随之拔地而起。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玉石山门上。高悬苍劲的“阿育王寺”(今法门寺)四个金色大字。从此,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又一伟大的佛教圣地、关中塔庙始祖——法门寺诞生了紧接着,西晋的会稽塔、东晋的金陵长千塔、石赵晋州的东城塔、姚秦河东的蒲坂塔、瓜州城东的古塔、沙州城东的大乘寺塔、凉州姑藏县塔、洛州故都西塔、甘州删丹县塔、晋州霍山南塔、代州城东古塔、益州福感寺塔、郑州超代寺塔、怀州妙东寺塔、并州汾明寺塔、并州榆杞县塔、魏州临菑县塔等十八座舍利宝塔,先后建成。十八份释迦牟尼佛舍利依次藏于塔中供奉。由于佛塔寺院在中国的普遍修建和佛骨舍利的适时分散,佛法犹如八面来风,四墙开花,很快在民间盛行繁荣起来。法门寺由于供奉的佛骨舍利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它在中国佛教界举足轻重的地位。法门宝塔和法门寺院也随着历史的沉浮、王朝的更换、帝王将相的喜好憎恶经历了它的兴衰荣辱,升降沉浮。法门寺现存的两面汉代铜镜以及地宫中挖掘出的汉代铜币,这些都可作为法门寺建于东汉时期的佐证。至隋代,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即一改周武帝的毁佛政策,开始弘扬佛教。到唐代,唐高祖李渊“取三藏为法宝,为诸法之门”之意,将阿育王寺取名为“法门寺”。此后唐太宗、中宗、代宗、昭宗等多次对寺塔进行修葺,地宫的规模也得到扩大。从来想不到,法门寺竟然这样大,比白马寺大多了。从东汉之后到明代穆宗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的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刀光剑影中,法门宝塔先后经历了四次大规模致命的洗劫,每一次洗劫,都使宝塔和寺院变成一片废墟。发掘资料证明,木塔定型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唐代,毫无疑问,塔形也就延续了唐代的风格。由于木塔底层周围设计了20个回廊柱,呈现正方形殿阁式,因而比砖石造的塔更多了一层奇巧生动的色彩。塔对面的大殿前放置着两个石刻,古拙中不失生动,草草几笔线条便勾勒出逼真的神态。我不禁驻足,凝神细看。石像脚下的资料介绍说,这石像是正统的唐代文物,虽历经千年细节部分多有磨损,但腾跃顾盼之间仍是充斥着一股泱泱大国的气度。明隆庆三年(1569),西安的两次地震除了震坏了香积寺、大小雁塔之外,也波及法门寺真身宝塔,木塔崩毁。宝塔的崩毁也造就了一段奇缘。四川的一位居士听说此事,便立志通过苦行来募得钱财重修宝塔。他不惜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肩筋骨上穿上长长的铁锁链,拖地行乞,到处募缘。所行之处,当地民众每每围观,赞叹者有之,毁骂者也有之,他都不为所动。就这样坚持下来,竟为恢复宝塔募化了不少资财。他为此事所写的诗至今仍嵌镶在法门寺正殿内的墙壁上,字字句句都是他为佛教事业甘愿牺牲的悲壮事迹。抄录如下:法门寺,成住坏,空中忽想痴僧债。百尺铁锁挂肩筋,欲与如来增气概。增气概,尔毋苦,好待当年许玄度。记得有次跟一位出家师父聊天,他不无感慨地说,法门寺的辉煌跟这些高僧大德对佛教的献身息息相关。每一次自然或人为毁坏之后的重建,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我们前行所踏的每一步路,都是无数先驱者的血肉所铺就。不管经历了多少风雨苦难,总体高度为13层、46米的法门寺宝塔,还是傲然矗立在周原大地了。它像一颗灿烂的明珠,映亮镀化了八百里秦川,它像一盏星夜的灯塔,照亮了苦海引渡者阴霾的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