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猛彪悍、一天不打架就浑身难受的蚩尤,和具有艺术家气质的应龙等人对决,如同“面的”司机对付大学老师,那绝对是胜券在握。这就是《史记.五帝本纪》suo记载的“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其实,真是的蚩尤并不残暴,他只是为了管好其他部落投靠来的移民,才制作了令当时之人魂飞胆丧的“五刑”,拟定了中国传说中最早的法律,对打砸抢份子使用割鼻子、砍臭脚、脸上刻“小王八儿”的待遇,却成了蚩尤“暴”的罪证。
山东东夷和陕西华夏在中原的这场战斗,属于移民和移民之间的撕打,目的就是为抢中原的地盘。类似现在的城乡接合部的玩儿闹跟外来的玩儿闹,为了某些什么利益,发生大规模团体械斗一般无二。
几经较量,憨厚的神农氏,还是输了这场战斗,大败亏输的他实在没办法了,思之再三,决定冒着引狼入室的危险,派人北上去请华北地区的一代雄主——轩辕来帮忙,毕竟他是自己的同宗啊,只要他肯跟自己联起手来揍蚩尤,那出头的日子就不远了。
其实,此刻的轩辕与蚩尤只是互相闻名,素未谋面,就像网友一样,对彼此充满了好奇。
接到约请,轩辕顿时来了兴致,按耐不住狂跳的小心脏,恨不得这就去跟蚩尤打一架,让他也见识见识,轩辕的威风。打定主意,便传来三老四少,做了分工,便亲自带着部族战士,离开他所定居的河北省北部涿鹿县“桑干河”南岸(这条河上现在有了官厅水库,东去北京两百公里),大军千里奔袭,旌旗招展、浩浩荡荡地向南往中原河南进发。
西风晚凉,衰草瑟瑟。趁轩辕率大军一路南行,蚩尤、神农瞪着斗鸡眼,死死盯住双方,彼此运气的空挡,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轩辕的装备。
据说轩辕剥枣木木为兵。在石头子、蛤蜊皮都是战争武器的年代,枣树等硬木棒子的作用肯定是不容小觑的。不过,尽管弄了很多碗口粗细的枣木硬棒,杀伤力更强一些的石斧,依然是轩辕军士的主战武器。
石斧巨大的重量保证了即使不够锋利,击中对手后一样能取其性命,但使用者需要有把子蛮力气才行,历史上使斧出名的多是些大老粗,如金兀术、索超、程咬金之流。
最早的石斧是把木棍顶上楔个缝,把斧头夹进去,外用绳子缚紧,打仗一兴奋,斧头没准被抡掉了。杀人武器瞬间变成毫无用处的烧火棍儿,因此,斧身与斧柄的衔接牢固程度至关重要的关键。鉴于此,轩辕便对石斧的绑扎做了改革,斧头背带孔,可以把绳子穿孔过去再束缚在柄上,这样一来,抡起的石斧就稳当多了。
随着时代的的进步,在未来夏商周朝代最先流行起来的青铜武器就是由石斧进化演变而成的戈,善于劈啄。
而后来的骨矛或石矛此时还不是轩辕的主要兵器,这是大批专家在考古上的共同认识。不过,他们也发现轩辕就有了远射武器——简单的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