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深夜,宫中仍旧灯火通明。
李善长、胡惟庸、汤和、傅友德、蓝玉一众文武重臣,以及太子朱标,迈着小碎步匆匆赶往武英殿。
洪武大帝朱元璋,此时正在油灯之下批阅奏章。
尽管此时丞相制未被废除,作为皇帝的老朱,每天仍旧每天跟老牛似得勤勤恳恳,几乎每天都要忙活到深夜。
“天儿这么晚了,你们一起来找咱,难道是有什么要事?”
老朱不愧是帝王里的人精,只扫了一眼他们的阵仗就猜出了个大概。
“父皇,边关六百里加急!”
“鞑子骑兵大举南下,大同城危在旦夕!”
丞相李善长和五军都督府左都督汤和对视一眼,身体情不自禁开始发抖。
“什么?”
朱元璋猛地站了起来,抖动着胡子道。
“边关的局势,已然如此危急了吗?”
“为何提前没有任何军报?”
北方尚未大定,他对边关的战事一直十分上心。
眼下突然受到边城被围攻的消息,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手下们懈怠没做到位。
大将军徐达,北伐驱除元庭没有几年就去世了。
边关没有能扛起大旗的帅才,现在的情况,令他赶到十分窝火!
殿中大臣知道他正在气头上,没有人敢立刻言语。
良久之后。
“陛下!”
汤和站出来拱手言道。
“鞑子乃是骑兵,马力日趋数百里,故而没有提前得知!”
“明军步兵为主,且兵力不足,出战皆败,只能守城!”
寥寥数语,道出了敌我优劣。
“这帮蛮夷鞑虏!”
朱元璋握紧的拳头砸在桌子上,愤怒的眼神变成了杀意。
作为从底层一步步打出来的皇帝,他知道汤和所言乃是实情。
“现在,大同的情况如何?”
汤和闻言,眉头一拧道。
“恐怕···恐怕城已经破了吧!”
“军报中说南下鞑子有三四万,而城中守军不到一万。”
“出战几次损兵折将,剩余兵力不足五千···”
朱元璋听罢,一时蓦然。
这个兵力对比,大同在劫难逃!
鞑子的秉性他可太知道了,就算大同城坚固能守得住,周边百姓也会遭受屠戮生灵涂炭。
保留一座空城,又有何用呢?
“你们觉得该怎么办?”
几位文武都在,老朱便当场问策。
“此事,须从长计议啊!”
李善长脸上挂满了担忧。
“前不久,朝廷刚运送一大批粮草到边关,此时必然落入了鞑子手中!”
“现在正值秋季,他们马匹肥壮牛羊充足,比我们更具后勤优势!”
胡惟庸随即点了点头。
“中书省重新筹集转运粮草,恐怕尚需许多时日啊!”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调集大军去边关,就算兵马来得及,粮草也跟不上。
北方战乱多年,民生凋敝,粮草大部分都得从南方调取。
待粮草准备好,最快也得两三个月!
那时大军到边关也没用了,天气寒冷大雪阻隔,根本无法进入草原!
“嗯!”
“现在准备粮草,确实来不及!”
说到粮草,朱元璋此时才想起,此前押送粮草去边关的,正是那个废物女婿欧阳伦。
本来想着让这小子积攒点儿功劳,没成想倒把他的命给搭进去了!
虽说自己儿子多,压根儿不在乎这个女婿,可安庆公主毕竟是亲生嫡女。
若是欧阳伦这小子真城破身死,那怎么跟女儿和老婆马皇后交待啊?
“上位,臣愿率一支精兵轻骑,火速赶往边关救援大同!”
蓝玉年纪轻,此时在淮西功臣里面尚不出众。
不过,他血气方刚性格耿直,对李善长胡惟庸二人的言辞,很是不满。
大明就得有强汉的气势,敢犯边者,虽远必诛!
岂能畏首畏尾,各种托辞?
“你闭嘴!”
朱元璋怒斥了一句,不过心里却很高兴。
眼下的情况,若是想救大同,只能考虑蓝玉的方案。
大军行动迟缓,且需要大量粮草,唯有数量较少的精兵才能做到快速出击的同时,又不会消耗太大。
只不过,这个主意也很凶险。
首先主将得足够勇猛,然后就是这支精锐军队得不怕死不怯战!
这支精锐上下,抱着必死的决心与鞑子抗衡,或许能将他们击退。
“上位,臣愿立军令状!”
“给我八千精兵,若是不能击退鞑子,我愿提头来见!”
此言一出,朱元璋当即坐了下来,然后战术后仰,靠在椅背上打量着蓝玉。
与此同时,李善长、汤和等人也都回头看向他。
蓝玉之勇毋庸置疑!
想当年,他和朱文正在南昌城,可是硬顶了陈友谅几十万大军。
“卿等,以为如何?”
朱元璋面色阴沉中,带着不易察觉的微笑。
如果给这小子八千精锐,就算不能将鞑子杀个人仰马翻,也不至于让他们肆意妄为,到处杀戮大明百姓。
·············
(新书数据很重要,跪求各位读者大佬鲜花、评价票、收藏支持啊,拜托啦!)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