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白莲教徒在弄孩子方面手段很多,除了偷摸掳走,还有欺骗父母说是孩子生病救不活了,孩子克父母需要送给他人抚养啊等等。
因为他们是和尚,不但给人看病,还给人看相,掌握着对神的解释权,所以这些普通百姓面对他们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简直和予取予求差不多。
陈刽让他们相互指证,最后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一个好人,那些村里的富户居然还是这些和尚的后人。
白莲教来此发展已经三十多年,他们有些人在外面原本就是结婚生子了的,之后把自家孩子带到此地成家立业,成了此地的有钱人。
如果不是忌惮卞家的实力,他们完全可以把这里給占据了,不过到现在也已经侵蚀的差不多了。
当然,吃肉的只能是少数人,普通百姓只能是他们奴役的对象。
在群情激奋声中,陈刽下令处决了这些白莲教众,至于他们在这里的家人,用不着陈刽下令做什么,等下这些人自会找过去,那些人的下场不会好。
里面也许有些人是无辜的,可陈刽并不打算管,这个时代无辜的人多了,再多几个也没什么,更何况那些人其实也算是吃人长大的,并不算太无辜。
“今年你们的租子从五成改为三成,不过你们得听话,千万不要和我对着干,现在该干什么的干什么去,日子总是要过下去的,都散了吧!”
听说今年的租子可以减免两成,大家原本痛苦的心情终于舒缓了一些。
佃户和地主的分成最低都是五五开,这还是因为佃户自己提供种子、肥料、农具等等的情况下,不过东家负责税收,所以佃户与自耕农相比其实差距也不是太大。
毕竟这时代苛捐杂税很重,而佛保全员置于卞家的庇护下,其实是可以避免官方的骚扰的,不然他们也不可能全部都成为了卞家的佃户。
可是除去五成的收成之后,再去除投入的成本,这些佃户其实也就只能得到两成利润,也就是一人五亩地,一年下来如果能收成一千五百斤谷子,那他们只能得到两三百斤用于生存。
现在陈刽多给他们两成,相当于收入翻倍。
至于陈刽要求的听话,目前不知道好坏,可他们原本也是很听话的,整天忙于田间地头,老实巴交的过日子,只是为了能糊口而已,又有什么不听话之处呢?
人群渐渐散去,陈刽转身对云华说道:“收拾一下,让兄弟们挖个坑把人埋了,坑挖深一点,他们身上的布料都扒下来,洗洗还能用,弄好之后你到忠义堂来。”
“是,多谢少山头提拔!”云华一脸激动的说道。
忠义堂相对于议事厅,这种山寨的重要地方可不是谁都能进去的,对于普通的喽啰来说,除非被执行家法,否则只有进去打扫端茶送水。
陈刽特意让云华去一趟,自然不可能是让他去端茶送水的。
陈刽第一次来佛保,自然需要和排主们见个面、开个会,所以才到忠义堂议事。
刘二创立的这个山寨,其组织架构和一般的哥老会别无二致,同样只有一、三、五、六、十,这五个排。
加上张浩民这个大总管和陈刽,此时忠义堂里面只有六把交椅。
除了老黏这个六排排主,还有三排排主老沙,其实本人姓周,叫周守山,是取自沙洲的意思。
这个联系多少有点牵强,可你不能指望一群混山寨的有多高的水平,能这么联系已经不错了。
五排排主老篙,其实本人姓艾,叫艾老三没有大名,取自艾篙的意思。
十排排主叫老飘,其实本人姓杨,叫杨元丰,取自旗帜飘扬的意思。
三排掌管钱粮经济,不过这个权利已经被张浩民給抢了过来,所以老三一脸的无精打采。
五排排主掌管对外谈判联络,对内执法。
六排掌管情报。
十排掌管武力厮杀火拼。
至于一排自然是刘二这个老摇头了,掌管山寨的一切事务,佛保目前由张浩民代管。
“首先,陈刽在这里代表老头子感谢诸位哥哥为山寨付出的辛苦了。”陈刽起身对众人抱拳行了一个罗圈礼。
众人起身回礼,陈刽招呼大家一起落座后,接着说道。
“上次截杀阿迪斯大家都是立了大功的,因为保密需要委屈诸位哥哥来到这佛保躲避,却不知道这佛保居然有白莲教的势力,想必这段时间让哥哥们受了不少气,不过好在现在都解决了。
截杀阿迪斯事成之后也没给哥哥们分银子,不过承诺大家的事情由老黏这边已经完成,诸位家人都还安好,应急的二十两银子也都送回了诸位哥哥的家中。
至于存在公账上的银子,诸位哥哥也不用担心,山寨不缺银子,到了时候自然回给哥哥们兑现。
而且,就算退一万步来说,山寨却了银子,小弟也能带领大家去重新弄到银子,这点,想来哥哥们信得过小弟才是。”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有炸弹和步枪,那怕现在只有一支步枪,弄银子并不困难。
“这次我之所以进山,不怕告诉哥哥们实情,原因是朝廷派了那彦成来调查阿迪斯失踪的事情,不错,暂时朝廷还只是把阿迪斯定为失踪。
那彦成此人很不简单,加之又是阿迪斯的亲侄儿,所以对于此事必然会全力以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暴露只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老头子让我进山并不是为了躲避那彦成,我也不想这么躲下去,然后等着那彦成带着大军前来搜捕我们。
所以,我们需要训练出一支有一战之力的军队,一开始不说攻城略地吧,起码也要有一战之力,而不是被朝廷追的东躲西,藏。
朝廷虽然坐拥天下,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一帮白莲教的乌合之众也能兴风作浪好几年,至今仍然活跃,如果我们能有一支强军,也不是没有争雄的机会。
明太祖不过一和尚出生,两千多年前的先辈就已经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们又差得到哪儿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