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而道生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赋 灵性

作者:祭道而亡 分类: 更新时间:2024-08-02 13:19:19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第一百七十六章天赋灵性

如果你是对的,你的世界就是对的。如果你是正的,所有文字语言,都是正的,全看你自己怎么理解,怎么对待自己。

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语。

一个元帅,命令一位将军,守住一个战略要点八小时。弄清楚了,只要不让敌人八小时之内,通过那个战略要点,就好,剩下的你自己发挥。

作为一位元帅,你是喜欢那个既完成任务,又减少了伤亡的将军,还是喜欢那个只知道守在要点挨打的,造成巨大伤亡的将军。两者都完成了任务,可里面的差别,太大了,説明的东西太多了,此二人,都完成了任务,谁的能力更强,无需再争辩了吧。

可有些场景,就得用后者,因为需要利用后者特质的优缺,来实现全盘的计划。这中间的存在的道,需要自己融会贯通。优缺自有之,优缺自有用。道常无名,中间的东西,需要自己去悟,它无法表述,这是让人最无奈的。一部兵法,造就不一样的人,所以建起正确的,解悉事物的思维逻辑,仅这一步就能淘汰一大部分人,它需要大量时间试错,积累,最终才能成型。

化繁为简,是一个过程。它和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走到最后,弃剑不用,又恢复到最初的状态,是一样的道理。

一个武术高手,面对一个对手,发现对方岳峙渊渟,浑身都是破绽,却无法下手。这就是一种同类比对的感觉,你告诉我,这种感觉,科学怎么解释?一个长期做反特工作的人员,他就能凭直觉,从一群人中揪出敌特。而到了一定境界,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他可以感觉到,对方身上的能量磁场,从而判定其人。哪怕他对文学不精通,他也能判断在场的文人,谁才是真正的文学大家。

中医西医,各有各的道,都是为了治病救人,只要医德不坏,尽情发挥即好,干吗非得消灭对方,中西结合不好吗?万物有度,过犹不及。极端思想,只会造就二者冲突不断,这我就要怀疑你们的用意了。

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解决的方式方法,审时度势,区别对待。人要学会使用双标,不能不分场景的,不会审时度势的,乱用双标。那你是真不懂双标的,无道之人,只占一个双标的名。

轩辕回转身形,轻声对尤妮涅丝説道“谢谢。对灵魂之力的修行,你比现实大多数人,强太多了。下一世,再见吧!”

尤妮涅丝轻轻走了过来,吻别轩辕。轩辕有点尴尬,中西方文明的差别,的确很大,所以最好各取所需。

尤妮涅丝微笑道“无需如此,这只是一种礼仪。还有,天亮了,你该醒了。”

轩辕点点头,有些感慨道“东方文明的族群,却在放弃自己的特质。名利二字,在未堪破之前,最好不要去碰,因为那需要老天去帮他们悟,天之道,陨有余,而补不足。而有些人,却死死抱住它们不放,不愿醒来。”

犹妮涅丝轻轻开口道“所求不同而已,不必强求,不要妄图想要做救世主,背负的责任太大。走你的道途即可,利用你的聪明才智,尽情描绘你的蓝图。”

轩辕平静点点头,开口道“心从道动,我只做最应该做的事,只想为这个苦难的民族,默默贡献一份力量。不想让王朝颠覆的命运,再次上演。也许,这也是老祖们,刻在我血脉基因里的吧。”

尤妮涅丝赞叹道“四大文明古国,唯华夏文明能完美融于现今,每一次在其文明危机时,总有人站出来,以自己的方式,拯救它,廷续它。其中的道韵,好多人都放弃了,只是他们不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轩辕淡淡説道“不怪他们,那些提炼过的文字,生涩无比,意思太多了。让一个年轻人,静下心来,修身养性,怎么可能?除非,他是身担天命之人,那样的人,他要吃多少苦,其中的辛酸苦辣,唯自知之。

方知夏的情况,也只是普便现象之一,唯一引起你们兴趣的是,他的人生拐了个大弯,走向道途。你们觉得特殊,不过是符合了你们的心思而已。”

.........................................

清晨醒来的轩辕,再次看到了那只鸟儿,心中唯觉无限美好。就像在那座孤独的荒山公园中,随着他越来越安静,小动物们,也越来越愿意靠近他。

人的身上,真的有一种,难以言明的能量。可是这种能量的开启,却需要自己去明悟、打开。那半是绿柳,半是方知夏无知绿植的小路,干涸的沟区,荒废的山园,构成了方知夏的道途。在那段时间,方知夏每天默默的在他人眼中,口中,穿行。他要磨炼自己的心性,摆脱活在他人口中的命运,用孤独去战胜之前的和群,用沉默寡言,去战胜世人口中的争辨……。

学会与自己的灵魂对话,它会告诉你,一切。

也不是很难,只要你肯。未曾真正失去,不会懂得珍惜。人的省悟,只在那一刹那间,因为要中合,否则,道不成道,道法自然,道是空。方知夏依然热爱生活,爱这个世间的一切,爱这个万物皆有灵,万物皆有语的世界。

上天好像安排好了一切,他解悉《道德经》,路途中间的玉皇阁,每天在他经过时,总要播放一遍,相同的内容,好似在帮他融会贯通。曾经想登上玉皇阁,一探究竟,却被铁锁无情拒绝,也许只是时机不到。

每一个人来到这世间,都是孤独的。从出生开始,我们努力向外发声,向世界证明自己的存在,可是却无人能够真正懂你。于是,我们拼了命学习人类世界,共有的知识,希望能找到朋友,可是却发现无有一人,能够真正懂你。最终,成为灵魂上的孤独者。

于灵魂一道,我们最终走到了,《道德经》中的凡人的顶点,孤,寡,不穀。下一步,是否就是神的开端?

一切,都在等着我们去探索,充满荆棘的山路,依然能到达山顶。平坦的大路,反而人潮汹涌。

门外的响声,惊动了思考的轩辕。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