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昌?
袁老二有所耳闻,有些耳熟,但是却忘了他是谁。
民国的人物千千万,陆士军校生上万,保府军校生上万,黄埔军校生也有将近五万。
光是三大军校毕业的人的就有七万人。
更别提这只是民国的一部分。
民国又不止是军队,还有留学生,还有本土的豪强士绅。
比如刘家。
刘梅珍在历史上都没有什么名气,可是你要说她们家族,那就牛逼了。
将来分家,都是外孙女分50万大洋的。
更别提本家孙子了。
可是就这,刘梅珍都没有名气,更别提其他人了。
能让袁老二有所耳闻,在历史上都得有一笔。
他询问了一下。
“这个表哥是早稻田大学毕业?”
“嗯,他是1903年就去了的。”
对于自己这个表哥,刘梅珍还是如数家珍。
一个是因为关系近,一个也是因为他的成就。
在这个年代能考上早稻田大学就非常不容易。
更别提他的经历了。
王治昌回国后,当过老师,也考过商科举人。
随后,又被聘请为焦作煤矿的经理。
如今在农工商部工作。
袁老二虽然想不起来他是谁,但是也知道绝对是个人才。
特别是他出国留学,眼界开阔。
又主持过煤矿,有实际经验。
于是袁老二说道。“那就请表哥过来一趟吧。”
“嗯。”
表哥有过三个老婆,但是两个都过世了。
现在这一个是续弦,生了八九个孩子。
不过此时,还只是刚结婚几年,孩子生的还不多。
得到消息,王治昌赶紧的来到了京城。
随着时间来到了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革命党刺杀良弼。
良弼的死,宗社党谁也不敢说什么。
清帝退位了,为了不让国家分裂,袁大头选择五族共和,而并非孙大炮的汉地十八省,保持了民国继承大清法统。
南北议和以后,孙大炮你就得按照自己说的,把大总统位置交出来。
很多人都说是袁大头窃取革命果实,这个就是扯淡了,
袁大头是拿着刀子在你脖子上?逼着你说你必须让位?
没有啊,是你自己说的,只要袁大头在北方逼迫清帝逊位,就让他当大总统的。
王治昌虽然是表哥,可是谁让袁老二是袁大头的二公子?
“二公子。”
“表哥,不要客气,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袁老二想起来他是谁来。
虽然是冬天,可是院子里烧着煤球,不算太冷。
再加上袁老二的衣服,正儿八经的貂皮。
双方分宾主落座以后,袁老二开门见山。
“我准备在东北开煤矿,需要一个经理人。
梅珍介绍了表哥,说是表哥在焦作主持过煤矿?”
“嗯,焦作煤矿很多,我主持的也不过是一个土法采煤,不值一提啊。”
焦作煤矿,历史也算可以。
后世探测,焦作矿产资源品种较多,储量较大,质量较好。
探明道有40余种,占中原省已发现矿种25%。
像是煤田,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东西长65公里,南北宽20公里,保有储量32.4亿吨。
按照地方县志来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修武居民就把煤用于生活取暖。”
到了1200多年前的唐代,人们就在这里大范围开窑挖煤。
明清时代,已有众多民间小煤窑,开采煤炭主要用于冶铁和烧制陶瓷。
袁老二询问道。“那里挖煤的人多吗?有没有机械采煤!”
“机械化采煤的,就是1897年意大利人康门斗罗在英酱成立的福公司。
到了1903年,福公司在焦作的员工已超3000人,到1908年,年产量达到244000吨。
在产量上来说,仅次于开滦。”
“除了福公司以外,还有中州、豫泰、明德三家民族工业公司。
至于说小煤矿那就算不上数了,一年几百吨,几千吨的。”
从工业角度来看,一年几千吨的煤矿算不上挖矿。
拿中州煤矿公司来说,就是上千个小煤矿合并的。
不合并也不行,以当时国内的手工采煤也就是土法采煤来说根本就比不上机械采煤。
机械采煤的成本,最多是你土法采煤成本的一半。
袁老二对那里没有兴趣,倒不是说不投资。
而是他的投资规模太大,眼下除了开发较少的东北,国内也只有晋西,秦西能够承受。
而这些地方没有火车,它的运输成本就占了很大一部分。
所以,袁老二对这些地方不考虑。
以后或许统一了,会以国家名义开发。
但是现在不行。
“表哥,你得经验丰富啊。”
“我这个新成立的煤炭开发公司,要全部采用机械化采煤。
这个事情,就麻烦表哥了。”
“请二公子放心,在下一定保证煤矿的快速运转起来。”
他在中原省还有一些老部下,也能拉过来。
最重要的是,他曾经出国留学,知道机械化。
袁老二把东北煤矿交给他,算是用对了人。
“嗯,那就拜托表哥了。”
“这是价值1000万吨金条,回头咱们安排警卫营送到汇丰银行。
到时候,表哥去一趟国外,特别是日耳曼的鲁尔工业区。
我会请驻德大使帮忙,这1000万全部采购成机械。”
“这么多?”
好家伙,开滦煤矿才投资了多少?
1877清直隶总督李鸿章委派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创建官督商办开平矿务局,资本银120万两。
1906年直隶总督札饬天津官银号筹办滦州煤矿公司,资本银为500万。
但是一九一二年,开平矿务局和滦州煤矿公司合并,双方产量达到170万吨。
你这家伙一上来就投资1,000万的机械,从气势上就已经压倒了开滦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