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勇军在清远县城休整了两日,李元胤与郑兵商议后,决定留下1000名义勇军士兵驻守清远,其余部队准备次日班师回广州。
然而,就在此时,水营在码头抓住了两名清兵。李元胤立即询问:“这两名清兵是从哪里来的?”
水营士兵报告道:“已时(上午10点),我们的两条沙船在北江上游巡逻时,发现一条顺江而下的乌篷船。船主见到巡逻船后,突然逃向岸边。巡逻船命令其停船检查,但船主不听警告,继续逃跑。最终,船主被义勇军射杀,两名清兵跳入水中,因不会游泳,只能束手就擒。”
李元胤对郑兵说道:“走,去看看情况。”
两人来到北江边,发现那两名清兵已经咬舌自尽。王富贵上前敬了个军礼,递过一封信:“这是从他们身上搜出来的。”
信已被水浸湿,字迹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认出内容。信中写道:“征南大将军谭泰已到韶州府(韶关),不日即临清远。望耿精忠等人,做好接洽工作。”
李元胤皱眉道:“韶州府离清远县约有400里,清兵7日可达。若前锋是骑兵,最快4日可达。”
郑兵补充道:“船从韶州顺江而下,400里需要2日。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只有1日。”
李元胤立即下令:“通知团级以上军官开会!”
会议中,李元胤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大庙峡全长约28里,地势险要,离清远府城约80里,离英德县城约130里。今日敌军前锋可能已到英德县。我军两个团在大庙峡谷口阻击,放清军前锋过去,然后关门打狗,务必全歼敌军!”
众军官齐声应道:“是!”
---
张月和尤易初在天堂山上守了3日,却连一个清兵的影子都没见到。张月有些焦躁:“清兵没来,我们喂了三天蚊子。难道情报有误?”
尤易初安慰道:“清兵可能在路上耽误了,别急,再等等。”
与此同时,英德县黎溪村,征南大将军谭泰率领的30000名清军正在此地修整。自进入广东以来,清军诸事不顺。先是在大庾岭遭遇山洪,道路被冲毁;接着许多士兵水土不服,陆续病倒;到了韶州府后,战马又纷纷得病,士兵们只能徒步前进。
谭泰问道:“此地离清远县城还有多远?”
一名将领答道:“回大将军,尚有90余里。”
清南赣巡抚刘武元心中疑惑,文书早已送到耿精忠手中,为何迟迟未见迎接之人?若坐船,清军早该抵达清远,可惜广东百姓畏清兵如虎,江船见清兵便逃之夭夭。
谭泰下令:“命令士卒加快步伐,告诉大家明日可到清远!
“嗻!”传令兵迅速传达命令。
---
李元胤早已安排斥候监视整个大庙峡,清军在黎溪村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他指着地图上江边一块长约4里、宽约1里的平地说道:“清军人数应不到3万,今晚必在此处驻扎。我们要调整战术,等敌人进入包围圈后再行动。”
郑兵问道:“此地可还有百姓?”
李元胤摇头:“早就被清兵杀光了。”
郑兵点头:“命令大家做好战斗准备,等敌人进入包围圈,再依令行事。”
午后,一场阵雨过后,艳阳高照。清兵们浑身湿透,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头顶烈日,苦不堪言。
谭泰问道:“这段峡谷还有多远?”
新赣南巡抚刘武元答道:“听向导说,走出峡谷还需一个时辰。”
谭泰下令:“出了峡谷,马上安营扎寨。峡谷中,务必提高警惕!”
“嗻!”传令兵迅速向前传达命令。
---
申时(下午4点),清军前锋进入包围圈。看到江边的大片沙滩,许多清兵脱光衣服,跳入江中洗澡。走出峡谷的清兵越来越多,江边很快挤满了人。到了酉时(下午6点),清军全部进入包围圈。
李元胤放下望远镜,下令全军出击。张月和尤易初早已等候多时,60门火炮同时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一瞬间,60枚铁弹砸向江滩上最密集的人群,几乎无一落空。虽然威力稍小,但瞬间带走了上百条生命。江滩上的清兵被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得措手不及,惨叫声此起彼伏。
由于炮弹是从身后打来的,许多清兵拼命往前挤,却忘了前方是北江。许多人被挤入江中,北方士兵大多不会游泳,惊慌失措下,将身边的人当作救命稻草。江面上顿时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头。
李元胤放下望远镜,大声说道:“给张月、尤易初两团的炮兵记一功!这两炮至少消灭了3000清兵。通知大家加快速度,争取天黑前结束战斗!”
王富贵的水师发现江面上漂满了清军尸体,不禁咋舌:“这两通火炮威力太大了!我们得快点,否则功劳都被他们抢了!”他大声喊道:“兄弟们,加油!慢了捞不到功劳!”
众人齐声吆喝,奋力划船向上游赶去。
---
征南大将军谭泰刚洗完澡,正准备休息,突然听到炮火轰鸣。他冲出大帐,只见清兵拼命往江里挤,场面一片混乱。他急忙下令:“亲卫!马上去维持秩序!”
经过最初的混乱,清兵们逐渐安静下来。然而,北江江面上已满是清兵尸体,浅水区甚至堆积了厚厚一层。
清军暂时无暇顾及死者,因为义勇军已经围了上来,最近的距清军已不足一里。
谭泰见敌军步履整齐,显然是一支劲旅。他心中暗想,这支军队出现在这里,耿精忠等人恐怕凶多吉少。不过,他见敌军人数不如己方,心中稍安。刚才的炮火只是意外,真正的战斗,满族八旗还从未怕过谁!
谭泰下令:“吩咐弓箭手上前,准备抛射!”
5000名弓箭手向前推进80米,只等敌军进入120米射程,便进行抛射。
然而,张月和尤易初命令炮兵在250米处停住,双方大战一触即发。张月大喊:“发射!”
60门火炮同时点火,炮口火光一闪,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瞬间响彻战场。清兵弓箭手只觉身体被重物击中,随即眼前一黑。硝烟散尽,幸存的弓箭手早已逃出百米开外。
地上满是哀嚎的清兵,许多人未被当场打死,痛苦地在地上翻滚。谭泰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震惊:“这仗怎么打?必须冲出去!困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他大声下令:“传令下去,所有人往英德方向突围!”
十分钟后,清军做好了突围准备。谭泰一声令下,清军拼死向英德方向冲锋。
“冲啊!”2万多清军在不到300米宽的场地上发起冲锋。然而,义勇军60门火炮封锁了清军的退路。
张月和尤易初示意令旗兵,采用五段式射击。在火炮和燧发枪交织的火力下,清兵一次次冲锋被打退。200米的冲锋路上,堆满了清兵尸体,伤者哀嚎声不绝于耳。
范承恩的第一团也围了上来,水师的火炮抵近江边发射。谭泰大声喊道:“为我皇陛下尽忠的时候到了,给我冲锋!”
清军在长600米、宽300米的三面同时发起冲锋。然而,义勇军16000支燧发枪采用五段式射击,5分钟内发射了80000多颗铅弹。在强大的火力面前,清兵的挣扎显得徒劳无功。冲锋二十分钟后,战场上能站立的清兵已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