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人 第二十二章 正月十五的事 (二)

作者:悟空无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6 19:33:47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社火中的胆是春官。春官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做好的,得按传统的着装来打扮,穿长袍、戴礼帽、持羽扇,但不需要化妆,他有一套专用的词,是前人流传下来的,有固定的模式,即使即兴发挥、填词表演的,也不能乱来,需万变不离其宗才行。每到一家一处,都得临场发挥,即兴说诗,因而扮演者必须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善于辞令。

春官说诗大多采用赋、诗、曲的优良传统,把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运用凝练的语言,流转的韵律和夸张、对比、描述等手法,表达出人们对真善美的由衷赞扬和对假恶丑的无情鞭挞,所以被称为“后世国风。”

也正因为这样,“春官说诗(辞)”有着显著的质朴、通俗、明快、诙谐的特点,使人有一种亲切感和交谈感。

为了不耽误看节目,中午好歹对付了一口。到了晚上,才是伙食上的重头戏,开始吃元宵。

元宵是我妈当天自己手工制做的。那元宵的馅,是用红小豆加红糖煮成的枣泥豆沙做的,还有几个是用白糖青红丝做的,团成圆团,凑足二三十个,沾上水,一起放在柳条簸箕(柳条的簸箕白,赶紧,大多数人家都爱用;紫穗槐的呈灰黑色,看着不卫生)里的干黏面上,双手平端着簸箕左右摇动,这样一来,馅团表面粘满黏面,变得又大又圆。

下午看完节目一到家,我妈就把水烧开后下入元宵煮熟了。为的是早点吃完饭好去看灯。吃的时候,每个人碗里都盛了汤和几个元宵。爸、妈都是夹开元宵慢慢地吃,边吃边喝汤。

而我则先把元宵吃光,再到锅里捞,总想多吃几个。我妈说粘的东西不爱消化,别多吃,吃多了会粘在肠子里边。话虽如此,她还是从自己的碗里,夹出两个给我,原本我妈碗里的就少,这样一来就剩下汤了。

天刚擦黑儿,村里一年一度的“抡铁花儿”表演就进入倒计时了。

抡铁花用的那根四五米高的粗木杆上端加一个轮轴,拧上根铁链,另一端拴好装好木块和铁片用的特制铁笼上。抡时将一个个表演用的“药包”(药包里边是生铁铁屑)和粉碎的木炭装再铁笼里点燃。

这时候已夜深月高了,二叔和几个壮汉抬着木杆和铁笼来到宽敞的场院中央,先把笼子外层的软草点着,然后喊着号子,七手八脚地把木杆连同着火的铁笼迅速立起来,其他人快步向场院四周跑去。红红的火苗在吊着的铁笼中越烧越旺,爸爸早就在杆子底部铲好一个浅窝,用脚蹬住杆底,喊齐号子,用齐劲将长杆沿顺时针摇起来。那铁笼在杆顶由铁链连着,抡出一个圆圆地大火圈。杆子越摇越快,铁笼呼呼生风,不断有带着红色火苗儿的木片从笼缝中飞出来摔在地上。

我们兴奋地看着半空红红的火团和噼啪飞落的带火木片。摇杆的众人早已满头大汗,还在边躲火片儿边卖力地摇着,着火的木片摔出的越来越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