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买饭》
在清朝年间,张之万因书法出众而备受朝廷器重,被任命为河南巡抚。在赴任的途中,他经过了一个宁静的小县城。时值正午,饥饿难耐,他决定在一家面馆稍作歇息,享用一碗面条。
面馆的主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他热情地招待了张之万,并为他端上了一碗鲜美可口的面条。面条很快就被张之万一扫而光,他满足地擦了擦嘴,准备结账。老汉恭敬地告诉他:“大人,您这碗面条原价三钱二分银子,但小店有个规矩,过路客吃面需额外支付二钱银子,所以总共是五钱二分银子。”
张之万微微皱起眉头,不解地问:“为何过路客吃面要额外收费呢?”老汉解释道:“小店经营不易,利润微薄。过路客吃完面便匆匆离去,我们难以再向他们收取费用,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稍微弥补些损失。”
张之万听后,心中虽然有些不满,但也理解老汉的苦衷。他掏出二钱银子递给老汉,然后翻身上马,扬鞭而去。然而,没走多远,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身为朝廷命官,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朝廷的形象。如果自己在小店里多给了二钱银子的事情传出去,岂不被天下人耻笑?
想到这里,他立刻调转马头,回到那家小面馆。老汉见张之万返回,颇感意外。张之万对老汉说:“老板,我刚才似乎给多了些银子,请你马上退还给我。”老汉一脸茫然,说:“大人,您给的钱数正好,不多也不少啊。”
张之万坚称自己多给了二钱银子,并质问老汉是不是想贪占朝廷命官的银子。老汉吓得赶紧跪在地上,连连否认,解释说这是小店的规矩,过路客吃面都要加收二钱银子,所以张之万给的五钱二分银子正好。
张之万一听,顿时火冒三丈。他怒斥老汉公然违反朝廷法度,对过路客加收钱银。他命令随行的衙役重重地打老汉二十大板。老汉吓得连连叩头,连声喊冤。这一幕,让张之万不禁陷入了沉思。张之万愤怒地喝道:“你公然违抗朝廷法度,竟还敢申诉冤屈?再加二十大板!”老汉眼见衙役高举板子,急忙哀求:“大人息怒,小人愿将多收的二钱银子退还给您,求大人开恩!”
张之万眉头紧锁:“你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念你年事已高,本官便不追究你的责任了。速速将多收的二钱银子呈上来!”老汉颤巍巍地从怀中掏出银子,双手奉上。张之万接过银子,严厉地告诫老汉不得再行贪婪之举,随后扬长而去。
然而,张之万未行多远,心中却生波澜。身为朝廷大员,自己竟因二钱银子与一小店主斤斤计较,此事若传扬出去,岂不贻笑大方?他绝不能让此事发生。于是,他毅然调转马头,重回小面馆。
老汉见张之万去而复返,心中惴惴不安。然而,张之万却温和地对他说:“老板,本官方才思量,觉得你并无过错。过路客吃面加收钱银是你们这里的规矩,本官怎能怪罪于你?这二钱银子还是归还于你吧!”说罢,他将银子轻轻放回老汉手中。
老汉见张之万不仅未怪罪自己,反而退还了银子,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张之万微微一笑,翻身上马,准备离去。然而,他再次停下,心中再次泛起波澜。自己身为朝廷命官,反复无常,此事若传出去,同样会被人耻笑。于是,他第三次调转马头,重回小面馆。
老汉见张之万三次折返,心中既惊讶又惶恐。张之万却对老汉说:“老板,本官再思,此事处理或有不妥。这样吧,你再为我做一碗面条,我吃完便走,如何?”老汉一听,顿时面色惨白,连连摆手拒绝。“小人不敢再伺候大人了!“张之万突然听到这句话,心中不禁一愣,他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老汉面露苦色,回答道:“大人,您已经享用了三碗面条,再吃下去恐怕肚子就要撑破了。”张之万一听此言,顿时感到羞愧难当,心中五味杂陈。
他意识到自己身为朝廷大员,竟然如此缺乏定见,反复无常,不禁深感懊悔。于是,他郑重地向老汉鞠了一躬,以示歉意。随后,他跨上马背,扬鞭策马离去。
从那一刻起,张之万时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静和坚定,不再为小事反复无常、出尔反尔。他深知,作为朝廷大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朝廷的威严和形象,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