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传说
在很早以前,中原北部有一条蜿蜒的大河,河的两岸,一边是高山,一边是平原。
高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林里深处,野兽出没无常。平原上,稻麦金黄,庄稼茂盛,年年五谷丰登。
在平原上靠河边的地方,住着一个勤劳勇敢的青年,名叫大尖。他的性格象高山上的青松一样挺拔,他的意志象大河里的磐石一样坚定。他上山能捕虎,下水能擒龙,在平原上,更是耕耘播种的好把式。
大尖的哥哥叫水社,也是个勤劳壮实的青年。兄弟俩种田耕地,打猎捕鱼,相依为命。
有一天,太阳刚刚升起,大尖就到河边去捕鱼。忽然,他看见河水里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随着波浪上下滚动。大尖吃了一惊,赶紧撒网把它捞了上来。原来是一只大乌龟,它的头、脚、尾巴都受了伤,鲜血淋漓,快要死了。
大尖赶快把乌龟抱回家,打来一盆清水,给它洗净伤口,又砍来一些木头,生起火,慢慢烤干它的伤口。乌龟伤口好了,慢慢地醒转过来,对大尖点点头,表示感激。
乌龟对大尖说:“我是河里的龙,叫阿龙。因为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压在河底。今天,你救了我的命,我一定设法报答。”说完,阿龙倏地一下就不见了。
大尖把这事告诉了哥哥水社。兄弟俩商量,要阿龙送给他们宝贝,使他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第二天,大尖和水社就到河边去等阿龙。阿龙游到他们面前,问:“你们要我报答什么?”大尖说:“我们这儿虽然年年五谷丰登,但山上有凶恶的野兽,伤害人畜。你要是能送给我们一把宝剑和一把大弓,我们就能够上山杀死野兽,保护庄稼和人民了。”阿龙沉吟了一下说:“好吧,我就送你们一把宝剑和一张大弓。”说完,倏地一下,不见了。
大尖和水社在河边等了半天,不见阿龙回来。兄弟俩只好回家。他们刚走到家门口,就看见门口放着一个石匣子。大尖打开石匣子一看,里面放着一把金光闪闪的宝剑和一张大弓。兄弟俩高兴极了,从此,他们就带着宝剑和大弓上山打猎。
山上的野兽,看见大尖和水社拿着闪闪发光的宝剑和大弓,吓得都逃跑了。兄弟俩追呀追,一直追到深山老林里。
深山老林里,有一头凶恶的大黑龙,它长着一双象灯笼一样的大眼睛,一张血盆大口,吐出又长又粗的舌头,直舔着嘴唇边的涎水。它看见大尖和水社拿着宝剑和大弓追打野兽,就张开血盆大口,吐出又长又粗的舌头,把野兽都卷到肚子里去了。大尖和水社看见大黑龙吞食野兽,气得火冒三丈,他们举起宝剑和大弓,向大黑龙冲去。
大黑龙正在吞食野兽,冷不防大尖和水社冲到面前,举起宝剑和大弓就刺。大黑龙急忙伸出又粗又长的舌头,想把大尖和水社卷到肚子里去。兄弟俩早有防备,一闪身就躲开了。大黑龙更怒了,摆动着头尾,向大尖和水社冲来。兄弟俩就举起宝剑和大弓,刺向大黑龙的眼睛。大黑龙痛得怪叫一声,就向大尖和水社冲来。兄弟俩与大黑龙搏斗了一天一夜,终于把它刺死了。
大尖和水社杀死大黑龙后,把大龙的肉分给了穷苦的乡亲,把大龙的头砍下来,放在河边。
大龙的头虽然被砍下来了,可是它的眼睛还是睁得象灯笼一样大,闪着凶光,好象要向人们扑来似的。兄弟俩商量:“这个大龙头,放在河边,太凶恶了,要是晚上行人路过,一定会被它吓死的。还是把它埋到山肚子里去吧!”
兄弟俩于是抬起大龙头,向一座高山走去。大龙头又大又重,兄弟俩抬得很吃力,刚走到半山腰,就累得满头大汗,气都喘不过来。他们只好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可是,大龙头刚放到地上,就压出了一个大坑。兄弟俩觉得奇怪,抬头一看,原来这座大山,就是先前被大黑龙吞食的野兽变成的。野兽们看见大龙头,都吓得浑身发抖,大声哀求:“大尖哥,水社哥,饶了我们吧!我们都是被大黑龙吞到肚子里去的。大尖哥,水社哥,你们杀了大黑龙,救了我们,我们感谢你们。请你们把大龙头埋了吧!我们害怕它,害怕大龙头的凶光。我们愿意为你们耕田种地,守护家园。”
大尖和水社听了,心中十分不忍。他们看着这些曾经被大黑龙残害的野兽,现在却向他们求饶,心中涌起一股同情和怜悯。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满足野兽们的请求,把大龙头埋到山肚子里去。
兄弟俩抬起大龙头,继续向山顶走去。虽然大龙头仍然很重,但野兽们的哀求和感激给了他们力量。终于,他们来到了山顶,找到了一个适合埋葬大龙头的地方。他们挖了一个大坑,把大龙头放了进去,然后用土掩埋。
大龙头被埋葬后,山顶出现了一个大坑,形成了一个深深的湖泊。这个湖泊的水清澈见底,四季不干,野兽们常来湖边饮水,感激大尖和水社的恩情。人们为了纪念大尖和水社杀死大黑龙的功绩,就把这个湖泊叫做“龙湖”。
从此以后,大尖和水社带领着野兽们一起耕田种地,守护家园。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勇敢,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富饶和美丽。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勤劳、勇敢和善良的象征。
而那条蜿蜒的大河,也因为大尖和水社的英勇事迹,被赋予了新的名字——“大尖河”。河水流淌着他们的勇敢和智慧,滋养着两岸的生灵,见证着这片土地的繁荣和变迁。
在中原北部的这片土地上,大尖和水社的故事成为了永恒的传说,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而那条大尖河,也永远流淌着他们的英勇事迹,成为这片土地的灵魂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