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明君 第1章 少年天子

作者:一条破板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30 22:22:53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大明弘治十八年五月十八,清晨。

乾清宫。

......

阵阵钟声在这巍峨的皇宫之中响彻,钻进了只有皇帝才能安寝的乾清宫中。

华贵而又雍容的锦被之下,李易半撑着自己的身体,一时有些恍惚。

大太监刘瑾带着太监宫女早已将登基时的衣冠准备完毕,就在床边等候。

李易没有理会他们,消化着驳杂的记忆。

他只记得自己在湖边游玩,脚下不稳失足落入湖中,等到再醒来时,就莫名来到了此处,而后一阵纷乱的记忆涌入脑海。

“大明弘治十八年……皇太子朱厚照……五月十八日登基为帝……”

过了好半晌,李易这才睁开眼睛。

呼!

长出一口气。

当他理清了脑海中纷杂的记忆时,脸色极为古怪。

没想到竟然穿越了,这么离谱的事情竟然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皇太子朱厚照,这是他现在的身份。

一时间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作为历史学硕士,专攻明清史,他自然知道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

说起来,这孩子也是个苦命人。

在已经过去的弘治朝,由于弘治皇帝朱佑樘的弱势,导致文官集团开始膨胀。

以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为首的内阁总揽大权,等到朱厚照登临帝位时,才发觉这满朝上下竟全是文臣一体。

至于这年幼的小皇帝,又有谁会在乎?

不过,苟且偷生显然不是这小皇帝的作风。

正德二年八月设置豹房,重用刘瑾,提拔八虎,用于牵制朝臣,收拢权利,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可就在准备深化之时,刘瑾突然就要起兵谋反。

这可真是怪哉!

后来自封自己为镇国公、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亲领大军,与草原小王子决战于应州城外,最终大获全胜,使得小王子十数年不敢南下牧马,而他甚至亲手斩杀鞑子一人。

只可惜这样的大胜,在文官的笔下,仅是“鏖战数日,阵斩十六”的字眼,这何其荒唐?

后借应州大捷之威,调边军入卫,至此总理军权。

宁王之乱时,又统领兵马南下,此举未必没有整理江南的目的,只可惜,就在功成之前,竟意外落水。

一个正值壮年,且弓马娴熟的皇帝,就这么病故了。

关键问题是,医治他的太医,竟与治死弘治的为同一个人。

当他提出更换太医时,竟被杨廷和借故拒绝。

不久之后,朱厚照驾崩,死的极其潦草。

当消化完记忆后,李易的眼中尽是斗志。

这重活一世自是要活的精彩,既然重生为朱厚照,那么自要替他完成他未竟之事。

掌天下之权,马踏整个江山。

这大明,交给谁都不能交给文官。

……

朱厚照深深的呼吸着,等到情绪平复下来,思索着现在的处境。

身为皇帝,手中得有权利,若没有权利,胸中抱负如何实现?早晚也得失足落水。

而朱厚照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夺权。

不过,如今的大明,是以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为尊,而这三人又是先帝的托孤重臣。

想要总揽大权,就得先从这三人身上动手。

不过,此事却也没有那么简单。

尤其是这三人中的刘健,更是不简单。

其人历经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四朝,担任八年内阁首辅,在朝廷之中根深蒂固,就连李东阳和谢迁,也是在他的推举之下进入内阁辅政。

弘治朝时,更是压的孝宗喘不过气来,当年孝宗想在万岁山修建毓秀亭,于是让亲信太监李广督办此事。

可当刘健听闻此事后,以奸人佞臣、蛊惑圣上为由,硬是逼的李广自杀。事后,不仅没有任何惭愧,反而进一步的逼迫孝宗,让其治罪李广。

弘治十三年,鞑子南下,京师戒严,刘健又以“兵事疲惫”为由,罢黜与孝宗密切的遂安伯陈韶等三人,换上与文官相近的镇远侯顾溥。

然而,情况并未因此而好转,弘治十四年时,边事再起,国库空虚,于是孝宗将目光放在了税收之上。

可是,以刘健为首的文官却“与民争利,减轻百姓负担”为由驳了孝宗,甚至还提出“削减宫中用度、裁撤宫中亢官”等建议,进一步的削弱孝宗的权利。

等到正德登基之后,刘健的手伸的更长了。

当他得知正德信任太监时,便联合李东阳、谢迁二人,以辞职要挟。

当时正德刚刚登基,若是不同意辞职,正德就落了下势,被三阁老压了一头,若是同意辞职,满朝文武势必会联合逼宫,逼的正德不得不收回成命,届时只会威严扫地,沦为笑柄。

于是正德只能捏着鼻子,暂时与刘瑾等人拉开距离,刘健大获全胜,压了正德一头。

正德二年,正德坐稳了皇位,又将杨廷和引入内阁打擂台,分走了刘健的部分权利,同时重用以刘瑾为首的“八虎”。

刘健见状,便联合朝臣向正德逼宫,企图重演弘治旧事,压的正德喘不过气来。

最后还是在引入了杨廷和这根搅屎棍子之下,才压住了刘健。

虽然正德达到了目的,但这终究只是一场惨胜,刘健仍对朝政有着不小的影响,加之后上任的杨廷和更是刘健的翻版,使得正德处处掣肘。

……

当朱厚照整理完刘健的信息时,不由长叹一声。

想要从刘健等人手中夺权,没有那么简单。

虽说按照历史上正德的做法来看,也能斗倒刘健。

可这时间跨度实在太久,两年的时间,能做太多的事了。

而且还留下了很多隐患,引入了一个更加强势的杨廷和。

得想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既能扳倒刘健,又能限制住杨廷和。

目光随着宫殿的烛火,落在了刘瑾身上。

这可是一个忠臣,是自己争夺权利的最好帮手。

只不过,刚刚登基就把他推出来并不合适。

刘瑾是太监,是皇帝的近臣,此时推他出来,容易激化矛盾,从而惹火烧身,走上正德的老路。

此刻,刘瑾不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厚照眼睛忽的一亮,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当今左春芳大学士杨廷和入阁。

虽说此人在多年之后,成了抵抗正德皇帝的急先锋,但此时的他不过是一个空有其名并无实权的左春芳大学士。

让他入阁理政,乃是简拔之计,若是他同意,那么就会留下幸进之徒的名声,这边皇帝刚刚登基,就让他入阁理政,这里面没人挑拨?谁信?

尽管杨廷和同是文官,但这边大行皇帝刚刚驾崩,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入阁,势必会引起刘健、李东阳和谢迁等人的激烈反对。

刘健等人再怎么心胸宽广,也不可能在这时容忍杨廷和入阁。

这样一来,就可以祸水东引,将皇帝与文官之间的矛盾,转为文官与文官之间的矛盾。

此计不仅能让内阁内斗,还能搞臭杨廷和的名声。

杨廷和的能力还算不错,可为人太过强势,正德一朝,常常以家国大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压的皇帝喘不过气来,甚至“落水而亡”也与他有很大的关系,为了以后打算,不得不提前布局。

毕竟出身翰林的杨廷和,对清名极为看中,落下一个皇帝幸臣的名声,日后的威望自要大大减弱。

没了威望,想要号令百官,可没那么容易了。

不管他同不同意,烙印已经打下,想要消除,难于登天。

不仅要让他进入内阁,还要让他当内阁首辅,要把他架在火上烤。

引他入阁,让他们斗去吧,斗个你死我活吧,然后坐收渔利。

这,就是阳谋!

……

想到此处,朱厚照咧开嘴笑了,随后看向侍立在一旁的刘瑾。

“大伴,给朕更衣吧!”

“诺!”

……

登基大典的仪式繁琐而又复杂,一直从天刚蒙蒙亮持续到正午时分。

倘若没有好的体力,很难坚持下去。

这对于朱厚照来说,算不上什么,几乎全程都是坐着的,无非是废些心神罢了。

在登基大典的最后阶段,便是文武百官进奉天殿向新皇朝拜。

随着赞礼官的高呼,文武百官山呼陛下,气势庞大而又整齐。

一般而言,在这个礼节结束后,百官们就会各种退下,回到自己的部门接着上班。

登基大典基本上是象征意义,并不奏事。

官员们也在赞礼官的安排之下,结束了所有的仪式,准备散场。

可就在众人即将离开之时,高坐皇位上的朱厚照忽然说话了:“众爱卿莫急,朕有事要说!”

在场的这些官员纷纷停下脚步,看向朱厚照。

站在文官最前面的李东阳、刘健和谢迁三人,脸色皆是振奋。

前几日陛下召他们入宫,拉着他们的手说:“你们是先帝安排下的辅政大臣,朕尚年幼,以后朝政皆要仰仗诸位!”

此时登基大典结束,想来应该是说些感谢的话。

刘健心中一喜,暗道:“陛下虽年少,可却识大体,当得上一句明君!”

谢迁和李东阳两人,也多是这种想法。

可朱厚照接下来的话,却让几人脸色大变,甚至带上了煞白。

“左春芳大学士杨廷和乃朕之先生,待朕忠诚,能力强劲,有经天纬地之才,朕刚继任大统,正需人才辅佐。

朕决议,拜左春芳大学士杨廷和为东阁大学士,入阁理政,是为内阁首辅,加封太子太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