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武王府外。
“两位,帮我想想办法吧!”
陈棱苦着一张脸。
“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李靖无奈摊手。
“殿下是铁了心,陛下又拉不下颜面。”
房玄龄不断摇头。
“难不成,雁门只有沦陷一条路可走?”
陈棱喃喃道。
雁门发生危机,已经过去了一段时日。
杨羽没有半点准备,加上李靖和房玄龄的说辞。
看样子,是真不打算出兵支援了。
那么雁门,不就只有沦陷了?
“陛下危矣,大隋社稷和天下危矣!”
陈棱双目无神,不断呢喃。
毕竟这次和杨广去雁门的文武可不少。
如果雁门沦陷,这些文武肯定也会出问题。
要是那些文武也死了,大隋的底蕴不就到头了?
李靖和房玄龄,还不是想到这里。
所以,才希望杨羽出兵的。
不过奈何,他们的小九九杨羽早就看出来。
而且杨羽也拿出自己态度。
就是两个字,皇命!
说是皇命束缚,倒不如说是杨羽希望三年前的事有个说法。
这时,裴矩风尘仆仆的骑着战马赶到。
见到门外三人他都没等马停稳,直接翻身下马走来。
“裴大人?”
李靖三人都是愣了一下,诧异的唤了一声。
裴矩口干舌燥,只感觉喉咙着火了般。
房玄龄一眼会意,立马让人送来茶水。
喝了几大口水,裴矩的情况才好转过来。
李靖和房玄龄则是对视一眼,两人都是会心一笑。
皇室的态度,已经来了。
毕竟裴矩可是朝中重臣,受杨广重用。
这样的他,什么时候如这般狼狈过?
“裴大人大驾光临,为何不提前派人送来消息,我们好去接您。”
房玄龄笑道。
“快,让我见武殿下!”
裴矩沉声道。
“武殿下,就在里面。”
房玄龄往里一指。
裴矩二话不说,连忙就往里走。
陈棱见此,连忙就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陈棱也汇报近日情况。
“是吗,只是因为皇命缘故吗,那事情就好办了。”
裴矩天真的想着。
“裴大人,好久不见。”
才走到后院,杨羽背着手迎面而来,带着浅笑。
这一刻,裴矩愣了一下,突然想起三年前的磅礴大雨。
以及众百姓恭送,和众文武以及世家的幸灾乐祸。
“裴大人此来,所谓何事?”
杨羽的声音,打断了裴矩思绪。
“下官...”
裴矩张口,却不知该怎么往下说。
羞愧!
这三年来,文武百官未曾提及杨羽。
也没有谁,想要为杨羽的事情鸣冤。
饶是裴矩,亦是如此。
如今出现雁门危机,这个时候他们才想起杨羽来了?
裴矩自问也是要颜面之人。
现在他多少明白,为何杨广迟迟不愿给杨羽下调令。
一来,拉不下那张脸。
二来,自然是担心杨羽归来,会影响朝廷局势。
而且让杨羽回来,岂不是要杨广变相承认,自己当初贬杨羽是错的?
李靖几人虽然没有靠近,但也能看出个大概。
“连裴大人都羞愧难当难以启齿,更别说陛下了。”
李靖摇了摇头。
“是啊,看样子,殿下是不会出兵雁门了。”
房玄龄点了点头。
他们都认为杨广还是要面子,恐怕没有下调遣令。
如果连调遣令都没下,杨羽怎么会出兵呢?
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
“来人,怎么还不奉茶?”
杨羽看向李靖等人。
李靖几人顿时明了,急匆匆的就去准备茶水了。
等茶水送上来,裴矩就坐下浅尝一口,还是那副难以启齿的模样。
“裴大人,你远道而来,不妨在王府小住几日,孤会安排人带你四处逛逛。”
杨羽又道。
这话说出来,不就是要起身离开,让他人招待裴矩的意思?
“殿下,下官此次前来,是要大事同您商议!”
裴矩一咬牙,终于说了出来。
“什么大事?”
杨羽闻言,挑眉问道。
“雁门之危,还请殿下出手!”
裴矩拱手道,一张脸直接红到耳根。
“孤要遵从皇命,不能擅自从居庸关离去。”
杨羽直言。
“殿下,陛下下达诏令,让您率军驰援!”
裴矩说着,连忙拿出袖中圣旨。
杨羽只是看了圣旨一眼,就指着那石碑道:
“父皇亲手提笔。”
“这...”
裴矩瞳孔猛地一缩。
“好了,周遭百姓,孤已经派遣人手疏散。”
说完杨羽便起身。
裴矩愣在原地许久,突然从兵器架上取下一把锤子朝石碑走去。
所有人都知道,他打算做什么。
然而无人出声阻拦,任由裴矩去做。
裴矩抡起铁锤,狠狠的砸在石碑上。
不过他是文人,一锤子下去,也只是敲出一些碎石子。
除此之外,石碑没有半点损伤。
裴矩眼神决绝,继续抡起铁锤去砸。
杨羽可不打算浪费时间在他身上,直接转身离去。
只留下李靖和房玄龄等人,安静的看着。
裴矩一动手,就从午时砸到傍晚,没有半点要停歇的意思。
“裴大人,停下来休息会儿吧?”
陈棱不忍。
裴矩脸色苍白,双手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本官可以休息,雁门的突厥铁骑可会休息?”
他强忍疲惫之色道。
“那下官来帮您!”
陈棱也挑了把锤子,加入了进来。
李靖和房玄龄,却没有行动的意思。
毕竟他们是杨羽的人,若是参与进去那还得了?
所以这件事,只能裴矩和陈棱去完成。
等到次日破晓,那厚重的石碑终于被毁。
裴矩和陈棱,背靠背睡了一夜。
直到阳光刺眼,两人才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
杨羽也正好站在两人面前。
“殿下,石碑已毁,还请出兵!”
裴矩忙道。
“孤何曾说过,石碑被毁就要出兵?”
杨羽反问。
“唉!”
裴矩叹息一声。
他很清楚,事到如今不拿出杨广的诚意。
杨羽八成不会出兵。
想到这里,裴矩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强拖着疲惫的身躯站了起来。
就见他站定身姿展开书信,开始高声宣读起来:
“今雁门危机,朕特下诏令,让居庸关武王驰援。”
杨羽嘴角一扬,露出抹不屑笑容。
这书信和诏令,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