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事?”
宋归坐那不是坐,与和尚要了几个炊饼,便就着寡淡无味的素菜,呼噜呼噜吃了起来,赵皊并不介意宋归吃饭的动静,还拿了一个馒头,等宋归三五口吃下一个便递了上去:“粮食不够了。”
“咳咳。”
宋归猛的咳嗽:“十万贯的粮食?”
“嗯。”
赵皊也有些不好意思,不过,很快她便理直气壮道:“我是代表着爹爹,爹爹赈灾,怎能小家子气?”
那你找你爹去啊!
我还是跟人借的呢!
“还缺多少?”
“最少再来十万贯,而且,现在十万贯也未必能再买到之前那么多的粮食了。”这很正常,这时候各个粮商都不约而同的开始涨价了,宋归点头道:“我想办法。”
福康公主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我能拿出来一些爹爹娘娘不要的东西。”
你那叫偷。
宋归无奈道:“收了神通吧!姐姐。”
“唤谁姐姐呢?”
咦~~~~~
明里暗里,
就连一些打定主意,眼不见为净的官宦衙内都一直在偷着看,看到福康公主好似还自然而然的拍了宋归臂膀一下子,顿时……情绪四起……
有激动的。
有鄙夷的。
“堂堂公主,不知廉耻,明日我一定让爹爹,好好的参她一本。”
“就是,就是。”
也有酸的。
毕竟,
虽然对于致力于做大事的文人来说,迎娶公主不见得是一件好事,甚至,反而是给自己的清白无污的身世蒙上了一层纱,但是,致力于做大事的有几个?自己连个㤙荫官都没有的衙内们,都快馋哭了。
“等着吧!宋三郎此时得意,明年便是大考,他此前成绩便只是勉勉强强,现在又折腾这个折腾那个,明年考不中就好看了。”
“就是,就是。”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陷。”
苏轼不由的瞪了一下,那几个酸的,都有些控制不住的衙内,低声道:“爹爹,若他与……”
“无妨。”
苏洵擦了擦嘴,起身道:“你们且吃,老夫回去歇歇。”
说着,
便要走。
宋归在远处,他是真的感谢苏洵上次给自己润笔《防洪治水十三言》,拱手道:“先生可是吃好了?”哼,苏洵理都没理他。
宋归眨了眨眼。
赵皊笑道:“还说自己与之交好?苏家一家父子三人,这几日的名声可不比你差,而且,你至少百姓当中,人家却是文人当中,甚至,有几位已经觉得苏洵可为当世大儒。”
宋归点点头。
以后更厉害,唐宋八大家,他家占了三个。
“还有什么事?”
“累了?”
赵皊收敛了一些笑意,然后便径直道:“还有便是,你去查那骸骨案的时候,张茂则来了,说是爹爹让你明天跟着早朝的官员一块入宫。”
“早朝?”
宋归眨了眨眼:“我拿什么身份上?”
“看殿门?”
赵皊也有些不确定……
宋归沉默。
好嘛!
我刚做了好大事,现在是什么?大宋门卫大爷?不过,这对于宋归而言到底是好事,只要能出现在朝堂上,那么,不论他是旁听生还是背景板,都算是强行挤进了那些不愿意看到他的人眼里。
“好事。”
宋归点头,然后问道:“你呢?一会回宫?”
“嗯。”
赵皊有些惋惜,却又,没那么惋惜:“我明日一早就过来。”得,宋归没那么不愿女子做事,只是提醒道:“多带些人,要小心泼皮无赖。”
“放心。”
“你是看不到……”赵皊左右看了看,低声道:“就在我方圆五里内,最起码有八百多禁军,而且,我今天回宫之后,圣人娘娘与爹爹,少说也会给我带四五十个能近身搏杀的宫女。”
宋归摸了摸鼻子:“是小人想多了。”
“嘿嘿。”
福康公主一笑,她跟宋归相处最喜欢的便是这一份轻松感,他好像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然后,又聊了一阵子,福康才被早就盯着的嬷嬷强行带走,宋归走向了苏轼一桌。
哼
苏辙端着碗半转了身子。
“他怎么了?”
宋归有些好奇。
“好吃的被人抢了。”
苏轼其实也有些别扭,不过,他毕竟跟其他俩个人不是一个性子,而且,他跟宋归相处的时间更久,在他看来,即使宋归不能与自己成为一家人,却还会是挚友,小声道:“你与殿下?”
“唉。”
宋归叹了口气,忽略了一些不能讲的,简单的将自己与赵皊的关系讲诉了一下,苏辙一直在竖着耳朵听,然后,长叹了一口气,苏轼也有些感叹:“如此说来,已成定局?”
“什么定局?”
宋归有些不懂,不过,很快便还是点点头:“差不多吧!我不排斥,况且,殿下已经做的太多,我若迟疑,恐会招致悲剧,殿下将如何自处?”
确实。
赵皊很明显,已经认定了某些事,否则,单单刚才那几个动作,若最后俩人不能成,她就只剩死而已了。
苏轼叹了口气,端起茶汤道:“恨不能早相逢。”
还不早吗?
宋归愈发有些疑惑了,我刚穿越就看到你们了,再早有什么用?
不过……
砰
茶汤相撞。
宋归敷衍道:“是啊!”
苏家小院……
吃过斋饭。
苏轼,苏辙都回来了,苏洵听过俩人的复述后,便负着手叹了好几口气,然后,便看着外面的大树道:“你们多用些心,尤其是子瞻,你性子好,交游广阔,这几日,便多多留心。”
苏轼点头,
却还是有些不清不愿道:“三娘天人之姿,纵是殿下,单论精致亦不如也,不用如此急切吧?”
“你懂什么?”
不可否认,苏洵是有些怨气的,但是,更多的,还是处于一种对子女的关心:“三娘去年便已经过了及笄,明年又是大考,若不能在今年寻得如意郎君,明年大考过后,你我如何争得过那些相公宰相门第?”
苏轼:“也不一定非得争抢吧?”
“不争若何?”
苏洵扭头,不见什么怒火,却很无奈:“三娘身子孱弱,若不能寻一做官做学之人,嫁入寻常人家,老夫倒不指望什么给苏家带来好处,你我皆有学问,但是,若只是嫁入寻常人家,以她的性子,她的身子,安能长寿?”
沉默。
良久……
“唉!”
父子三人,齐齐长叹了一口气:“悔不能早入京师。”
“都怪子瞻良人(妻子)。”
“嗯?”
苏轼缓缓抬头:我与良人青梅竹马,何罪之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