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朽的失眠》一书的起因,跟我当初看《一片叶子下生活》是一样的。一开始我阅读的时候,也仅仅是对“只因为年轻啊”这一章节感兴趣的(因为高中课本上读到过选编的课文,对此在脑海中留有对这一章节的深刻印象)。后来整本书阅读下来,发现这本书的亮点不仅于此。所以阅读的兴致也被提了起来,直至把整本书给看完。
这本书整体的整体情感是很细腻的,语言描写上重点却不落在强调某一点上,而在于用富有情感的文字记录下来所经历的一切事,准备的来说,应该算是回忆感思录。因为其中不仅仅包含了回忆,还有一部分的总结思考,这让人得以借鉴而少走弯路。
由于作家张晓风女士是台湾地区的,所以对于她来说,与祖国两岸的情结是很深刻的。其中也不乏张晓风女士对大陆这一边的思乡之情,所以,这本书也凝结了一个充满“乡愁”的作家对于祖国的眷恋了。而除了乡愁外,对于传统文化的和中华优秀的经典文化与日常的温馨家庭的观念,也能在这本书里有所体现。
我当初看完这本书(感兴趣去看书,不一定能够看完,所以,看完一本书下来,总要有个某个坚持下来的动力),只因为这本书里的一句触动内心的话: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记得我后来印象模糊,把漠然记错成了遗忘,重新再看到原句的时候,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但后来仔细一想,遗忘也是漠然的一个前提,也就不再纠结了)。这种感觉还是很微妙的,就像是有时候,有人为了一句话或一个承诺,就因此放下一切去追求一样。为了一句话来读完一本书,更像是被一种魅力吸引过来的。
除此之外,这本书对于那些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也是值得人们去仔细去反省和思考的。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否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警醒?即便我们对于传统文化逐渐越发重视起来了,后续的传承又该作何延续?我在看张晓风女士的这本书的时候,感到了一种欣慰。我不清楚她是否始终坚持她的这个想法,创建一个国风类型的课堂,专门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后代关于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眼光和气质。
我们现如今生活条件的改善了,有了各式各样的新式有创意的教育。但对比下来,新式教育是占了绝对的地位的,课堂越发装修完善,设备也齐全,却少有了一种“雅气”而多了“死气”。在电子信息化的现代生活和教育上,更加是在追求一种实用性和效率与利益。而为什么说是“死气”呢,是设备仪器充斥其中,实体感觉被虚拟的电子设备代替了。所以在语文和历史课上,少了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氛围,这就是“雅气”。
对于张晓风女士在这本书说到的几个观点我是觉得值得学习和斟酌的,像是感情上的受伤理论——人生世上,哪能一点伤害都不受呢?对于经济学,从文化上的眼光上看,经济学是门“忧郁的科学”。你看,这不是一种雅气中才能体会到的美吗?我们因为在日常生活的琐屑和繁琐中消磨了很多,在感情的知觉上,有多少人还保留着那颗柔软的心呢?不少人的心是硬的,对于什么事情都是麻木不仁的。可那是他们,我们自己的心,难道自己不清楚吗?
写到在家的趣事,张晓风女士依旧是个温柔的人。对于孩子们的“花钱请坐”的天真烂漫,她不禁发问:天下哪有坐别人座位还要收费的道理?也许因为这是在家吧,在家里,许多事和世界上的真理是不大相同的。我也这么认为过,在家里许多再自然不过的感情流露,在外面,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隐藏起来。为什么呢?外面世界,精彩也无奈。鲜少有允许别人天真幼稚的行为,尤其是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经济损失一样。
小孩子玩游戏,扮假家。小孩子扮医生,他们的“药”是糖果片。对于这么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何曾会知道?现实中的人们是尽量想避开去见医生的,更别说那些药是苦的!可我们并不能拆穿他们,或者,不忍心。要是生病了,能靠吃这种“可爱的药”,病就能痊愈的话,那生病也确实好受了很多不是吗?但也只有在孩子们的眼中,生病了看医生,也许这种事是理所当然的吧?
依旧是小孩子,对于数花有多少的时候,小孩子的回答是“一朵”。张晓风女士被触动到了,随后写到:文明使人学会数目,但不是有些东西不能数也不必数的吗?我们为什么要庸俗到以“九百朵花一定比一朵花美丽”的程度呢?这样的一句话让我想到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我们的一切情感也是无法计数的啊?谁爱得深,谁爱得浅,有谁敢做个了断地说,这是数得出来的。而既然无法计数,那又怎么比较呢?
我们出来工作挣钱和生活,为的是得到那些可以用数目可以数得出来的东西吗?钱是有数的,我们生活中一切有实物的东西,都是可以用数目数出来作比较的。那么那些无法计数的事物又是什么?我有时候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因为人们恰好缺少了这些“无法计数的东西”,所以就只能转而向那些可以计数的东西上去索取和填补他们心里的空缺呢?
小孩子的眼光看起来很单纯,想法也很天真。但是,一种摒弃了其他事物影响的美很多时候是他们发现的,但是他们往往不自觉呀!所以和小孩子相处的时候,有时候会有意外地惊喜的原因,那就是我们能不能及时发现这种眼光下的美。孩子们可以不懂,但是大人们呢?他们很多时候是可以想明白的。可见,孩子们的无限可能性是要靠我们及时发现并培养起来的。如果我们大人们都不自觉这种美的话,那么孩子们会知道他们曾经创造的奇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