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想也知道。
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家眷,遭逢大难,恐怕日子都不好过。
这些官员看到家人,因为自己而过着苦日子。
以后做事情,就要多想想了。
这实在是老成谋国的做法。
因为从此以后。
这些官员,不是为了恩情而帮助陈谊。
更多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的家人。
可也正是如此。
若一个人做事情,不是为了旁人的恩情或协迫,仅仅为了自己。
那他和其他关系,是远是近重要吗?
反正,他们总是要做一些事情的。
因为,这本就是一场买卖。
他们出卖劳动力、短暂的尊严。
换来自己的平安,和家人的一生顺遂。
这是为了他们自己啊。
他们又怎么会给自己拆台?
这般想着。
禁军统领摇了摇头:“若爷爷、阿爹那时候,也有陈谊大人这样的人物在,可能大明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藩王会被安抚好。
文人会被梳理好。
天下,也会因此进入大安的日子。
也不会被朱允炆这小子,弄得山河破碎,百姓蒙难,百官凋零…”
禁军统领摇摇头。
陈谊啊,不过跟他年纪相仿。
竟然有如此能力。
真是令人可敬可佩。
还要让他这个心死之人,为他东奔西走。
“罢了,就看你能做到什么地步吧,就看看,你能不能换一个大明。”
…
奉天殿。
五险一金的事情,已经推动到最关键时刻。
眼见马上就要尘埃落定。
内阁大臣,胡广走了出来。
“陛下,陈员外郎的五险一金是好办法。
此法不但令应天官员受利,还令天下官员、儒生收益。
但可惜,此法并不可行。”
胡广不疾不徐,在永乐帝逐渐严肃的目光中,悠悠道:
“毕竟,前朝百年动荡。
太祖皇帝平定天下,打了很多次仗。
大明初定。
太祖皇帝就几次御驾亲征,每一次动辄几十万军队北上。
其后。
又是靖难之役。
连年战争之下。
如今的大明,已经是十室九空。
我们…没有多少百姓了。
既然已经无人,自然也就缺粮,缺钱。
五险一金是好事,涨月俸,更是好事。
可五险一金,咱们没钱。
月俸?更是没有这么多粮食。
可能,陈大人在提起这个提议的时候,压根没想到国库的事情吧。”
说着。
胡广似笑非笑看着陈谊。
陈谊啊。还是太年轻了。
他以为,为什么太祖皇帝朱元璋,要给文人免税,而不是直接发钱?
他以为,太祖皇帝真不知道,文人会因此抬高身价吗?
是,国库真的没钱。
哪怕朱元璋抄了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人的家。
朝廷从这些大臣家中得到的钱财,对整个庞大帝国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正因如此。
加上文人数量可控。
太祖皇帝,便也一直没有废除这一制度。
如今。
永乐帝和陈谊,想要更改制度?
好啊。
你们改啊。
可钱哪里来?粮食哪里来?
就算有钱、有粮。
那百姓呢?
总不可能一个月出生几百万,十个月长大成人了,一年就精通农务,可以下田种地,为国家纳粮、交税赋了吧?
而。
管理一个如此庞大的帝国。
需要多少官员?
你陈谊,算得清吗?
为了各地安定,又需要多少地方乡绅,你陈谊又知道什么?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就这样的夸夸其谈之辈,退奄竟然对你刮目相看?”
胡广心中不屑。
他表面没有流露出半分,但眼神冷淡撇过陈谊。
最终,他将目光停在了金幼稚身上。
其中含义,不言而喻:这就是你看好的人?
胡广此言一出。
百官顿时面面相觑。
这事情,本来就该有人提出来。
可是。
直到此时此刻,才由胡广说出来。
原因也很简单,户部的诸位大人,跟刑部差不多,都被下了牢房。
而胡广。
恰恰是内阁中,和户部进行对接的阁老。
如今朝堂中。
也只有他一人知道,帝国财政,已经紧张到什么地步了。
没有十几年的休养生息。
给百姓不停生孩子,增加劳动力。
大明根本缓不过来。
十几年后呢?
且不说这批着五险一金的皮,实则是变法的一套,能不能执行下去。
就说如今咱们这位一天不打仗,就浑身犯痒的皇帝。
能不能在忍了十几年。
还依旧稳坐龙椅。
一旦轻启刀兵,十几年的休养生息都要宣告无效了。
朝堂,照样不能五险一金。
不过这个办法是挺好的。
等有一天。
永乐帝驾崩。
新帝说不定就能推行五险一金。
当然,是完整版的五险一金,而不是需要去掉文人免税一条的阉割版本。
胡广心中不屑,但他望着金幼稚,竟然没发现金幼稚的失望或者失落。
金幼稚很平静。
平静到不像话。
胡广又看看陈谊,陈谊也很平静。
仿佛被人从根子否定的决议,不是他提出来一样。
这也就罢了。
说不定是金幼稚去作壁上观,陈谊自己也不清楚没钱没粮甚至没人的可怕下场。
可是…
谁能告诉他?
为什么连高坐龙椅之上的永乐帝。
竟然也是一副,冷漠的样子。
甚至,连一点动容也没有?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