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转眼之间,道济在国清寺已修行两载有余。这日清晨,天际微明,道济来至方丈室前,恭敬叩首,道:“弟子欲离寺云游,参访名山大刹,以增进道行,望师父准允。“
慧远禅师捋须微笑,道:“善哉!善哉!出家人当以苦行磨练身心,以广博见闻增长智慧。汝今有此志向,实乃可喜可贺。“言罢,取出一封书信,递与道济:“此乃为师当年游历时结识的道友,如今皆为一方高僧。汝可携此信前往拜访,当能事半功倍。“
道济接过书信,再拜谢恩。慧远又道:“切记,修行之道,重在心性,不在形式。汝当谨记'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勿为外物所惑,方能有所悟也。“
道济恭敬应诺,收拾简单行囊,辞别师父,踏上云游之路。出得山门,但见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一片仙境景象。道济不禁心生感慨:昔年意气风发少年郎,今朝青灯古佛一沙门。想及此,更觉此去云游,乃是一场历练身心之旅。
行至山脚,忽闻身后有人唤道:“师父稍待。“回首望去,却是平日里与自己交好的小沙弥。只见他气喘吁吁地追来,手中捧着一个包袱,道:“师父此去云游,恐遇盘缠不足之困。这是小僧积攒的些许银钱,望师父笑纳。“
道济闻言,心中甚是感动,然却摇头道:“出家人以乞食为生,岂可携带金银?汝心意我心领了,还是将这些钱用作寺中添置经书吧。“言罢,拍了拍小沙弥的头,转身离去。
一路行来,道济或风餐露宿,或宿于荒庙,或借宿于农家,颇经历些艰辛。然每遇困厄,他便想起师父临行前的教诲,心中顿觉豁然。
一日,行至一处峡谷,前方山石嶙峋,荆棘遍布,难以行走。道济正欲退避,忽见路旁立着一块石碑,上书“明心见性,何处不通“八个大字。道济凝视良久,顿悟:修行之路,原与此山路无异,看似艰难险阻,实则心明则路明。想通此节,他毅然踏入荆棘丛中,披荆斩棘,终得通过。
经月余跋涉,道济来到了祗园寺。但见此寺坐落于群山之中,青松翠柏环绕,钟声悠扬,颇有几分世外桃源之意。道济立于山门之外,整理衣冠,然后恭敬地叩响了寺门。
寺中智光大师接过道济递上的书信,看罢后慈眉善目地说道:“原来是慧远师弟的高徒,快快请进。“
道济随智光大师入得寺来,只见庭院清幽,廊庑回环,处处彰显着佛门净地的庄严肃穆。智光领着道济来到一处禅房,说道:“你远道而来,想必劳顿,且在此安歇片刻。待用过斋饭,我们再详谈佛法。“
用过斋饭,智光邀道济来到方丈室中。二人分主客而坐,智光开口道:“慧远师弟在信中言及,你资质聪颖,悟性甚佳。不知这些时日以来,可有什么心得体悟?“
道济恭敬答道:“弟子受师父教诲,日常除了诵经礼佛,便是参究'明心见性'之理。然每思及此,总觉得还有许多不明之处。还望大师指点。“
智光捋须微笑:“明心见性,说来简单,做来却难。你且说说,何为'心'?何为'性'?“
道济思索片刻,答道:“弟子以为,'心'即是我们的思虑、情感,'性'则是本源的佛性。“
智光点头道:“不错,然而这只是皮毛。'心'非只是思虑情感,还包括我们的意识、潜意识,乃至阿赖耶识。'性'也不仅是本源佛性,还包括我们的本质、本然状态。明心,是要透彻了解自己的心;见性,是要洞察自己的本质。“
道济若有所思,又问:“那该如何做到明心见性呢?“
智光答道:“修行即是明心见性之路。诵经礼佛,是为明心;参禅打坐,是为见性。然而,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觉察自己的心念,洞察自己的本性。行住坐卧,无不是修行。“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相谈甚欢。智光见道济悟性颇佳,甚是欣慰,便道:“你既有心求法,不妨在寺中小住几日。明日讲经时,你可前来听讲。“
道济欣然应允。在祗园寺期间,他每日听智光讲经说法,常至三更方归禅房。夜深人静,他常独坐思索,每有所得,便欣喜若狂,恨不得立刻与人分享。
半月之后,道济辞别智光,继续他的云游之路。临行前,智光赠他一串念珠,道:“此珠乃我多年修行所用,今赠予你。愿你在修行路上,时刻不忘初心。“
道济接过念珠,郑重地挂在颈上,向智光深深一拜,这才踏上寻访观音寺的征程。
一路上,道济常常抚摸颈间的念珠,回想在祗园寺的所学所得。他暗自思忖:智光大师所言极是,修行不在形式,而在心性。我当在行住坐卧间用心体会,方能有所悟也。
行至一处山涧,道济见一老妪正在溪边浣衣。老妪见他行色匆匆,便问:“大师可是要去观音寺?“道济答言正是。老妪又道:“此去观音寺,须得渡过这条溪流。然而近日山中多雨,溪水湍急,大师只怕难以渡过。“
道济闻言,心中暗自着急。正在此时,一个面目狰狞的大汉自林中走出,对道济道:“大师若要过溪,我可助你一臂之力。只是,此去观音寺还有三十里山路,大师独行恐有不测。不如将身上值钱之物留下,以保平安。“
道济闻言,不禁莞尔。他对大汉说道:“多谢好意。贫僧身无长物,唯有这串念珠,乃是智光大师所赠。然此珠于我意义非凡,不能相赠。不如这样,我与施主一起过溪。若是顺利过去,我便与施主诵经一卷,为施主消灾避祸;若是不幸落水,这串念珠便赠予施主,如何?“
大汉听罢,甚觉有趣,便应允道:“好,就依大师所言。“
于是二人携手入水,蹚过溪流。溪水湍急,然道济心如止水,自在安然。待二人过得溪来,大汉不禁感叹:“大师当真是得道高僧,身入急流而心不乱,在下佩服。“说罢,便要离去。
道济叫住他道:“施主且慢。我们方才说好,若是顺利过溪,贫僧当为施主诵经一卷。施主请就在此稍坐,待贫僧诵经完毕。“
大汉闻言,颇为感动,道:“大师诚信为本,在下佩服。然而在下方才有冒犯之处,实在愧对大师。不如就此别过,大师不必为我诵经了。“
道济微笑道:“诵经消灾,乃是贫僧分内之事。施主既有悔改之心,更该诵经。请施主静心聆听。“言罢,便开始诵起《心经》来。
一卷经诵罢,大汉如获至宝,向道济深深一拜,道:“多谢大师点化。在下从今以后,定当改邪归正,不再做那强抢掳掠之事。“说罢,便转身离去。
老妪在一旁看得分明,不禁赞叹道:“大师真乃高僧也!只一卷经便度化一名恶汉,当真是佛法无边。“
道济合十道:“善哉!善哉!佛法平等,众生皆具佛性。老施主慧眼如炬,想必也是位得道高人。“
老妪笑道:“大师谬赞了。老身不过是村中一黄婆,平日里吃斋念佛,略知一二佛理罢了。大师此去观音寺,老身愿为大师指路。“
在老妪的指引下,道济顺利来到了观音寺。但见此寺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最引人注目的是寺中一尊巨大的观音菩萨像,慈眉善目,普度众生。
道济立于佛像前,虔诚礼拜。忽听身后有人道:“这尊观音像乃是唐代高僧慧林大师所塑,历经千年风雨,巍然不动。“
道济回首,见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老僧,连忙施礼,道:“小僧道济,乃国清寺慧远禅师弟子,特来拜访贵寺。“
老僧笑道:“原来是慧远师弟的高徒。贫僧法号道净,乃此寺住持。道济师侄既来,不妨在寺中小住几日。“
道济谢过,便在观音寺中住了下来。他每日参禅打坐,常于佛像前沉思。一日,他忽然想到:观音菩萨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我辈修行,也当以此为榜样,广结善缘,普度众生。
一日,道净禅师见道济独坐佛前,神情专注,便上前问道:“道济师侄,可是有什么感悟?“
道济答道:“弟子近日常思,我佛慈悲,普度众生。然众生垢重,常被五欲六尘所惑。不知该如何化度众生,望请师伯开示。“
道净捋须微笑:“善哉!善哉!你能有此疑问,说明你的修行已有所得。化度众生,贵在随缘。不可强求,也不可放弃。要懂得应机施教,因材施教。就如那日你度化强盗一般,以善巧方便,令其心生向善。“
道济恍然大悟,再拜谢过。自此,他在观音寺中更加刻苦用功,常常彻夜不眠,参究佛法奥义。
一月后,道济辞别道净禅师,准备返回国清寺。临行前,道净赠他一幅画像,画的正是观音寺中那尊巨大的观音菩萨像。道净道:“此画像中蕴含无上佛法,望你在修行路上,常常参详,必有所得。“
道济接过画像,郑重地收入怀中。他向道净深深一拜,这才踏上归程。
归途中,道济时常取出观音菩萨画像,端详参究。每次观看,他都仿佛有新的感悟。他暗自思忖:此番云游,虽历经艰辛,却收获良多。今后当更加精进,早日明心见性,以慰师恩。
夕阳西下,道济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林之中。远处钟声悠扬,似在为这个年轻的修行者送行。道济心中暗自发誓:此生定当追随佛陀与菩萨足迹,普度众生,了脱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