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的时间。
这登记名单的小册子便写满了。
见这队伍反而越来越长,范思辙赶忙站起身,招呼队伍末尾的人。
“各位乡亲们,这施工队人已经满了,就不要再排队了。”
县衙门前依旧有百十号人没有工作。
听范思辙这么一说,踮起脚尖,往队伍最前排看去。
又时不时转头看向正在工作的拆迁队。
“啊呀,要是刚刚直接排队就好了,这么好的活没接到,真可惜。”
“谁说不是呢!我家娃娃还在喝奶呢。如果我能报上名,还能为家里分担点。”
“我这刚从仙居县打零工回来,刚好没赶上,你说这运气!真是的。”
大家伙摇着头,叹着气,准备离开。
“清安县百废待兴,处处都需要人。乡亲们不用担心找不到活干。”
范思辙拍了拍告示牌,将众人又聚拢起来。
不是说施工队不招人了吗?
哪儿还有活?
范思辙也不管脚底脏不脏,站上桌子。
人群中窜出个脑袋,自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他往南边一指,严肃的说道。
“咱们清安县南边的田地,想必乡亲们都知道。”
当初这前县丞骗人卖地闹得沸沸扬扬。
在清安县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已掌握了些情况。如此良田就这么荒废着,着实可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些地,清安县衙全部收回!”
什么!
此话一出,震惊众人。
尤其是知县龙妙桐。
若此事真如此简单就能解决,她也不会这样冷处理。
龙妙桐赶忙走到桌边,拉了拉范思辙的衣袖,轻声说道。
“范县丞,此事还需商议,不可如此草率行事啊!赶紧下来吧。”
范思辙膝盖微屈,弯腰对龙妙桐说道。
“龙知县,虽然县中各事务你有拍板权,但这件事情上,请相信我。万一出了什么事儿,我扛着。”
“这样收回田地,不合大庆律法啊。若有人将此事上报知府,那麻烦就更多了。”
“没事,我已经考虑清楚了。难道说一边看着清安县自己的地荒着,一边让乡亲们饿肚子吗?事情总不能这样办,先解决温饱才是根本。”
范思辙先前在等龙妙桐的时候,问过几位村民。
这清安县每家每户的田少,粮食往往要额外购买。
要么去杭州城买粮食。
往往是为了省车马钱,挑着扁担,腿着走两天。
更不用说杭州城的粮价有多贵了。
又辛苦,又费钱。
要么等走卒小贩来县门口卖粮食。
但这时间便不固定了。
有时候连着三五天都没人路过清安县。
总之,这一天三餐的着落,就愁坏了很多人。
范思辙见龙妙桐不再阻止,又站了起来,向众人说道。
“种植大队现在招收100人,一人分配四亩地。今明两天先除草翻地,后天开始先种植一批快生作物,比如茄子、辣椒等等。作为彩头,第一个开垦成功的人,赏银一两。”
众人一听,立马兴奋起来。
看样子,这县丞是真的要把南边的地分出来种啊。
总算是能种些吃的了。
有了之前施工大队的先例,这回大家伙儿没有犹豫,一股脑儿的挤了过来。
“范县丞!我报名。”
“算我一个!”
“别挤别挤,范县丞说有100个名额呢!”
..
火热的报名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
没有报上名的众人久久不肯离去,生怕范思辙又提供别的工作。
范思辙好说歹说,劝大家先去吃中饭,再来县衙门口。
因为。
范思辙是真的还有好工作要招人!
毕竟自己手里还有银票。
既然清安县的百姓是愿意工作的,那这些银票,就用来付工钱。
让大家都富起来,那税赋自然就不必担心了。
..
中午。
范思辙捧着一碗白粥,站在县衙门口吸溜。
龙妙桐则站在一旁,听范思辙叨叨。
原先清安县还是有一条通向码头的青石板路。
马车可以快速通行。
但明家走时,暗中破坏,将这青石板路损毁。
现如今,变成了脚踩出来的土路。
一到下雨天便泥泞不堪。
路面上坑坑洼洼,别说马车了,就连人走在上面都有可能崴了脚。
不管是马车还是骡车,都无法通行。
道路不畅,一定是发展不起来的。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范思辙手指指向地面。
“现在咱们清安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修路。”
龙妙桐非常困惑。
“修路劳民伤财,咱们清安县肯定负担不起啊。”
这大庆修路,是有章程的。
普通县城的道路,多是用大石板料铺成。
层数极多,要铺上石块、细沙。
工序复杂、耗资颇多,耗时不短。
现在的清安县,百姓连吃都吃不饱,哪来的钱修路呢。
范思辙微微一笑,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小石子。
“咱们清安县的山上,有大量的石灰石矿。这可是都是上好的材料啊。”
“范县丞这是要拿去卖石灰?但是咱们清安县没有采矿权,若是知情人士上报朝廷...”
“当然不是卖了。”范思辙又指向东边的河道。
“这废弃码头停用,河床上全是淤泥、黏土。把石灰石和黏土研磨在一块儿,煅烧之后混入炼铁矿渣,最后磨成粉即可。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听起来像是馍馍。”
“这是水泥。”
“水泥?!水泥的配方不是三大坊的绝密吗?范县丞怎么知道的如此清楚?”
三大坊的产品中就有水泥,但是由于富商贵族觉得水泥不好看,用的人很少。
而普通百姓又买不起水泥。
因此水泥的普及率极低。
一般人甚至都不知道有水泥这种东西。
“这明明就是知识,而不是什么三大坊的独门秘方。龙知县尽管用就好,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龙妙桐还有些犹豫。
“范县丞,这私自制作水泥,若三大坊找来所要赔偿,清安县可赔不起啊。”
范思辙叹出一口气,将白粥一股脑喝完。
“龙知县,若世间所有人都遵守规则,清安县也不会那么穷了。你说的这些条条框框,用钱都可以解决。但前提是,清安县得富起来。”
龙妙桐被此话震住,愣在原地,小声嘀咕着。
范思辙的计划很简单。
管他什么三大坊。
直接制作水泥,硬化道路。
要从官道一直修进清安县,一直到废弃码头。
杭州府的地理县志记得很清楚。
自从清安县码头废弃,杭州城便没有了大宗货物的水运航道。
大量的货物需要陆运,耗时耗力。
若是能有一部分的货物从清安县走水路。
便是双赢。
清安县从中牟取巨大财富并不困难。
就看自己怎么统筹了。
“龙知县,这件事情极其重要。整个清安县只有你能担此重任了。其中的工序并不复杂,稍加培训就可以生产。务必明天做出样品,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