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养女 一 引子

作者:二水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5-30 19:56:09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人口的消长,是时代兴衰最灵敏的测量仪。中国文明历几千年时间长河,关键指标是看人口和土地的变化。

北水是中原一座具有约2800年建城历史的城市,因城市位于白水之北而得名,全市现有人口超过1000万人,而大约在400年前的明朝末年,这里的人口尚不足40万人。到了1985年就达到了900.3万人。

明朝末年,官府发动由山西洪洞县往水北进行了对口移民。在水北县西北50里,形成了一个重镇——安铺镇。这安铺镇,背靠伏牛山东麓,多丘陵浅冈,解放后在镇北修建有几座水库,附近又有9架孤山,居上可张望水北县城。安铺镇往南有两条河,一条往西南叫西潦河,一条往东南叫东潦河,最后在一个叫流湾的地方合流。

从镇上往南10里地,有相邻两个村子,东为蓝营,西为冉庄,西潦河自西向东逶迤漫流,沿河而居的村庄命名往往和河水有关,比如冉庄再往西为江源村,蓝营再往东就是流湾村,而冉庄和蓝营的村名命名,虽临河但没有因河而名。

公元1947年3月,农历丁亥年二月,麦苗刚刚返青,田间小路上的蒲公英悄悄打苞,村庄上杨柳枝条即将发芽,村民们已经动手垒池子育红薯秧,没想到这时候突然刮起了西北风,气温急剧变冷,晴朗的天空被厚厚的黄云遮蔽,天昏地暗。当地农谚说,“人黄有病,天黄有雪”。冷风稍停,大朵的雪花纷纷扬扬在空中飞舞。下着这样大的雪,似乎伴随着响起鼓咚鼓咚的雷声。

就在这隐隐的雷声里,家住冉庄的木匠冉国才丛北水县城回来,肩膀上背着木匠的家具箱子,胳膊上擓个竹筐,筐下面垫着小被褥子,急急慌慌地往冉庄家里赶。

他一进家门就喊,“玉桂——玉桂!”。

玉桂是他媳妇的名字。

他说:“快点,快点呀,我在半路上捡了个孩子,她肯定饿坏了,现在已经饿的哭不出声音来了”。

他媳妇杨玉桂几天前才产下一子,却不幸夭折,正躺在床上抹眼泪呢,听到丈夫的喊声,就忽地坐了起来。

冉国才放下竹篮,小心从竹篮里抱起一个孩子,递到妻子面前。

这么巧呀,自己的孩子刚出生没成,丈夫就在外面捡回了一个,莫不是自己的孩子转世别家,又回来了?

杨玉桂接过孩子,心头一喜,赶紧把孩子捂到胸脯上,把憋胀的奶头塞进孩子嘴里。

就在这时,她向孩子的两腿处撒了一眼,她发现这个弃婴是个女孩。她一时有点失望,又忍不住流下了一滴眼泪。

村上的人都很奇怪,“老三,你在哪里捡来这个妞妞?”木匠在冉庄兄弟行三,同辈人习惯叫他“老三”。

老三一点也不老。

他个子不高,一张海棠般的红脸,红中带着一些黝黑。这黑,分明是常年风刮日晒,有些粗粝的质感。当年,他也就只有二三十岁岁而已。

木匠腼腆的笑答,“俺就在回家的路上,在路边的田地里捡到的”。

村里人也不一定相信,会再次追问,“老三,真的假的?怎么会那么巧?”

至于怎么巧,人家不会再往下说了。

老三就涨红了脸,有些支吾,甚至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回答地应道,“俺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在路边的田地里”。

以后再有人问,老三还是这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妞妞后来就起名“殿凤”。两年后,木匠两口子又添了一个女孩,起名“殿青”。

在木匠家里,大人们习惯叫她们“大妞”和“二妞”。

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李奶奶”是这样告诉李铁梅的:你爹不是你亲爹,你奶奶不是你亲奶奶!你姓李,我姓陈,你爹他姓张!文学作品中的革命家庭,为了革命,居然有如此复杂的家庭关系。

冉庄中的木匠冉国才一家,他们的家庭彼此关系,同样具有传奇色彩,其实一点也不比《红灯记》中记述的简单。

$(".noveContent").last().addClass("halfHidden");setTimeout(function(){$(".tips").last().before("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