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金生水源远流长 第245章 刘秀废了郭皇后

作者:叶还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3 16:28:45
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咱们今天来说说,邓禹大爷!

这位邓大爷呀,性格老实得跟那老母鸡似的,十三个儿子,他一个不落,都给他们安排得井井有条,学这个手艺,学那个手艺,简直就像是个开手艺培训班的。

邓大爷治家严谨,教育子孙有方,简直就是咱们后世的学习楷模啊!

他家里开销就靠封地的收入,从来不搞那些歪门邪道,就是一个邓老实!

再来说说这贾复小哥,他呀,刚正不阿,原则性强得跟那花岗岩似的。

一回家就闭门谢客,修身养性去了,简直就是活脱脱的宅男一枚。

朱祜他们这帮人还举荐他当宰相呢,可惜那时候刘秀大哥正忙着整顿官吏制度,没顾上这些功臣。

不过啊,侯爵里也就邓禹、李通、贾复这三人,能和三公九卿一起商量国家大事,可见他们多受刘秀大哥器重啊!

刘秀大哥虽然管得严,但对功臣们总是能包容、谅解,就算他们犯点小错,也是一笑而过。

那些远方的贡品美食,刘秀大哥总是先赏赐给诸侯们,连宫里都没剩多少,这些功臣们都能保住自己的地位和财产,没被收拾了,真是好运气啊!

哎哟,益州那边也给洛阳送来了公孙述的盲人乐师,祭祀用的乐器,五彩篷盖的车和帝王后妃专用的车,这下帝王出行的家伙事儿可就齐全了!

那时候战事已经平息,天下太平,公文和差役都简化了不少,比以前少了九成,真是轻松多了!

有一天,刘秀大哥任命冀州牧窦融当大司空。

窦融心里清楚自己不是刘秀的旧臣,一入朝就是高官,所以每次朝会都特别谦卑,就像那见到猫的老鼠似的。

刘秀大哥看他这样,就更亲近他了。

但窦融心里老是不踏实,几次想辞官。

他上书说:“我有儿子,每天教他读儒家经典,不让他学天文、算卦这些,就想让他老老实实做人,不想让他太出风头,更别提把那么大块地传给他当诸侯了!”

他还想单独见刘秀谈这事儿,但刘秀没让。

后来有一次朝会完,窦融在席位后面转悠,刘秀知道他想说啥,就让手下催他走。

过了几天,刘秀见到窦融,说:“那天我知道你想辞官,我就让手下告诉你天太热,让你先凉快凉快。今天咱们聊点别的,别再提辞官了。”

窦融听了,心里想:“这刘秀大哥真是个妙人,连借口都这么有趣!”也就不敢再提了。

到了五月,那匈奴又跑来骚扰河东郡了,真是没完没了!

汉光武帝建武十四年夏天,邛王任贵派使者来报告人口、赋税、治安这些事儿,刘秀就让他当了越太守。

秋天呢,会稽郡闹瘟疫了,真是多灾多难啊!

莎车王贤、鄯善王安也都派人进贡,西域各国受匈奴欺负,都想归附汉朝,想让朝廷重新设置都护。

但刘秀大哥觉得中原刚稳定,就没答应,这头脑清醒得跟那水晶似的!

再说那太中大夫梁统啊,这货简直是个心思缜密到头发丝儿都能数清楚的家伙。

这不,最近他给刘秀发了一封超长版的吐槽邮件。

邮件里写了啥呢?

嘿,原来他老人家在怀旧,说起了元帝初元五年那会儿,有三十四个死刑犯都捡回了一条命;到了哀帝建平元年,更是有八十一个死刑犯被大赦天下,其中四十二个还是亲手杀人的,结果也只是被“从轻发落”。

从此以后啊,老百姓都觉得“犯个法儿,小意思”,官员们对杀人这事儿也不以为意了。

梁统说啊,做皇帝的可得讲仁义。

啥是仁义呢?

仁就是爱老百姓,义就是坚守原则。

爱老百姓嘛,就得除暴安良;坚守原则,就得消灭祸乱。

这刑罚啊,得跟炒菜放盐一样,得适中,不能淡了也不能咸了。

高祖那会儿,可是按照天命制定法令,每条都恰到好处。

文帝呢,就把肉刑和连坐法给取消了,其他的都还是老规矩。

可到了哀帝、平帝这俩哥们儿,他们当皇帝的时间短,处理的案子也少,丞相王嘉就脑洞大开,几年间改了一百多条法律,有的改得离谱,有的改得让人哭笑不得。

梁统老人家就把这些坑爹的法律条文挑出来,附在邮件后面,给刘秀发了过去。

刘秀一看这邮件,赶紧扔给了公卿们去围观讨论。

光禄勋杜林也忍不住跳出来说话了,他说汉朝刚兴起时,废除苛政,老百姓都乐开了花。

可后来法令越来越多,连送点果桃、菜蔬都成了违禁品。

小事儿也判死刑,搞得有法不禁,有令不止,上下都互相打掩护,这弊病可是越来越严重了。

他觉得啊,还是沿用原来的法令条文好,别老改来改去的,搞得大家都晕头转向的。

梁统又发了一封邮件,他说自己并不是主张严刑峻法,而是要适中。

《书经》上都说了:“治理百姓,刑法要适中。”

适中就是不轻也不重。

从高祖到宣帝,天下太平;可到了元帝、哀帝那会儿,盗贼就多了,都是因为刑罚不适中,让那些法盲觉得犯法也没啥大不了的。

所以啊,减轻刑罚,反而酿成了大祸。对坏人施恩,那就是对好人的伤害啊!

可是这事儿啊,就这么被搁置了,没再往下讨论了。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的春季,正月二十三日,咱大司徒韩歆老兄可是闹了个大笑话。

他呀,性格直得跟钢条似的,说话从不拐弯抹角,刘秀皇帝都得让他三分。

可这韩歆啊,眼见天下要闹饥荒,他就跟刘秀皇帝直来直去地嚷嚷:

“皇上,这天下要乱啦,得想办法啊!”

结果,皇上一听,哎呦,这韩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直接给免了职,让他回老家凉快去了。

可这刘秀皇帝啊,心里还是过不去,又派使者去责备他。

这下好了,韩歆和他儿子韩婴,一合计,这皇帝也忒小心眼了,干脆就自杀了。

这韩歆啊,平时人缘好得不得了,这无罪被逼死,可把大家给气坏了。

刘秀皇帝一看,哎哟,这事儿闹大了,赶紧追赠钱谷,以最高的礼仪把他给安葬了。

咱这臣司马光又出来了,也忍不住要插一句:

“以前商王武丁跟傅说聊天时就说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韩歆啊,就是良药,可惜刘秀皇帝没听进去,这仁义圣明的帽子,可就得扣个缺角儿了!”

就在同一个月的二十九日晚上,天上突然冒出个异星,就在昂宿那地儿。

刘秀皇帝一看,哎呦,这是要出大事儿的节奏啊,赶紧任命了汝南太守欧阳歙为大司徒,让他来应对。

那时候啊,匈奴那帮家伙闹得越来越欢,州郡的官员们都快哭爹喊娘了。

刘秀皇帝一咬牙,派了吴汉大将军率领马成、马武等一众猛将,北上跟匈奴干架去了。

同时呢,还把雁门郡、代郡、上谷郡的官民六万多人,全都给迁到了居庸关、常山关以东的地方,让他们远离匈奴的骚扰。

这匈奴的左部一看,哎呀,这边防守这么严密,干脆就搬到了边塞里面去了。

朝廷一看,这不行啊,赶紧在边塞增派了武装部队,每个据点都堆满了人,几千几千的。

到了夏季的四月十一日,刘秀皇帝一口气封了好几个皇子为公,什么右翊公刘辅、楚公刘英、东海公刘阳等等,一大串儿。到了十七日,刘秀皇帝还追封了他大哥刘为齐武公,二哥刘仲为鲁哀公。

这刘秀皇帝啊,一想到他大哥功业未成,心里就难受,对他两个儿子刘章、刘兴特别好。

这俩小子年轻又尊贵,刘秀皇帝就让他们去体验体验行政事务,派刘章暂时代理平阴县令,刘兴暂时代理缑氏县令。

后来啊,刘章升为了梁郡太守,刘兴升为了弘农太守。

哎呀,这建武十五年可真是热闹非凡啊!

话说那建武十六年,春天刚到,二月里呀,征侧跟她那调皮的妹妹征贰就坐不住了,俩人一合计,搞起了反叛大戏。

九真、日南、合浦那些地方的蛮人们,一听有热闹看,立马跟着起哄,六十五个城啊,就像是糖葫芦串儿一样,被她们俩给攻占了。

征侧还自己封了个王,把都城设在了泠,俨然一副我就是女王的架势。

那时候啊,交趾郡的刺史和各郡的太守们,也只能缩在角落里,守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心里那个苦啊,真是没法说。

到了三月三十日那天,老天爷也来凑热闹,搞了个日食!

这日食一出现,整个朝廷都慌了,又心里琢磨着:这日子是不是不太平啊?

转眼到了秋天,九月里,河南尹张和十多个郡太守,因为丈量土地时玩猫腻,被朝廷一锅端了,直接送进了大牢。

刘秀皇帝跟虎贲中郎将马援聊天时,一拍大腿:

“哎呀,我后悔啊,之前杀了那么多太守和相国。”

马援一听,乐了:“陛下,他们死得其所,有啥好后悔的?人死不能复生嘛,您就甭操这心了。”

刘秀皇帝一听,哈哈大笑,心想:这马援,真是个会聊天的。

那时候啊,各郡、封国里的盗贼就像是雨后春笋,到处冒头。

军队一来,他们就像捉迷藏一样,一溜烟就散了;军队一走,他们又像是约好了一样,聚在一起继续闹事。

特别是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这四个地方,盗贼们闹得那叫一个欢啊。

朝廷一看这形势,急了,赶紧派了使节到各郡、封国去,告诉那些盗贼:

“你们自己检举攻击吧,五个人一起杀个人,五个人就都免罪。”

那些官吏们一听这政策,心里乐开了花:这好啊,就算怕事,逃避,故意放纵盗贼,朝廷也不追究,只要抓到盗贼就行。

就这样,盗贼们被大捕特捕,全都解散了。

朝廷还把他们的头领迁到别的郡去,分给他们土地和粮食,让他们好好过日子。

从那以后啊,放牧的牛马晚上不用牵回,城门夜里也不用关了,整个国家都太平了,百姓们纷纷感慨: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再说说卢芳和闵堪这俩人,他们一看形势不对,赶紧派使者来投降。

刘秀皇帝一看这俩人还算识时务,就封卢芳为代王,让闵堪当代相,还赏了二万匹绸缎,让他俩帮忙安抚匈奴,建立友好关系。

卢芳一看这赏赐,心里那个美啊,立马写了封感谢信,说自己想念朝廷。

刘秀皇帝一看这信,心里那个乐啊,就下诏让卢芳明年正月来朝见。

一开始啊,匈奴听说汉朝悬赏捉拿卢芳,心想:这卢芳值不少钱呐!

为了贪图财帛,就把卢芳给送回来了。

后来卢芳一看这情形,赶紧说是自己主动投降的,跟匈奴没关系。

匈奴单于一听这话,心里那个气啊:这卢芳,真是翻脸不认人!

当初是我们送你回来的,现在倒好,说是自己投降的。

就这样,匈奴和汉朝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张了。

匈奴一看汉朝不给赏赐,气坏了,心想:这汉朝也太抠门了!

于是啊,就更频繁地入侵汉朝了。

这建武十六年啊,真是有笑有泪,有喜有忧啊!

话说那年建武十七年,有一天,马援这哥们儿心血来潮,给刘秀大哥上奏说:

“大哥啊,我看咱们得按旧时的币制来铸造五铢钱,这样百姓们用起来才方便。”

刘秀大哥一听,一拍大腿:“哎呀,好主意!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嘿,这一下子,百姓们可乐坏了,都说这马援真是个大好人,解决了大家的大问题。

再说说卢芳这哥们儿,他本来兴高采烈地准备入朝觐见刘秀大哥,结果走到昌平了,刘秀大哥却说:“兄弟,你先别急,明年再来吧。”

卢芳一听,顿时就懵了,心想:“我这都走到半路了,你让我明年再来?这皇帝也太会开玩笑了吧!”

到了春天正月,赵孝公刘良这老人家就去世了。

这刘良啊,生前跟怀县的一个大户李子春交情不错。

李子春的两个孙子杀了人,县令赵深要追查到底,结果两个孙子自杀了,李子春也被抓了起来。

这可把刘良给急坏了,临终前还特地嘱咐刘秀大哥,要饶李子春一命。

刘秀大哥一听,想了想:“这事儿嘛,我得按法律来办。”

于是,李子春就被关了好一阵子。

直到刘良去世后,刘秀大哥才想起来这事儿,赶紧把李子春给放了出来,还提拔了赵深为平原太守。

这一下子,赵深心想:“我这可是因祸得福啊!”

还有啊,那年夏天四月初二,刘秀大哥去了章陵游玩。

结果到了五月二十一日,他又急匆匆地赶回了洛阳皇宫。

后来一问才知道,原来他是急着回去处理政务去了。

这可把大家都给逗乐了,心想:“这皇帝也太勤政了吧!”

到了秋天九月,盗贼李广攻陷了皖城。

这可把朝廷给急坏了,赶紧派了虎贲中郎将马援和骠骑将军段志去征讨。

经过一番激战,皖城终于被攻破,李广也被斩首了。

这一下子,百姓们可都高兴坏了,纷纷称赞马援和段志是英雄豪杰。

最后啊,还有个小插曲。

郭皇后因为失宠而心怀怨恨,刘秀大哥一气之下就把她给废了,立了贵人阴氏为皇后。

这事儿一出啊,大家都议论纷纷。

有个叫郅恽的大臣就劝刘秀大哥说:“陛下啊,这夫妻之间的事儿,您可得慎重处理啊。”

刘秀大哥一听,哈哈大笑:“你这家伙,还挺会说话的。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就这样啊,建武十七年就过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