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遗愈发觉得自己这师父拥有的是吃食一类的命格,不过第一日见面,不好多言,他接过竹叶开始喂养那些竹兔。
姜鹤见这小子如此麻利,满意地点了点头,等这小子进了知命境,就知道拜在自己门下有什么好处了。
邓遗拿着竹叶往圈中扔,里面有几头竹兔似乎是因为换了人,双眼开始变得通红,想要蹦跳着上来咬邓遗的手。
这几头不安分的竹兔就是命妖【傍地走】了。
邓遗面露冷笑,袖中的隶已经操控泥土将那几只傍地走按了下去。
要不是还要养着它们,几只开命境的小命妖哪能在面前蹦跶。
待喂养结束后,邓遗转过身来,看到姜鹤躺在那里闭目养神,便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师父,那些竹兔已经喂养结束了。”
姜鹤睁开眼睛,看也不看竹兔,只看着邓遗袖口的小人露出了羡慕的眼神,不过他还有事要安排。
“徒儿,来来来,坐。”
“为师给你讲一讲学派里的情况。”
姜鹤虽然是第一次当师父,但他还是知道要干什么的。
邓遗坐在旁边竹椅上,安静听起姜鹤的介绍。
市井学派里都是以凡人市井中的普通命格修炼的,这个邓遗也清楚。
不过还有他不知道的一些事情。
学派里因为命格的不同分为五花八门的学脉。
姜鹤这一脉名为【集脉】。
集脉中多是拥有收集性质的命格。
譬如姜鹤直接拿自己的初始命格举例,他的本命乃是【吃斋】,看起来和收集没什么关系,但拼成新命后,已经成了收集类命格。
姜鹤收集的自然就是各种美食吃物了。
像徐夫子也是收集类命格,不过姜鹤也不知夫子将他的本命拼成了什么样子。
姜鹤又举了许多例子,例如收集书卷,收集戏曲,收集夜香等等。
这位姜散授略带可惜地看着邓遗:“你的本命是小人命格,虽是雄命,但失去了拼命的机会,往后与人斗战会吃亏的。”
常人的本命虽然在初期会被人知晓,但经过不断拼命后,只要他自己不说,别人除非用批命之法探查,否则没人会知道。
但批命法邪乎,寻常没人用,只有书院学子才会经历。
邓遗仔细听着,他倒是不觉得可惜。
因为他找到了继续拼命的路。
小人异族就是小人命格的延伸,这条路可以等到解命境看看能不能走通,若走不通再去想办法。
是换命还是改命再说。
不过邓遗只是想想,他总觉得仙班催出的雄命很不一般。
“我们集脉在解命境之前的路很简单,不断收集就好了。”
“等你迈入知命境,大概就是以收集小人为主,这样契合集脉知命法门。”
姜鹤侃侃而谈,最后讲得嘴干了,不知从哪掏出一个柑橘塞进了嘴里。
他也给了邓遗一个。
邓遗有些尴尬,不过还是接过来吃了。
原来市井学派修炼如此简单么。
姜鹤还提到他在凡人中的身份是个酒楼厨子。
这让邓遗惊讶不已。
他原以为市井学派的【大隐隐于市】的说法只是坐拥一座凡人城池,然后收取一城资源进行修炼,没想到还要融入市井生活,去当个真正的凡人?
想着想着,邓遗没有觉得失望,反而内心兴奋起来。
性命,信命,原来是这样的。
不过自己该怎么融入市井?
难不成真去凡人当中做个小人?
姜鹤似乎看出了他的为难,笑道:“你是雄命,自不必去当小人。”
“不过我建议你到了知命境还是去凡人当中走走,会有不错的收获的。”
“命脉、命田的开辟放在市井当中去做会有很好的效果。”
邓遗松了口气,这样还算不错。
姜鹤说完后拍了拍手,挺起有点肥胖的肚子,抛给邓遗一串铜钥匙:“这是为师前年购置的一套小院,可惜距离酒楼有点远,我就没去住过,就送给你小子了。”
邓遗赶忙推辞,谁料姜鹤故作生气:“徒儿,你记住,市井学派里有一句话,师父能给弟子的就一定会给到位。”
“等解命境开始,可能我就帮不了你了。”
邓遗有些感动,不过他对后一句有些不解。
姜鹤扶了扶肚子道:“解命境最好不要修别人研究的命法,那时候要自己开创命法,我这个做师父的又只了解吃这一道,所以你啊,到时候恐怕要多跑去学府的藏书楼咯。”
“嗨,不要好高骛远,你现在最要做的就是赶紧跨过开命境,否则留着命门终归是个隐患。”
邓遗点头称是。
过了会儿,姜鹤扔出一个食盆模样的命宝,摆在竹兔圈棚的上方,命宝垂落些淡光,应该是用来圈住命妖防止它们乱逃窜的。
“今日将晚,等明日一早,你记得过来喂竹兔就行,剩下的时间记得去藏书楼学消除命门之法。”姜鹤叮嘱着。
邓遗心里想着事,嘴上道:“师父,不知我能不能养命妖?”
姜鹤面露惊讶,很少有开命境的命修就想着养命妖的,不过他还是支持此事的。
“当然可以,其实有不少讲学、散授写的命书就跟命妖有关,你提前养起来,以后写命书、评学派地位大有帮助。”
邓遗听到姜鹤这么说,脸上不由露出了兴奋神色。
先前三命妖的循环他可是一直念念不忘的,在见识了更多命妖后,邓遗的思路又打开了许多。
邓遗告别这刚拜的师父,按照姜鹤给的地址找向那个宅院。
那宅院离学府有点距离,他徒步走到夜色刚晚时,将将才到目的地。
邓遗抬头看向那门牌,油盏巷乙号三十一,就是这里了。
用钥匙打开院门上的锁,邓遗走了进去。
四下打量这座院子,虽然比不得青山镇内的邓家老宅,但该有的东西一应俱全,邓遗还是十分满意的。
待邓遗走进这屋宅,见到里面的布局时还是有些意外的。
看似不大的屋宅被分成了三层。
一楼是个简易的灶台,旁边砌筑了个火塘,用来冬天烤火之用,旁边围着饭桌与椅子。
右拐的小隔间里有一些架子,估计是用来摆放常用之物的。
地上还有个不错的木箱,邓遗打开后发现里面是些有年头的书籍,不过没有命书。
合上木箱,邓遗没急着去地窖,而是先上了二层。
二层就显得宽敞了许多,洗漱、睡觉之地做了简单布置,而书房则设置了许多空板架,只可惜师父姜鹤不曾住进来,这里面一本书都没有。
刚好楼下木箱里的书可以摆上来。
邓遗将衣柜中有些霉味的被褥拿出来晾了晾,虽然有些味道,但将就对付一晚也无所谓了。
待去到地窖中后,邓遗愣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