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标:史上最稳健太子 第5章 廷杖御史

作者:朱木木o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7 19:36:06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听到“廷杖”二字,奉天殿在场众人霎那间脸都吓得煞白。

廷杖制度为朱元璋首创,专门用来惩罚那些在朝堂上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大臣。

文武大臣都亲眼目睹过触目惊心的廷杖施刑现场。

自然知道廷杖的厉害!

皇城内卫当场将犯错大臣打翻在地,扯下衣服,棍棒齐下,皮肉遭殃。

有明一朝,因秉直进谏或违法作乱被施加廷杖的大臣不计其数,乃至文武大臣只要一听到“廷杖”就吓得六神无措。

洪武年间,廷杖首席体验官永嘉侯朱亮祖自恃军功卓著,收受贿赂,勾结豪强,诬告番禺县令道同。

这是痛恨贪官的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将朱亮祖逮到京师。

念在朱亮祖跟随自己南征北战,朱元璋并不打算杀了他,准备用廷杖给他长长记性。

奈何狂人朱亮祖在被鞭打了几棍后,觉得小意思,自己主动要求上强度。

朱元璋心中无奈,从未听过还有此种要求,那就只能成全了。

大手一挥,“往死里打!”

结局可想而知,朱亮祖嘎啦。

奇葩皇帝明武宗借巡幸两畿、山东,准备溜出去玩耍。

以兵部郎中黄巩为首的107名大臣头铁进谏,结果最后都领了一顿四十杖套餐。

嘉靖大礼议之争,杨慎等官员死活不让皇帝认爹,阻止世宗为其生父母上帝后尊号,聚众堵门大哭大闹。

大孝子世宗朱厚熜下旨将闹事的官员拉倒左顺门廷杖,一顿棍棒下来直接干死十六个。

“动手!”内使监监令李顺催促道。

几个如狼似虎、身材魁梧的金吾卫士兵拥进殿来。

两名士兵一把将已经昏厥在地上的御史韩观拉起,扔到一条长凳之上。

剩余两名士兵熟练地将韩观的手脚都紧紧捆绑起来,退到一边,手持粗壮的栗木棒,静静地等待着开始的命令。

“父皇……”朱标深知一顿廷杖下来,韩观不死也必定落个残疾,焦急地恳求道。

“愣着干嘛,给咱打!”朱元璋丝毫没有在意朱标的求情,冷冷的命令道。

李顺给下面的金吾卫士兵使了个眼色,轻轻地点了点头。

“嗯哼、嗯哼哼……”已经昏厥的韩观在木棒的击打下吃痛得低哼起来。

每一次木棒抬起,木棒上的倒钩都会顺势将韩观身上的皮肉带起。

几杖下去,韩观的官服已经破破烂烂,被血染红一片。

“孔子曰:‘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臣言已行,臣死何憾!”

夹杂着痛苦的话语从韩观嘴里断断续续传出。

韩观作为言官,从小熟读四书五经,通晓孔孟之道。

至圣先师孔子是他的毕生偶像!

纠正君身,犯死直谏是他至死的追求!

被施加廷杖足以让他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偶像!

受廷杖成了士民典范,光宗耀祖的表现。

打的越狠,口碑越好!

乃至后世甚至出现为出名骗取廷杖的奇葩行为。

一时之间,廷杖成为大臣们彰显忠诚无贰、心怀社稷黎民的新风尚。

见面便问:“今日你被廷杖了吗?”

不过这一风气在清朝被彻底刹住了。

原因是清朝对廷杖做了改良,杖中灌铅,三杖残疾,十杖吐泡泡、躺板板,美其名曰“寿杖”。

清朝言官也不敢再胡乱打嘴炮了,纷纷表示屁股着实受不了。

眼见得韩观声音越来越低,朱标冲到阶下,一把将即将落下的木棒牢牢握住,“住手!”

施刑的金吾卫士兵见到太子殿下这番举动,哪里还敢继续施刑,纷纷愣着原地,等到着朱元璋的命令。

“殿下!”十分虚弱的韩观充满感激地看了一眼朱标,随后脑袋一耷拉,昏死了过去。

“太子,你太让咱失望了!”朱元璋转过身来,脸冷的像冰块一样,“你也想落个和韩观一样的下场吗?”

“父皇当初下令御史台言官发现皇帝所行有未合理,亦当直谏,勿有所顾避。”

“直言进谏是言官的分内之责。”

“父皇难道忘了吗?”

朱标一连串的发问,丝毫没有给朱元璋留任何的余地。

朱元璋兀地勃然变色,气出急促,语带颤音:“是咱的命令!”

“陛下息怒。”见陛下与太子之间已然剑拔弩张,刘基出班禀道:“御史韩观妄议陛下决策,罪该万死,其罪当诛。”

“但御史韩观舍身以诤,条陈时弊,也尽了当臣子的本分。”

“臣恳请陛下念在韩观年迈不堪廷杖,饶恕他这一回吧。”

刘基作为御史台主官,自然要维护自己的下属。

“臣附议,恳请陛下饶恕韩观。”御史欧阳韶、周观政、韩宜可等御史台官员纷纷出班为韩观求情。

“不——可!”满脸愠色的胡惟庸刚准备出言阻止,结果被中书省左丞相瞥了一眼,又生生地将话吞了回去,极不情愿的说道,“臣附议。”

朱元璋见太子和众大臣为韩观求情,脸色也缓和了下来。

自古不杀言官,这是千百年来的古制。

如果今日韩观毙命当场,那毫无疑问,自己会被史书定义为一个任情喜怒、滥施淫威的无道昏君!

朱元璋自然是不会这样干的。

“众爱卿平身吧。”朱元璋来回踱步了一会,“既然太子和众大臣都为韩观求情,那咱就饶他这一回。”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免去韩观御史一职,永不录用。”

“谢父皇。”朱标长出一口气,紧紧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陛下圣明。”以刘基为首的御史台官员也一起叩谢皇恩。

“分封之事择日再议,众爱卿先退朝吧。”朱元璋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标一眼,扭头在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进入后殿。

“退朝!”

李顺鸭公嗓再次响起。

文武大臣早已在这紧张的氛围下吓得冷汗直流,都害怕惹祸烧身,一听到退朝,一溜烟转眼跑了个干干净净。

“这次相国大人大度,权且放过你们一次,下次就没这么好运了。”

胡惟庸朝着刘基、杨宪恶狠狠地摔下这么一句话,转身小跑着跟着李善长出了奉天殿。

朱标和刘基等一众御史台官员只得抬着奄奄一息的韩观出了皇宫。

朱标将一众人送出午门,并叮嘱刘基无论如何地照顾好韩观后,才独自回宫。

正当朱标走到奉天门时,迎面便看到内使监监令李顺带着几个小太监,他们嘴里还嚷着些什么。

为了听清他们说什么,朱标闪身躲在门后的角落之中。

只听见李顺后面一个瘦小的太监疑惑地问道:“您瞧韩大人的老身板,竟然能挨四十下廷杖,真是神了。”

“是呢,是呢。”另一个太监赶忙插话,“这可是第一位能在金吾卫手中撑过四十板子的主。”

“你们这些小猴孙晓得什么?”李顺轻蔑一笑,“这都是陛下的旨意。”

“哦?”两个小太监听到监令大人这样说,心中疑窦重生。

要将韩观杖毙的是陛下,留他一条性命的也是陛下?

齐问道:“请监令大人示下,小人这浆糊脑袋,实在想不出来。”

李顺听罢,哈哈大笑起来。

“廷杖规矩是死的,也是活的。”

“轻与重、实与虚,部位不同,打的程度不同。”

“轻者身上留些淤青,几日便好,重者皮开肉绽,严重致死。”

“光是下令的说法就大有玄机。”李顺斜睨着两个小太监,阴阴的说道。

“您说,您说。”被勾起兴趣的两人满是乞求的看着李顺。

“打就是意思意思,不伤人性命。”

“着实打,就是真打,能不能活就看个人体质了。”

“用心打可就是往死里打了,纵然有九转还魂丹,也救不了了!”

“你们想想在大殿上陛下说了什么?”

李顺说完,大踏步往宫内走去。

“高、高,实在是高!”两个小太监屁颠屁颠赶了上去。

看着李顺三人远去的背影,回想起他们说的话,朱标原本落寞的心中又燃起一团热烈。

自己的父皇朱元璋,或许并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么冷血无情、杀人如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