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女知青赖上我开始 第72章 龙爪菊

作者:牙膏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25 22:57:29
最新网址:www.xyylz.com

在那悠长而静谧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李爱国与孙晓燕所在的简陋屋内,为这平凡的场景添上了一抹温馨而又略带神秘的色彩。孙晓燕,以她特有的方式,试图以一种隐晦而又略带挑逗的语气与李爱国交谈,但李爱国总能巧妙地以他那份特有的憨厚与机智,将那些微妙的情愫轻轻化解于无形之中。

外屋,马秀琴——孙铁牛的妻子,虽未现身,但那细微的动静却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她的存在,她的耳朵仿佛成了无形的监听器,时刻关注着这边的一举一动。这份微妙的氛围,让李爱国在应对孙晓燕的每一次“攻势”时,都不得不更加谨慎小心。他深知,在这小小的空间里,每一个字、每一个眼神,都可能成为引发不必要误会的导火索。

孙晓燕的容颜,或许并不足以让人一见倾心,但她的性格却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清风,时而温柔,时而狡黠。她试图用各种方式去触动李爱国的心弦,无论是隐晦的暗示还是直接的挑逗,都未能让李爱国有丝毫的动摇。每当遇到孙晓燕那直白而又不失俏皮的话语时,李爱国总是以一抹憨厚的笑容回应,眼中闪过一丝羞涩,却又不失礼貌地避开了话题的锋芒。这样的他,既显得憨态可掬,又透露出几分智慧与分寸感。

一番嬉笑打闹之后,孙晓燕终于收敛了玩笑的神色,语气变得前所未有的认真:“小枫,我想问你一件事。”她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李爱国闻言,立刻正襟危坐,仿佛已经准备好倾听任何重要的秘密。“你说吧,我听着呢。”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意与专注。

孙晓燕轻轻叹了口气,似乎在组织着语言:“其实,我是想问你的医术到底达到了怎样的境界?”这个问题,对她而言,显然非同小可。她的话语中透露出的,不仅是对李爱国医术的好奇,更隐藏着对某种未知疾病的深切担忧。

面对孙晓燕的询问,李爱国并未立即给出明确的答案。他深知,医术之道博大精深,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更何况,每个人的病情都是独一无二的,医术的高低并不能简单地以能否治愈某种疾病来衡量。“这个嘛,”他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医术之道,博大精深。对于头疼脑热这样的小病小痛,自然是不在话下。但若是遇到了疑难杂症,那就需要看医生的经验和病人的运气了。有时候,即使是一位医术高超的老中医,也可能因为从未接触过类似的病症而束手无策;反之,一个初出茅庐的学徒,却有可能在师门传承的典籍中意外发现治疗之法,从而创造出奇迹。”

李爱国的回答既谦逊又深刻,他巧妙地避开了对自己医术的直接评价,而是将话题引向了医术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上。这样的回答,既展现了他的智慧与谦逊,也避免了因过于自信而可能引发的误解和麻烦。

孙晓燕听罢李爱国的话,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她似乎从李爱国的回答中感受到了某种深意和哲理。然而,她并未继续追问下去,而是选择了沉默。这份沉默中,似乎蕴含着千言万语和难以言说的情感纠葛。

里屋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和远处隐约可闻的人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正当孙晓燕欲启朱唇,似有话未尽之时,马秀琴的身影突兀地探入屋内,半掩的门框后是她那张布满神秘色彩的脸庞,她轻轻地向李爱国招了招手,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隐秘:“小李啊,你随我来一下。”

李爱国闻言,身形一展,自炕沿轻盈跃下,没有丝毫犹豫地跟随马秀琴的步伐迈向了屋外。这一幕,让孙晓燕刚刚张开的口又缓缓合上,最终化为一抹无声的叹息,她望着李爱国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来到院子里,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为这片刻的宁静增添了几分温暖。然而,马秀琴的神色却并未因此放松,反而显得更加犹豫不决。她那双略显粗糙的手在衣角处来回摩挲,仿佛是在寻找着开口的勇气。

李爱国见状,心中不禁暗自揣测。先前孙晓燕的异常表现,让他隐约感觉到,或许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与孙家有关,但绝非直系亲属的病症,否则孙铁牛定会亲自出面。这份微妙的判断,让他对即将揭晓的秘密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婶子,您这是……”李爱国试探性地问道,语气中满是关切与耐心。

马秀琴闻言,脸颊上竟罕见地浮现出一抹红晕,那白白胖胖的脸庞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生动。她终于下定了决心,将手中紧握多时的大团结缓缓递向李爱国,声音中带着几分羞涩与恳求:“那个……家里的养精丸已经用完了,你看能不能再卖给婶子几丸?”

李爱国闻言,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来只是虚惊一场。他夸张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口,笑道:“婶子,您这可真是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呢。”言罢,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您来得正好。我最近正好研制出了一种新药,名叫培元丹,效果比养精丸还要好上几个档次。您放心,明天我就给您送一颗过来试试。”

马秀琴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信任。这三年来,李爱国一直负责为她提供养精丸,其品质之稳定、效果之显著,早已赢得了她的信赖。如今听说有比养精丸更加神奇的药物问世,她自然是满心期待。

“行!那就这么说定了。”马秀琴爽快地答应下来,脸上的红晕也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安心的笑容。她深知李爱国的医术与为人,对他的话自然是深信不疑。

这一刻,院子里的气氛变得轻松而愉快起来。李爱国与马秀琴之间的对话虽然简单,却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与信任。这种情感,是在多年的相处与帮助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它超越了血缘与亲情的界限,成为了一种更加深厚而真挚的情感纽带。

而屋内的孙晓燕,透过半开的门缝,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她的心中既有释然也有感慨。释然的是,她终于明白了马秀琴为何会突然打断她的话;感慨的则是,李爱国与孙家之间的这份情谊之深、之厚,让她不禁为之动容。

她默默地坐在炕沿上,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她知道,自己也有许多事情需要去面对和解决。

马秀琴紧握着那十块钱,目光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她深知李爱国所提及的培元丹,若真如他所说,其药效远超养精丸,那么其价值自然非同小可。于是,她带着几分试探,几分真诚地问道:“小李啊,那培元丹,一丸要多少银子呢?”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这份珍贵礼物的珍视,同时也担心自己手中的微薄之资难以承载这份厚重的情谊。

李爱国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暖的笑容,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坚定而真挚:“婶子,您这是说的哪里话?孙叔在我心中就如同亲叔一般,您自然也就是我的亲婶子。这培元丹,不过是我对二老的一点孝心,哪里能提钱字呢?”李爱国心中暗自盘算,这不仅是加深与孙家情感联系的好机会,更是让孙铁牛铭记这份人情,未来或许能在关键时刻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然而,马秀琴却是个讲究原则的人,她深知“无功不受禄”的道理,更不愿让李爱国这样一个年轻人承受不必要的负担。她摆出一副坚决的模样,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小李,你这孩子,就是心好。但婶子不能占你的便宜,这世道讲究的是因果报应,咱们不能坏了规矩,损了阴德。”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神明的敬畏,以及对自身行为准则的坚守。

原来,马秀琴一直以来都信奉着某些神仙,这份信仰在她心中根深蒂固。早年间,为了求子心切,她曾尝试过各种方法,甚至不惜病急乱投医。久而久之,这份对神明的祈求便成了一种习惯,虽然如今社会环境变迁,许多传统习俗已不再被公开提倡,但她依然在心中默默坚守着这份信仰。

正当两人为这培元丹的“价格”争执不下时,李爱国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微笑着看向马秀琴,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婶子,您看这样如何?我正好在配制新药时,需要用到一些龙爪菊作为药材。如果您能赠予我一盆龙爪菊,那这培元丹就算是您用龙爪菊换来的,如何?”

马秀琴一听这话,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在东北的一些地方,人们习惯将芦荟称为龙爪菊,而她家中正好种植着不少。她立刻大方地表示:“哎呀,这还不简单!你想要多少龙爪菊,尽管去搬就是了!”

于是,李爱国便随着马秀琴来到了院子的一角,那里摆放着几盆郁郁葱葱的芦荟。他仔细挑选了一番,最终选中了一盆最为茁壮的芦荟。这盆芦荟不仅根部已经生出了多个小芽,而且植株高达一米有余,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李爱国并没有贪心地想要多拿几盆。他深知这些芦荟的重量非同小可,尤其是那装满营养土的超大号陶盆,更是让人望而却步。他选择的这一盆,已经足够他后续的分株和培育之用。

在搬运芦荟的过程中,李爱国充分展现了他那超乎常人的体质。尽管这盆芦荟重达几十斤,但对他来说却只是小菜一碟。他轻松地将其搬起,脸上没有丝毫吃力的表情。

夕阳的余晖渐渐洒满了孙家小院,晚餐的香气已悄然弥漫,只待主人孙铁牛的归来,便能开启这温馨的家庭聚餐。李爱国深知此刻不便久留,便礼貌地抱起了那盆精心挑选的芦荟,向孙家人道别后,踏上了归途。

穿过几条熟悉的小巷,李爱国找到了一个隐蔽的角落,那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是他进行“秘密交易”的理想之地。他轻轻一挥手,那盆看似沉重的芦荟便凭空消失,实则已被他巧妙地收入了那个神秘的小世界中。这个小世界,对他而言,既是宝藏的仓库,也是逃避现实纷扰的避风港。

快步返回卫生所,还未至门前,李爱国的视线便被院子外两道身影所吸引。其中一人,正是他的好友韩大柱,而另一位青年,则是他记忆中那个略显颓废、头发略显杂乱的熊季康。两人站在门外,似乎在刻意保持着与卫生所的距离,那份刻意的疏离感,让李爱国瞬间明白了他们的顾虑。

韩大柱手中的香烟,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刺眼,那是他排解焦虑的方式,也是他作为逃荒者留下的习惯。看到李爱国走近,他迅速将手中的烟蒂捻灭,动作娴熟而自然,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仪式。熊季康见状,也连忙效仿,尽管他的眼神中仍带着几分迷茫与不安。

“柱子哥,怎么不进屋坐?”李爱国微笑着上前打招呼,语气中充满了亲切与随意。他深知,韩大柱之所以站在门外,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与屋内的两位女性——他的妻子和小姨子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在这个小村子里,人际关系微妙而复杂,一丝一毫的疏忽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风波。

韩大柱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苦笑,他自嘲道:“我这人烟瘾大,怕在卫生所里抽烟熏着你们,所以就出来透透气。”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但更多的是对李爱国的尊重与理解。他知道,李爱国虽然年轻,但医术高超,人品更是没得说,因此他愿意在李爱国面前放下防备,展现出自己真实的一面。

与韩大柱寒暄几句后,李爱国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熊季康。这个青年,与他有着相似的命运——都是逃荒至此的异乡人。但熊季康的性格更为桀骜不驯,他热爱自然,尤其喜欢捕捉各种蛇类作为食物,尽管这份爱好时常让他付出被咬伤的代价。李爱国记得,熊季康虽然手笨,但他并不傻,他总能巧妙地避开那些致命的毒蛇,只捕捉那些毒性较弱的野鸡脖子等蛇类。这种在生死边缘游走的生活方式,让李爱国对他既感佩又担忧。

“季康兄弟,最近怎么样?”李爱国主动打破了沉默,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与友好。他知道,在这个小村子里,像他们这样的逃荒者往往难以融入主流社会,他们需要彼此的支持与理解才能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